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也说“翻墙家访”:我们该如何更理性地尊师爱师

澎湃评论员 甘琼芳
2017-12-12 13:5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发现学生未到校即刻去家访,感觉不对立马翻墙入屋,意外救活了因煤气中毒的学生一家三口。近日,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城西小学班主任崔金华的事迹传遍了网络,网友感动之余,称赞她为“最美教师”、“生命之光”。 

崔金华。重庆晨报 图

这则新闻温暖人心,一是因为结局圆满,三条生命得救,一个家庭得以保全;二是因为施救过程中充满了太多偶然,只要崔教师在任何一个环节放弃,结果大不相同。而崔教师突破了重重困难,让学生一家化险为夷;三是为了救人,崔教师女教师身份与“翻墙”行为对照强烈。她对学生的爱心与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配得上“八方点赞”。

但称颂之余,需要警惕另一种情形,即教师被“捧杀”。有大V发出“青岛翻墙女教师,能否翻越社会对教师的偏见?”之问,称长期以来,教师群体已被妖魔化,公众没有看到像崔金华这样的教师才是教师队伍的主流。希望能从崔老师始,更改变社会对教师的偏见。这种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

实际上,对于教师的尊敬与爱戴,贯穿于我们民族历史与礼仪传承的始终。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即被教育要尊敬教师。同样,也没有人否认爱岗敬业、爱心与责任感兼备的教师仍是教师中的主体。尊师爱师,仍是社会的共识。 

但正如不能因为一些教师丧失职业道德、甚至违法犯罪就否认多数教师的功劳,也不能因为部分教师的功劳,就掩饰或无视一些同行的失当行为。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将披露教育行业及从业人员的一些不良行为,视为“妖魔化教师”。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口碑只能靠自己的行为去挣得,只要匹配,就不存在妖魔化一说。何况,教育事关每一个家庭,教师道德、言行,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教师师德与职业操守的严格要求也是理所应当。

说到底,教师也是种身份标签,与其他职业从业者一样,有爱岗敬业的,也难免混进不合格者。对后者的批评不自由,对前者的赞美就无意义。套用一句流行语:坏的是人,不是职业。 

“骂杀”教师固然是不好的舆论导向与社会风气,但如若打着尊师爱师的旗号,先将教师捧到无所不能的高度,将一些普通人做不到的严苛要求加诸教师,一旦做不到就诉诸言语暴力,也是一种道德绑架式的畸形观念。需看到,教师也是普通人。走出课堂,他们也是妻子、丈夫、儿女、朋友,需要休息与交际。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名教师在家长群里称,一些学生学习态度有问题,家长却要求教师每天放学后留下孩子辅导。可能是郁闷太过,该教师吐槽了一句“将心比心,要我们教师家庭都不要了,用生命给你的孩子辅导吗?”此言引起一位家长的反感,“这是一个为师的人在班级群里说的话吗?”不过,大多数网友这次都“挺”教师,认为一些家长的要求确实过分。

提倡尊师爱师没错,但需要加一个条件——理性地。只有全社会都摆正了对教师的立场与态度,尊重教师的合法权益,创造条件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才能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传道受业解惑的事业中。“骂杀”与“捧杀”,都与此背道而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