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两会”观察②|更酷炫的上海制造如何高端、创新、转型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李作言
2018-01-23 16:4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编者按:上海本周进入“两会”时间。构筑战略优势,打响四大品牌;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如何再出发?请关注“上海两会”观察系列评论。

走在酷炫大路上的上海制造业,瞄准了“高端、创新、转型”。上海市长应勇23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上海制造有着辉煌的历史,长期是中国经济的一张名片,但上海也是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大城市。打响“上海制造”品牌,需要运用新思维,实现新作为。

2017年12月13日,编号为10102的国产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进行高速滑行抬前轮试验。东方IC 图

深化治理效应,要从资源竞争优势转向制度供给优势

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重新审视上海制造的历史过往和未来图景,多了几分感慨,更多了几分激情。“英雄牌”钢笔、“海鸥牌”相机、“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等大众耳熟能详的品牌,凝聚了这座城市一代代“工匠”的智慧和坚守,也成为国人津津乐道的“上海品质”。

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过:“任何制度都是对实际生活中已经存在的需求的响应。”这意味着,适应需求的制度改革,对市场机制、企业主体、民间活力有着极大的激发作用,现在已经到了一个追求制度创新、制度生产、制度演进的新时代。

具体到制造业,要从政府自身改革的“点”入手,把制度从生产关系转化到生产力的视角看待,真正认识到制度生产力所蕴藏的无穷动力和潜能。

从上海所承担的国家战略来看,大型客机、船舶海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领域给我们惊喜连连,交织的主线就是如何让老品牌焕发青春活力、新品牌展现英姿,在制度设计上给予更多的松绑,在融合发展上给予更多的制度供给突破。

上海制造走多远,是和政府自身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只有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源源不断地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制度源动力”,以充沛的“政策红利”实现国家、城市与企业共享发展。

深化溢出效应,从区域领军角色转向大国重器定位

“五个中心”、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上海近年来发展的关键词显示,这座中国最大城市正在以全新的姿态,继续承担起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先行者的责任。

上海要承担起国家赋予的重任,就要有破解国家战略布局难题的自觉。上海的定位和长三角紧密相连,需要在依托长三角城市持续注入创新因子和活力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自身定位:不仅仅是区域领军,还需要站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扮演大国重器的新角色,进而拥有更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助推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落地实施。

转变思路天地宽。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上审视上海制造的未来,会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浙江“互联”、江苏“物联”初具规模和品牌,上海的发展和上海制造的未来,要用好这两大资源,加强区域协同协作,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要从上海的内圈发展转向外圈发展,是整体联动互动的一体化。上海制造的内容和主题都是国家战略,在长三角、整个国家的舞台上审视,会有更多压力,也会增添更多动力。要超越自身利益的诉求,从更高、更远、更大的视野去审视自身承载的使命,走向全国性协同、协作,在体制上、机制上不断创新。

增强核心功能,从“上海制造”走向“上海智造”

在这座有温度、有活力的城市,上海提出要在新时代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彰显功能优势、增创先发优势、打造品牌优势和厚植人才优势,最大的动力就来源于“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的蜕变。

未来的上海制造,要站位高远、布局超前,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既要积极推动新材料、新能源在制造领域深度运用,也要在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生命科技等领域率先突破,积极催生制造业和服务业、金融业甚至文化创意产业的异质融合、跨界发展。

上海“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新指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这25%是上海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高端智能制造。先进制造、高端智造将成为上海未来的主攻方向,也是实现25%指标的主攻方向。

从“制造”向 “智造”突破,人才是关键。上海已经发出英雄帖,吸引人才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

上海制造的故事婉约动听,上海制造未来值得憧憬。在奋力增加新元素、打造新智造的过程中,用好科技这个改变世界的最大力量,用好人才这个大国崛起最宝贵的财富,形成制度和创新的引力场,是从“上海制造”走向“上海智造”的必由之路。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