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厚重感”之问,毕飞宇的回答尴尬了谁?

澎湃特约评论员 黄帅
2018-01-26 17:0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毕飞宇老师,您的文章《大地》厚重感到底体现在哪里?”“您写大地的时候内心的厚重感到底是什么?”“您的文章为什么具有厚重感?”这两天,著名作家毕飞宇的微博突然被一群天津的中学生“攻陷了”,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问起了“厚重感”。 

毕飞宇的微博评论截图

原来,最近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统考语文试卷的一道阅读题,选取的正是毕飞宇作品《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中《大地》的片段,要求学生就文章中体现的“厚重感”谈看法。

有意思的是,毕飞宇还真回应了。在接受当地一家媒体采访时,他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让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接着,又做了阐释:“所谓的厚重感,可能是老师们的阅读感受,要知道,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与感受能力与老师的差距是巨大的,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这里头有失公平。”

原作者“现身说法”,与出题人意图不明的初衷一对照,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想到我们几乎每一个人的学生时代,都遭遇过类似的语文题,喜感就更凸显了。 

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双方处在不同的逻辑思维——考试思维和创作思维。考试思维是可以被量化的,再复杂的考试题目,也有标准答案或者参考答案,有所谓的“采分点”。出于考察学生和计算成绩的方便,作家的文字往往被这样对待了。而创作思维是无法具象化的。它依赖作家的天分和灵感,是一种经验的呈现,即使有所谓的创作技巧,也完全不同于数理科学的表现方式。这两种逻辑一旦碰撞,就会产生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西方文学理论有个“意图谬误”的说法,认为从写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过程来评价作品是不合理的,由此产生的错误反而会毁掉作品的本来面貌。

而且,作家创作不像学者写论文,把问题描述地完整详细,而是多用“曲笔”,这就很有可能造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解读”的状况,而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古人讲“诗无达诂”,就是这个意思。作家的创作思维本身是无法被图解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用情感去共鸣。

再者,对于“厚重感”的探究,背后还涉及成人思维和孩童思维的碰撞。让中学生理解“厚重感”确实不妥,就像很多中学生“害怕”遇见鲁迅先生的文章一样。等他们到达人生的某个阶段,阅历增加、心智成熟,自然能理解这些作品的妙处、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在中学时代就要达到这一目标,未免有“揠苗助长”之嫌。

出题者将著名作家的个别语句拎出来,要求学生“阐发”新的涵义、思想,很多时候,可能都是过度、强行解释作者的本意,考察的只是出题人对作品的理解。不仅连作家本人都没想到自己的文章包含了如此意思,更与学生们的知识水平、情感认知与阅历相去甚远。

再发散点想想,我们有多少人的中小学语文课,接受的就是分段、总结中心思想、理解和分析作者某句话的含义之类的训练?这种僵硬而割裂的语文教育,极大地毁掉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培养语感、鉴赏中文之美等语文基础功能无法得到实现,甚至造成一些人在大学毕业后都不能有效阅读、规范书写。最后不仅制约个人发展,也成为母语教育之痛。

文字不是“阐释者”的游戏,更不是“互相猜谜”,而要从真情实感出发,书写和理解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孩子回答不了“厚重感”的问题,不是孩子们的错,而是出题者的错。因为他们本来就理解不了,也没必要现在就理解。 

希望这是一次“美妙的误会”。教育者借此反思自身缺陷带来的谬误,更尊重学生们的思维——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幸福感,并用科学的办法去引导他们,这才是卓越的教育应有的样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