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旗下的青春|张厚:把握人生航向,解决好“动力”问题

杨春燕 王智滨 施皓冬 付立群
2023-09-05 15:1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上海市委宣传部机关团委、市科技团工委、市卫生健康委团委联合发起第三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

活动走访上海科技、卫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引领广大青年在跨越年代的对话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老一辈的峥嵘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脚踏实地、善作善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奏响“青春心向党,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和声。

澎湃新闻将陆续推出第三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系列稿件,本篇聚焦船舶内燃发动机设计领域的老法师张厚。

【人物简介】张厚,1936年2月出生,197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原所长,从事船舶内燃发动机设计研发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参与并指导多项国家重大船舶内燃发动机研发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担任所长期间(1993.4-1996.1),张厚带领七一一所全面超额完成“年产值 1 亿元、年利税 1000 万元、年人均收入1万元,年出口创汇100 万美元”的“四个一工程”指标,成为上海市唯一一个提前两年达标“四个一工程”的科研单位。 

张厚接受采访。  施皓冬 图

张厚,人如其名。

他是船舶内燃发动机设计领域的“老法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简称七一一所)原所长,深耕科研管理领域三十余年,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成绩斐然。

光环背后,有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的探索。如今张厚已87岁,他仍紧跟时代脚步,关心国家发展、行业进步,强调“自力更生的路不能停”。

张厚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受访者提供

扛水泥、挖地基,用双手筑起试验场地

1960年7月,作为上海交通大学首届船舶内燃发动机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张厚本打算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没想到被部队选中,参军入伍分配到海军。两个月后,完成部队集训,他进入海军科学技术研究部,参与K59项目的设计工作。

年轻时的张厚。 

什么是“K59”项目?

“你们都看过《渡江侦察记》吧?电影里面解放军用的都是小木船。直到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海军力量依然非常薄弱,核心关键就是发动机——K59瞄准的就是中国第一代船舶高速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研发。”对于进入K59项目组的张厚来说,一毕业就可以加入当时船舶内燃机研发的“国家队”,是令人激动的一件事。 “我正赶上了那个时代”,提起这段经历,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张厚依然有些激动。

1961年3月,国家为了加速发展海军科研工作,在“海军科学技术研究部”的基础上,组建了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其中为海军研制舰船柴油机的就是三一分所,这也是七一一所的前身。

拥有常人很难企及的职业起点,张厚一个猛子扎到了研发工作中。在设计阶段完成后来到单缸机试验组时,发现连试验场地都没有,他就和其他组员一起扛水泥、挖地基,先干起了泥水工的活儿,然后做钳工和管道工,用双手一点点筑起试验场地。

青海路105弄,1963年后成为七一一所部所在地。

“白手起家”的日子才刚起了个头。之后的岁月里,张厚已经记不清他和试验组的战友多少次钻到汽车修理厂的废料里挑捡轴承用的滚针,从几千个里面挑出几十个用在万向连轴器上。为了解决一项镀银技术难题,他一个人背着发动机的活塞连杆跑到南京军区司令部。当时通讯交流不发达,出门之前根本不知道能否成功,这种背上零部件就出发,满世界找外援的经历数也数不清。张厚幽默地说,“为了K59,我们当时真算得上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踏破铁鞋、克服万难,终于等到做关键试验时的临门一脚,张厚都和战友们每天都铆足了劲加班加点做试验。有一次所里领导到现场视察时试验数据达不到要求,大家没歇一口气,立即改进,转头马上重新试验,领导还没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电话已经打过来了——指标已经冲上去了,而且超过了原计划指标。

经过一次次攻关改进,K59气缸组件等主要件的研发取得重大突破。1967年12月25日,4号单缸机连续工作50天,按强化指标进行结构考核,顺利通过了耐久考核试验,继而双缸结构试验机通过多次强化考核试验。1985年,K59项目研发的“K48E”大马力高速柴油机通过国家鉴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18届国际内燃机会议上,《K48E柴油机设计研制》作为大会主要论文公开向世界发表。自力更生、自行设计的K59项目获得了成功。

当年第七研究院通令全院,提倡发扬“K59精神”。

当我们问起,什么是“K59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张厚不假思索这样回答。

满足“国家的需要、市场的需要”

如今提起七一一所,熟悉它的人都会联想起率先完成“四个一”工程的那段光辉历史。采访中,张厚讲述了那段时光。

伴随着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七一一所一直倚赖并为之自豪的军品项目需求也急剧减少。“当时所里1700多号人,我们手头所有的军品项目,加在一起只有500万——拿什么来发工资养活这么多人?”在看清国家改革开放的趋势后,时任所长黄永碇决定七一一所1985年开始自断皇粮、自负盈亏,实行全自立试点。对于这一决定,张厚是坚决拥护的,也是竭力而行的。

