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打开围墙打造开放式校园,上海高校正融入城区、街区与社区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邹佳雯
2023-03-20 17:4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春日临近,人们在淮海中路上驻足,前景是粉艳艳的郁金香,后景是古典优雅的多层“音乐城堡”;在苏州河华政段滨河步道上,优美滨水岸线、优秀历史建筑风貌跃然眼前,“一带十景”令人留恋……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上海推动中心城区高校拆除围墙,全面打造开放式校园,融入城区、街区和社区。充满书香气的校园和其中充满历史底蕴的建筑变得可感可触可亲近。

华东政法大学:敞开怀抱,呈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的“最上海”城市文脉

“我就住在附近,经常来散步,没想到华政还同孙中山先生有这么一段渊源,这个活动真是让我受教育。”3月12日,“孙中山在上海史迹地寻踪系列活动”暨《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事迹展》巡展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法剧场启动,不少正在苏州河步道华政段游玩的市民驻足参观。华政40号楼(思颜堂)正是孙中山先生曾经的演讲之处。

俯瞰华政建筑群与苏州河。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摄

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华东政法大学正敞开怀抱,将自身文化与景观向更多市民共享,而这离不开2021年苏州河华政段滨水空间的更新开放。

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作为上海城市史上最早的大学校园,拥有与苏河美景相得益彰的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深深镌刻着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七十年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印记。

3月12日,《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事迹展》巡展在苏州河畔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法剧场启动。 华东政法大学 供图

2019年8月,苏州河华政段实现第一次贯通。贯通之初为一段最窄处约为1.5米的带状景观步道,步道与校园之间用围栏进行安全隔断。随着苏州河长宁段实现滨水公共空间的连通,根据长宁区“不占用水面、共享滨水岸线”的统筹思路,华政开始打开校园围墙,退让环河滨水空间铺设步道。过程中,共拆除历史遗留搭建11处,并对两栋临河宿舍作出功能调整。

景观提升开放后的苏州河华政段滨河步道。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摄

2021年,华东政法大学与长宁区共同协力,规划建设苏州河华政段“一带十点”景观。同年9月23日,苏州河华政段滨河步道试运行开放,广受市民好评,十一国庆假期正式开放后,一跃成为沪上新晋“网红打卡”景点。

獬豸园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摄

思孟园、格致园、倚竹院、獬豸园、华政桥、桃李园、东风角、法剧场、银杏院、书香园……如今的苏州河华政段滨河步道已成为集最开放的公共空间、最高雅的历史建筑和最美丽的校园景观为一体的标志性新景点。此外,华政还在该地带建设了“四个公共服务节点”,即:学校历史文化展陈馆、教师交流中心、馆下咖啡吧、公共法律服务区。华政还围绕传承学校历史人文、现代大学、滨水生态、法治文明等优良因素,举办“苏河明珠”等历史文化展。

“坚持校园全面开放,融入城市发展,是我们学校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应有担当和社会责任。同时,长宁校园的改造提升关系到广大师生切身重大利益,我们会以开放心态来充分展示一流政法大学的风采。”就学校充分融入上海城市滨河空间,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这样表示。

上海音乐学院:成为与衡复风貌保护区高度融合的历史风貌保护区

2022年下半年,自汾阳路以西,沿淮海中路数百米长的上海音乐学院围墙不见了踪影。

通过校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上海音乐学院建成为与衡复风貌保护区高度融合的历史风貌保护区,以及红色音乐、江南音乐、海派音乐文化的创新展示特色街区。大学校园与街区融为一体后,大师与学子、市民与游客,在这里共同构筑了一片紧密交织的音乐街区。

上海淮海中路,上海音乐学院打开围墙,一座城堡形建筑临街伫立。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摄

上音淮海路校区沿线无证或违章建筑和校园围墙被全面拆除,保护了沿街整体风貌,实现校区空间全面开放。上音校内6幢优秀历史建筑经过修缮,历史风貌保护进一步加强。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淮海中路1131号“音乐城堡”,这座老洋房以前是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26年,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218平方米,是倍高洋行设计的典型德国文艺复兴风格花园住宅,曾为比利时领馆,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如今,“音乐城堡”被规划为音乐大师空间与上音会客厅,原先它被另一幢建筑包裹及遮挡,2022年经过整体修缮、拆除遮挡,终于初露真容。此外,淮海中路1189号的英国花园建筑风格楼房,被上音规划为了美育楼,用校园创始人蔡元培先生名字命名的元培大讲堂或将在此举办,使该处成为广大市民接受美育熏陶的重要场所。

淮海中路1189号 上海音乐学院 供图

上海音乐学院校区提升工程项目二期预计在今年底完工,上音校园内部的公共区域未来也会陆续向大众有限开放。

“高校要通过校园开放,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目标,与周边单位、地标等充分融合,形成多维度的城市文化空间,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打开校园围墙,就是希望把学校的文化资源分享给更多百姓,让大家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艺术氛围。”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曾向媒体表示,上音始终秉持“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办学理念,既要培养职业音乐家,也要肩负起城市文化建设的责任。

将大学校区面向公众全面开放,也正在成为更多沪上高校的重要共识。

2023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曾向媒体表示,今年(2023年)就会考虑怎么样把上海海洋大学的校园功能、校园空间,更好地向临港新片区的城市公共空间融入与开放。

“我们会考虑在今年把我们的文化和体育的空间向城市和社区开放,不仅让我们的学生们可以在其中有好的文化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和高校的学生能够互动起来,融入我们的空间。” 王宏舟说。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