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莘庄交通枢纽铁路大平台开工,莘庄南北将重新“合体”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2022-11-12 19:59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大平台整体施工范围示意图 本文图片均由闵行区提供

11月1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闵行区获悉,近日,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这个备受关注的国内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标杆项目进入难度更高的工程阶段。

“南北路”示意效果图

此次开工的铁路大平台预计需要3年半建成,地铁1/5号线上方大平台的施工方案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待大平台整体建成后,除了能整合莘庄地铁站周边的“零散”土地外,还将在大平台之上新建一条“南北路”,打通莘庄南北交通大动脉,提升区域内的通行效率,同时在平台西侧将设置24小时通道供行人穿行南北广场,将有效解决困扰市民的交通顽疾。

铁路线施工现场实景图

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又称TODTOWN天荟)位于上海莘庄城市副中心核心位置——莘庄地铁站,采用TOD即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建造地上、地下共计约70万平方米,集出行、居住、办公、文娱、商务、社交、休闲等为一体的新一代枢纽综合体,是城市轨道交通用地更新再开发的典型案例。目前,该项目作为公共交通枢纽综合开发的典型案例被上海城市规划馆收录并展出。

由于地铁莘庄站为地面站,因此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核心特点是与地铁莘庄站建筑无缝衔接,在离地14.55米高处建造一座上盖大平台,整个大平台由铁路大平台(横跨铁路金山支线和沪杭客运专线的轨行区)以及地铁1/5号线上方大平台两部分组成,建成后的整个大平台将“缝合”原来被轨道割裂的莘庄南北城市界面,重新挖掘土地价值,焕发城市新生。

大平台下方交通枢纽示意图

据闵行区介绍,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是国内首个在既有运行的铁路及地铁线路上进行开发的上盖工程,工程难度巨大。基于现有地铁莘庄站老旧、市民体验感不佳等问题,同时为应对未来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增加,地铁莘庄站也将结合项目建设进行整体升级改造,改造后站厅面积和交通广场面积会扩大,将提高莘庄综合交通枢纽的疏散和蓄客能力。

改建后的莘庄站将成为包括轨交1号线、轨交5号线、铁路金山支线、铁路沪杭客运专线,以及莘庄南北广场两座公交枢纽在内的20余条公交线路和出租车等为一体的城市级综合交通枢纽。

除了对枢纽内的公交设施进行功能性优化,项目方还在空间规划设计上使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与莘庄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进行了科学匹配。

: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鸟瞰效果图

项目采用立体式空间布局,地下三层为综合性停车空间,与公共交通形成P+R的绿色出行体系,地上一层为交通枢纽,二层为轨道交通综合换乘空间,三层(即大平台层)为综合物业集群,涵盖住宅、写字楼、行政公馆、酒店、商场共五大业态,共同构成总面积达70万平方米的“TOD枢纽综合体”,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

闵行区透露,《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将莘庄定位为主城副中心之一。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主城副中心,成为上海西南片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商贸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民城市,上海更新转型类城市副中心的标杆典范,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先进水平。

而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作为莘庄城市副中心的核心枢纽综合体,建成后将有效提升莘庄的城市面貌和综合服务能级,助力闵行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陈斯斯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