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非急救病人不再挤占急救资源,上海开通康复出院专线分流病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2018-04-19 10:1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4月19日,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邬惊雷做客“2018民生访谈”。拍摄: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范文琦 剪辑:王佳晨(03:21)
【编者按】

4月16日至27日,上海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市水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教委、市食药监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委、市旅游局、市文广局、市环保局、市房管局的负责人将轮番走进“2018上海民生访谈”直播间,结合大调研活动,向听众问需问计。

此次“2018上海民生访谈”直播节目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办,澎湃新闻将全程进行关注报道。

4月19日,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邬惊雷做客“2018民生访谈”。 东方网 刘晓晶 摄

上海开通全国第一条康复出院专线。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邬惊雷做客“2018民生访谈”节目时透露,从4月19日起,上海正式开通“962120”康复出院专线,分流非急救病人,保障“120”急救电话畅通与急救病人的有效救治。目前已在7个区试运行,并有望进一步扩大。

针对儿童就诊、三级医院看病难、社区医院配药难等问题,邬惊雷也进行了一一回应。其称,今后儿科资源还会逐步扩大,社区“1+1+1”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中也有望纳入儿童,而不仅仅限于60岁以上老人的签约服务。

邬惊雷表示,三级甲等医院未来将更多是看一些危、难、疑、重症,普通门诊会下降,更多是专家门诊或者接受转诊的病人。另外,卫计委正在跟配送供应商协调,希望他们能保证社区常见药的配送服务,同时也希望他们能扩大配送药品的种类,更好地顺应市民需求。

7个区试点开通非急救预约

近年来,非急救病人拨打“120”挤占急救资源成为突出问题。

邬惊雷在节目中指出,上海目前院前急救系统急救从业人员近3000人,救护车800辆,急救分站157个,平均2个街道设有一个急救分站,其机构规模、业务总量和救治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然而,目前急救资源仍然紧缺,其中重要原因是非急救业务挤占了有限的急救资源。2016年全市出车73万次,非急救出车约占业务总量的13%。2017年全市出车76万次,非急救业务约占16%,非急救业务占比逐年上升,往往遇到高峰时段真正需要急救的电话打不进或者“无车可派”的尴尬局面,这也容易引发医患纠纷。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认为,根据《上海市医疗急救服务条例》,院前急救服务和非急救转运服务可以实行分类管理,院前急救服务由院前急救机构通过救护车提供,非急救转运服务可以由社会力量通过专门的转运车辆提供,通过合理配置急救资源,提高急救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缓解“急救车急不起来”的问题。

为此,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在“120”调度指挥中心设置“962120”专线,开通“预约服务”功能,这是上海专门服务于康复出院患者的唯一卫生专线。在试运营期间,预约范围主要包括中心城区的杨浦、虹口、静安、黄浦、徐汇、 长宁、普陀等7个行政区。随着业务不断完善,“962120”受理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将对康复出院的呼叫进行分流,对在医院获得有效救治后仍行动不便,遵医嘱可以回家或去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的患者,可以拨打服务专线获取接送服务,“120”将不再受理非紧急类事件报警。

康复出院服务使用经专门设计改装的普通型救护车,车内配备专业固定与搬运设备、医用氧气与消毒设施等,每车至少配置3名经过专业培训并合格上岗的急救辅助人员。

邬惊雷表示,康复出院的患者或家属需提前一天进行电话预约,预约系统会在提供服务前通过短信告知,以便预约者做好出院准备。若出院当天申请“962120”送回家服务,将视情况酌情予以安排,且要排队等候。另外,市民也可通过手机关注“上海120”微信公众号,提前一天进行预约。

康复出院服务收费兼顾公益性与市民经济承受能力,按卫生和物价部门规定收费。救护车计费里程为单向收费,即从患者上车地点起,至目的地止。为方便市民付费,在保留传统现金支付的基础上,已开通支付宝和微信等移动支付。

儿童有望被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制度

去年底今年初,流感来势汹汹,儿科就诊难成为社会焦点。

邬惊雷指出,上海儿童就诊问题特别受到季节的影响,夏天和冬天会经历一个就诊高峰。对此,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于儿科的服务也非常重视,在人员培训、基层建设方面给予了极大关注。过去两年来,儿科床位逐步增加,2016年增加了400张,2017年增加了406张,今后,儿科资源还会逐步扩大,社区“1+1+1”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中也有望纳入儿童,而不仅仅限于60岁以上老人的签约服务。

他具体指出,去年冬季,上海儿科专科医院服务量很大,但可喜的是,通过上海儿科医联体建设,逐步增加和恢复了综合医院的儿科门诊,同时把儿科服务延伸到社区,“比如像闵行区,几乎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设出了儿科门诊,极大缓解了专科医院门诊服务量。”

“从去年情况来看,市民对于儿科的投诉量在下降,儿科看病难题也在逐步缓解。”邬惊雷表示,当前,上海各大医疗机构逐步在普及儿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的标准化,以儿童的哮喘病治疗为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专家下基层,在社区普及与三级医院相一致的预防、治疗手段和管理理念,逐步引导儿童能在家门口的医院看好病。

解决社区医院配药难题,仍需要与供应商协调

三级医院看病难题,一直是市民反映的焦点问题。

邬惊雷建议,诊断还不太明确的话,可以先看普通门诊,或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把有关检查做完后,再预约专家门诊,这样更加方便,“三级甲等医院未来将更多地看一些危、难、疑、重症,普通门诊会下降,更多是专家门诊或者接受转诊的病人,这也是整体的大趋势。”

先预约再就诊是邬惊雷极力鼓励市民采用的就诊模式。他指出,目前上海一些大医院已经将预约细化到时段,一般在1-2个小时时段里,如果居民通过社区预约,就诊更加方便。而一些三甲医院内部工作服务流程也在逐步改善,如在付费模式上,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大大减少排队时间。

在节目中,有市民反映,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延伸处方逐步普及,一些患者可以在家门口配到药,但仍然时不时存在缺货问题。

对此,邬惊雷表示,延伸处方的初衷是为了让市民用药更加方便,这些药主要都是慢性病用药、口服用药,市卫计委一直在协调供应商增加可配送的药品量,但有些供应商也很困难,做不到配送。

“由于配送的药品会动态变化的,这几个药能否配送,主要看他整体的配送能力。”邬惊雷推测,或许是一部分库存出现问题,调配存在困难,日前就接到一些投诉反映这方面问题,该部门目前正在加紧跟两个主要的配送供应商协调,希望他们能保证常见药的配送服务,同时也希望他们能扩大配送药品的种类,更好地顺应市民需求。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