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撩人雪景的背后,是城市奉献与感恩的互动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涛甫
2018-01-26 17:5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盼望着,盼望着,上海终于下雪了。

天公不辜负人们高热的盼雪愿望,从25日早晨起步,飞雪徐徐展开,及至夜里,给盼雪已久的“魔都”结结实实地下了一场雪。及天明,推窗望去,满眼的银装素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别样的景致,也带来了崭新的心情。迟到的雪更撩人,以至于早上起来,整个魔都在为这场雪抒情。

2018年1月26日上午,上海市南京西路。 本文图片均为丁春敏 摄

但雪景不是仅供我们审美的:在审美之外,有生活的刚需和工作的必需。我们总不可能踏着积雪徒步出行吧?行路难则是这场好雪带给我们的小麻烦和小烦恼。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等到我们推门出行,街道和路面出奇的干净!似乎天公撒雪的时候,做了“精准投放”,凡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出行不便的地方,都清清爽爽,没有给我们添麻烦。偌大的魔都,该有雪的地方都有了,不该有雪的地方全都腾出来。这种选择性布雪,做到了“审美和实用两不误”。达到这种效果,并非因天公作美、自然天成,而是人与自然的联手玉成的。雪是好雪,若没有人的努力,也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到审美与功用的兼得。

今天,有一则暖新闻在网上刷屏《雪后的上海,道路竟如此干净、通畅!真相在此……》,这则新闻由联排图片组成,满屏揭示了这场雪背后的暖人故事。雪后的上海,道路之所以变得如此清爽、畅通,原来有很多人在默默地打理这个城市:有路政、交警、环卫等行业以及武警部队的紧急作业,有力作为,才有我们眼前干净、通畅的街道和路面!正所谓“岁月静好,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这一场雪对于市民来说,是一场愉悦的审美体验,但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则是一场大考。而且考试时间短,题量大,所能容忍的差错率又很低,这些对于上海这个超大型的管理者而言,考验是巨大的。事实证明,考生在这场大考中的表现很出色,有力检阅了上海城市管理者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水平和效率。

2018年1月26日上午,上海市静安区慈惠北里小区。

检验一个城市管理者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水平和效率,一方面要看他们在常态化工作中的表现,另一方面还需要考量,他们在遭遇意外情境和额外工作时的表现。虽说,这场雪的到来,是在意料之中的,上海为此应早有预案,但相对于平时,由这场雪带来的“麻烦”却是额外的负担。面对突然间多出来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其全部打理干净,这对一线工作者来说,负荷是陡增的。

令人感佩的是,那些照片中的主角,远在我们的视线之外,顶着严寒,深夜作业,把一个个路面、街道打扫的清清爽爽。这种精致、人性化的城市公共服务,充分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暖意和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从这则暖新闻还可以看出:人们是懂得感恩的。很多网友手动点赞、自动转发,其背后是感动的驱动。面对城市劳动者在风雪中的奉献和施与,市民的感激和敬佩并不冷场。面对干净的街区、通畅的路面,满屏的点赞和温情,充分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风雪中的奉献与受赠,应是有感的互动,应是带有体温的传递。只有这样,城市才能成为有温度的人文之城、文明之城。

(作者张涛甫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