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思践悟十九大|对应新时代的新政治观蕴含于改革设计

澎湃特约评论员 公方彬
2017-11-16 18:1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澎湃“学思践悟十九大”专栏邀请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方彬,深入解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本文为系列谈之四。

我们可以作出两个基本判断,一个是十九大报告鲜明了党的政治路线和最高领导人的政治观,另一个是十九大报告的核心概念是新时代,走进新时代呼唤和形成新政治观,这符合政治逻辑。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夺取了执政权,建立起新政治制度,因为共产党政治上的先进,而把旧中国改造成为新中国,由此走向新时代。改革开放同样因政治上的突破,也就是邓小平确立新政治观,实现了党的又一次自我超越,跳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由此使中国“走进新时代”。那么,因肩负新使命而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背后的支撑一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推动政治上的突破,也就是形成新政治观。

能够表明或彰显党的政治路线与最高领导政治观的方式和机缘很多,但最能强化权威性,具有政治指标意义,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大会,又因为政治路线或政治观影响着全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走向与路径选择,因而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都要围绕这样的核心命题展开。同时,对应新时代的新政治观已经反映或蕴含于改革设计之中。

十九大报告阐明了党的政治路线与最高领导人的政治观

党的政治路线反映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再宣誓”。十九大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7.26”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明确宣誓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这就是报告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具体反映在,“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报告还强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既然从“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境地走出,逐步走向世界中心,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合乎逻辑的事情。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不再是一个争议性问题,这里的关键在于,通过“再宣誓”,向全党全国乃至国际社会释放明确信号,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既关乎本民族的发展目标和前进道路,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因为我们的制度和道路可以“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也是我们“再宣誓”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和价值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观与党的政治路线完全一致,而一致性既合乎政治逻辑,又符合政治伦理的要求。那么,总书记的政治观是如何体现和反映的呢?将党的最新指导思想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最充分最生动的反映和体现,这就是报告所强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政治抉择。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改革开放是国家建设成就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改革开放道路的理论基础,因此,党的最新创新理论应纳入该理论体系之中。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革故鼎新、兴利除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与巨大理论突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正是创新理论化解既有理论所难以企及的矛盾和问题,而推动实践上的创新和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独立表述习近平的思想理论成果,也是完全可行的,然而,总书记作出这样的政治决择,一定有深刻的政治考量,因此反映出其政治观。

十九大报告关于党的政治追求与改革安排内含且呼唤新政治观

探索“三大规律”有赖于新政治观的指引。报告明确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纳入到党着力探索的“三大规律”中,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肩负的历史使命,既不局限于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也不限于自身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而是承担起探索人类文明前进方向上来,这显然是一次重大政治突破,所带来的一定是党和民族的跃升。

马克思主义政党原本就肩负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以往我们更多的探索前二者的规律,这次鲜明提出三大规律,与发展阶段和习近平在国际上的一系列倡导关系密切,而这种倡导彰显的恰是中国“强起来”的现实与节奏。

特别需要关注和思考的是,因此而来的一定是世界观和价值系统逐步调整,甚至在某些领域是重构。因为阶级和制度对抗与“命运共同体”并不重合,要化解之间的矛盾,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必定涉及到政治观或者政治路线的调整,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与此同时,报告还将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作了重点突出和强调。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一个先进社会制度,并且有“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的政治标准和文明尺度,必然地开创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在“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等等。这些都将在政治范畴内开展,需要新政治观的指引。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政治判断奠基于新政治观。报告作出一个重要政治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内含着许多具体内容,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等。这些内容落实下来就是利益分配问题,而利益带有根本性,它既反映着执政理念,更反映着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之初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先富带后富”是这样。当下确立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分享,也涉及到制度安排,这显然需要新政治观的指引。比如,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这就涉及到如何调节的问题,即使通过政策制度和税收等方式,也需要观念突破,特别是政治观的突破。

“合署办公”的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新政治观的支撑。报告指出:“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应当承认,这仍然是“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范畴,但深层的意蕴恐怕不止于减员增效,优化体制机构这么简单,而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政治考量,涉及到党的执政规律的探索。

任何重大体制制度设计和改革,最后涉及的是政治范畴。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不能搬用别人的,只能探索自己的,这就需要实践经验和政治基础两大支持。所以,“合署办公”这样的改革,内含着执政成本的考量。所以,要解决好该问题,必须依靠新政治观的引领。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离不开新政治观的引领和支持。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设计,表面看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村整个改革的延续和发展,实际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看一下近年来舆论场上关于小岗村与南街村的对比和争论,说明土地问题不简单地反映在利益分配,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开启革命道路,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激发不竭的精神力量之源,都与土地有关,也就是土地革命推行的“打土豪,分田地”。而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也是从农村的联产承包开始,这甚至就是一次“新土地革命”。今天,很多人早已不把自己的生存和生活与土地拴在一起,但由土地权的走向和归属,将一直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或者说意识形态。所以,要搞好土地制度改革,必须依靠发展了的政治观,抑或新政治观的支持。(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网信办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