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点评上海春考语文作文题:具有开放性、展现思维素养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2023-01-06 14:4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2023年上海春考语文科目写作题目1月6日中午揭晓:“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语文考试结束后,不少走出考场的考生表示今年的春考作文题有点难。专家对这道作文题是怎么看的?

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给出三个立意建议

与前几年的春考题类似,尤其是与2018年的“世界自有其原则”异曲同工。2023年春考作文题,也是要求学生谈谈对世界、对外部事物的观察与认识。应该说,还是比较开放性的。可以同意、或部分同意;可以反对,或部分反对;可以修正,也可以补充。

太阳底下无新事,世界是有自己的规律的。荀子说“天行有常,不因尧存,不因桀亡。”本质的东西,不会因为时代的进化而变化,不会因为时代不同出现了或者消失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可以进一步来思考,题干是一个全称判断,“所有重要”,这是要点,是不是“所有重要”的?“所有重要的”都有哪些?天道、人性、社会发展规律、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等等。在很早以前,指是什么时候?人类原初时期,轴心时代?古希腊、古印度、孔门诸子百家?他们奠定了什么?也就是说观察的主体“人”有没有变化?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基本价值是什么?人活着的理由是什么?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发展?理想的彼岸是什么?诸如此类。这些,确实被前人提及过,也奠定了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尤其在今天,世界面临战火与疫情两大灾难的时候。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已经被提及了?有没有古人所不能逆料、不能判断或错误判断的东西?应该肯定也存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性也在发生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的关系,群体与群体的关系也在动态发展,如此势必产生新的价值,新的“重要的东西”。这些前人也许未必提到过,或者提到过而被主流压抑了,我们以为不存在。这一点,类似2021秋考“时间沉淀与价值被发现”的关系。

我非常重视,写作时两个判断的思考,即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重要的东西”是一个价值判断,是主观层面的认定,“很早以前就提到过”是一个事实判断,是客观层面的事实。这里又包含了一个主客观矛盾,很多过去提到过的东西在当时未必是重要的,但我们现在觉得是重要的;很多过去是重要的,我们现在未必觉得有多重要,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当然如前所述,还存在自古以来就没有提及的东西,或者虽在无意中提及,而并不意识到它的重要,但在当代是重要的东西。“重要”与否,归根结蒂还是根源于我们当代人的生存需求和精神发展方向。

写作时,充分调动自己的历史知识,人生积累,尤其是三年来的人生积累,辩证地,全面地,怀着理性同时又怀着激情去表述,建议几个立意:

1.人类社会有根底,必须承认有些重要的东西永远重要,对人类或个人来说始终有价值;

2.人类也在不断变化,不断面临新的发展与挑战,新的价值创生势在必行,有待我们新的发现,新的面对,因此未必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提到过了;

3.是否重要的价值判断,应该以人类社会的正义与个人的精神自由幸福为旨归,来加以判断,而不应该被某些力量定义或垄断。

上海市上海中学语文教师俞超:要抓住“核心关键信息”与“限制类重要信息”

一篇优秀的高中议论文,一定要包括深刻的立意、严谨的逻辑、有力的证据和成熟的语言。“立意”则是构思作文的第一要素,在构思立意时一定要抓住“核心关键信息”与“限制类重要信息”。

今年上海春考这个作文题的“核心关键信息”是“重要的东西”“以前被提到过”,“限制类重要信息”是“所有”与“很早”,只有将这两类重要信息恰当整合,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立意,才可能形成一个比较缜密的论证。

如果把“所有”去掉,修正为“很多”,这句话毫无疑问完全正确。所谓“重要的东西”可以包括知识、思想等智慧产物,也可以包括经验、教训和警告等警示告诫。如果大致梳理一下人类思想史,我们可以轻松地发现前辈思想者们几乎把人类生活中所能够涉及的领域都涉足过,思考过,研究过。中国先秦诸子的著作研究过了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屈原的《天问》问过了几乎所有中国知识分子感到困扰的问题。哪怕老子的片言只语,比如“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当我们面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时,不要怪罪祖先没有提醒过了。

写作提示问考生“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这一观点”中的要素首先是“重要的东西”“以前就提到过”,从这些信息看,我们应当认同这一观点,就如前文所言。但是这一观点里还有“很早”,考生应该高度关注这个词语,它引领我们拓展思路,把“重要的东西”所存在的时空,从个体有限的生命历程延伸到整个人类文明史,这对于考生的眼界、积累构成挑战。

当然,“这一观点”里还有“所有”二字,这考察的是考生的思维水平。如果“所有”指的是全部重要东西,这一观点自然绝对不正确,人类的思想既然是继承和发展的,那么大量重要东西会在后世诞生,而不会在前辈那里全部创造。但是如果“所有”指的是现有思想的资源、渊薮和滥觞,则这一观点仍然可以被认为是正确的,因为人类的思想和智慧成果的创造绝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外,对于“提到过了”这个短语的开掘其实也很重要。“提到过”,指的是之前就存在了,但是是否引起了足够重视和警觉,是否被认真继承和发展,凡此种种,均是考生可以展现自己思维素养的地方。

当考生面对这份春考卷的时候,脑海中一定回荡起了语文老师在课堂内外的谆谆教诲,考生们也许会发现原来这份考卷中所有的重要东西,老师们很早就已经提到过了。幸好,这些重要东西,都被我们的考生认真领会,并且创造性地转化为自己思想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了。

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小大由之,正反由之,都可写能写

这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看似平常却很有份量!什么是“重要东西”?这里当然不是指物质的,比如粮食是重要东西,是物质的,而“民以食为天”就是很早以前提到过的重要东西,是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的,而提到如天的高度,则是极具深刻的生活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如果有考生语文功底较好,从认同考题的角度论证一番,可以写出有亮点的作文。类似的从大处着眼的可写内容很多,诸如:中华之崛起、时势造英雄、修昔底德陷阱、霸权的衰落、经济危机、胜衰周期律、瘟疫改变人类、后浪推前浪、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些都是从时代、国家、人类等大问题去思考“重要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发挥的余地很大。

如果从小处入手,正因为是所有的重要东西,必然包括个人,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东西,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百善孝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居安思危、家和万事兴、尊师爱生、能者为师、失败为成功之母……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去选定任何一个方面,都是有话可说的,摆事实讲道理,还可以论证得亲切生动哩。

如果持否定的角度,就可以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去思考。大至宇宙的探索,如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宇宙大爆炸说;时代的变化,如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小至天才出于勤奋到强调天赋,从教育只能鼓励到可以惩戒等等。

可见,这个作文题,小大由之,正反由之,都可写能写,不过,从认同的角度,自身的语文功底和生活体验去写,比较实在,比较放得开,比较好把握。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