1989年起,张厚担任七一一所副所长,负责民品工作。他坚持转向市场要项目,当时很多科研人员接受不了这种变化,有人说:“我堂堂一个国家培养的内燃机设计制造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所里不给船舶内燃机设计任务,让我们搞这些民用的东西。”对于这些质疑,张厚的意见也很明确——“国家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就是七一一所的最高需要。不要空谈技术,只要你有技术,就一定会对国家、对七一一所有贡献,搞不出来,就说明你没技术。”

1993年,为了提高科技生产力,与市场需求结合,将科技改革发展推上新台阶,上海市科委推行了“四个一”工程试点。“四个一”工程是由四个考核数据组成:实现年产值1个亿,年利税1000万元,年人均收入1万元,年出口创汇100万美元。“四个一”工程推出后,七一一所全所奋发努力,当年就全面达标,成为上海市唯一一家提前两年达标的科研单位。

从此,七一一所不仅为国内多家柴油机厂设计了多种型号的船用柴油机,还开发了用于钢厂鼓风机节能的液力耦合器、石化企业的余热发电装置、余热回收装置、船舶发动机配件、大理石加工机械、电脑绣花机、大屏幕显示器、热管换热器、余热锅炉、道路铣刨机、制药机械……各式各样、各行各业亟需的产品与服务从七一一所源源不断“走出”。

“因为有技术力量作支撑,甚至所里的医务室都开展了激光美容服务”,张厚笑呵呵地说。与此同时,七一一所利用专业领先优势,先后建立了德国MWM柴油机、德国SKL柴油机、芬兰瓦锡兰柴油机、丹麦B&K振动噪音仪器等知名品牌的中国维修服务站,又签约成为了德国Schmidt活塞、德国BHW 轴瓦、德国BWH气阀公司的技术代理等,国际业务也风生水起。“国内市场寸土不让,国际市场‘得寸进尺’。”这是张厚1996年卸任所长前在全国科研院所表彰大会上的发言题目。

1996年,张厚参加会议(左二)。  

随着民品开发的成功实践,七一一所职工收入也大幅提升。张厚回忆,当时所里规定,职工奖金与其所在部门创收直接挂钩,所领导以身作则,以全所奖金平均值的0.9为基数,再乘以由职代会打的分(0.8至1.3)。“按照这个制度,所领导的奖金只在全所平均线上下浮动。”

“少拿点没关系”,他又继续说道:“把一线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基数往上提,大家拿到的不就都高了嘛!”虽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却其中蕴含的道理非常真切:分好蛋糕固然很重要,而做大蛋糕才是根本。

 “自力更生的路不能停”

聊起退休生活,张厚几次讲道,“干着干着,我又变成了团队里年纪最大的一个。”

他热爱运动,72岁那年还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篮球元老队参加比赛,如今87岁,依然每天参加小区乒乓球活动,年纪最大的队友都比他小十几岁。

他坚持学习和思考,连续20年参加上海市科技系统老干部读书班,最后成了班里年纪最大的学员。

张厚获荣誉证书。   

谈到这段“读书经历”,张厚变得有些激动:“来自不同科技领域的老同志交流的结果就是,国家在每一个科技领域都有很大的努力空间。我们有很多教训,自力更生的路不能停。可以引进一部分国外先进技术,但是至少要两条腿走路。”

张厚举了个例子,“很多国外的柴油发动机设计研制,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套。比如,法国设计方面有优势,而其中曲轴锻造、轴瓦、活塞、气阀的优化制造可以放在更有优势的德国。由于国际上的封锁围堵,我们每个环节都要自己来,要想做到国际领先,那就要样样都做到最好才行,遭遇的实际困难和阻力是非常巨大的。怎么办?只有奋起直追!所以,青年一代的任务非常艰巨……”

虽然退休已25年有余,但张厚一直关心着单位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他说,老同志要跟上时代。他说,面对老年生活,要保持激情,保持理想,保持谦卑。

张厚与青年寻访团队合影。  施皓冬 图

【后记】

拜访张厚那天,屋外大雨如注。

访谈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没有间断。在最后聊到他72岁时还代表上海交大篮球元老队参加比赛,我们才猛然想起坐在面前的老人今年已经87岁!

面对满满两页采访问题,张厚的讲述诙谐幽默又深入浅出,思路异常清晰。他能够一口气将七一一所跨越60余年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面对这样一位老人,你会觉得将“耄耋”一词用在他身上似乎都是一种冒犯。

想起访谈前,他一直与我们微信联系,主动告知自己未来两周的出行计划,以方便安排采访;他会提前发出具体路线,帮我们节省路上的时间;他会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叮嘱雨天开车注意安全;到达他家之前,他早早准备好了西瓜和茶水;离开小区前,他给乘坐地铁的小伙伴指路,指挥开车的小伙伴倒车,最后不忘叮嘱:“采访稿不要突出我个人,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干的,功劳也是大家的。”

感谢这位可亲、可敬、可爱的老科研工作者,感谢他用炽热的工作激情和对生命的热爱为我们拨开雨雾,照亮前路。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