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实务者言|共享两轮4.0:如何从缝合城市到盘活交通系统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昀
2023-09-15 21:08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在很多城市之中,很难想象没有共享两轮,生活会是什么样。实际上,随着城市生活越发多样和丰富,人们的出行目的地也日趋多元化,共享两轮可以与公共交通系统接驳,而且不必返回取车,让人们能够在付出较低出行成本和不占用过多路面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机动性。对一些人来说,这甚至是保证自家生计的重要工具。

但另一方面,在早晚的出行高峰,共享两轮往往在地铁站附近、街道上停放,和私人两轮助动车挤在一起,占用大量路面,调度工作也时常显得吃紧。针对这类情况,需要形成让共享两轮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相配合的机制设计,与其他公共交通形式相互带动。这正是以运营去释放城市内在活力的要求。

无疑,共享两轮在城市中的作用已然十分重要。那么,如何让它更好地融入城市交通系统,促成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平台企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政策顶层设计等方面,可以如何深入考量,来促成对城市整体最优的结果?

“盘活城市交通系统:进入共享两轮4.0时代”的讨论会现场。

9月14日,在莘庄中心哈啰会议室,澎湃研究所与哈啰共同发起了“盘活城市交通系统:进入共享两轮4.0时代”的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来自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交通信息工程、制度经济学、政府管理部门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者,对此分享了自身的思考和见解。

哈啰公共事务总裁胡强宏在“盘活城市交通系统:进入共享两轮4.0时代”的讨论会上。

哈啰公共事务总裁胡强宏认为,共享出行作为互联网的发展产物,其诞生、发展有三个大的背景组成:一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二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三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就是,以线上数据驱动,把人和物用最经济、最高效的方式撮合在一起,形成服务。而哈啰作为行业的排头兵,应该主动有所作为,责无旁贷。希望通过更多的交互沟通,得到更多启发,有机地融合城市交通。

交通和城市规划专家王园园在“盘活城市交通系统:进入共享两轮4.0时代”的讨论会上。

在哈啰方面提供的2023年7月共享单车的上海运营数据的基础上,交通和城市规划专家

王园园近日刚完成一项研究,结合其中展现的图景,共享两轮实质上可视为公共交通的替代和补充。

由此,王园园认为,无论宏观上在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中的定位,还是微观上道路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与共享两轮的匹配,都是城市交通发展需要面对的功课。共享两轮需要由自下而上的发展过渡到自上而下的规范,才能撬动城市的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系统发展,提升城市的活力和价值。

就微观层面而言,王园园尤其指出,路缘管理特别重要,是共享两轮和交通管理、城市管理的结合点。他认为,当下城市路缘上,共享两轮和私人助动车,不同平台的共享两轮,时常混杂停放。这种现象似乎可视为“非正式产权”。以往城市化是增量时代,而存量时代意味着管理的精细化,其使用权需要进一步正式化和精细化,这才能提升价值和效率。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少卿在“盘活城市交通系统:进入共享两轮4.0时代”的讨论会上。

基于王园园的以上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少卿认为,如果共享两轮能够通过对交通系统的有效补充,来帮助城市居民更好地或更有欲望去使用公共交通系统,那么肯定是符合公交优先的政策需要。这此前是一种“被忽略的外部性”。

对此,黄少卿指出,在经济学层面,有外部性的东西,通常想让其实现社会最优的使用,就需要结合政府的政策鼓励。否则,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真实发生的量就会小于社会最优。而通过政府补贴,鼓励大家更多选择共享两轮出行,会产生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而补贴的方式是,需要补给需求方的市民,并且需要专款专用。同时,政府的监管也需要合法合理。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共交通处处长苏奎在“盘活城市交通系统:进入共享两轮4.0时代”的讨论会上。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共交通处处长苏奎认为,中国是对共享两轮最友好的国家,只有在中国的城市,才有如此大规模的共享两轮系统。而从早年共享单车出海的遭遇看,其中冲突发生在对公共道路私有化或是商用性质的认定上。

苏奎指出,当下的交通系统太“重”,占地空间大、能耗多、排放多。共享两轮在美国称作“微交通”,也是突出其中“轻”的一面。而在中国,可以突出“公共”二字,叫做“互联网公共租赁自行车”。这样,就可以把其中蕴含的理念突出呈现出来。它是一种公共交通的补充。因为,首先,从能源、占地等方面,共享两轮有效率,甚至比私人交通甚至传统公共交通效率还高;其次,面对不特定的公众;再次,具有典型的基础设施特征;最后,达成了需求侧的“出行即服务”。

关于补贴,苏奎认为,政府资金有限,可以参照西方国家,考虑补贴一些需要关注的社区。同时,也可以根据公共服务的覆盖率等,去增加一些考量指标,比如美国纽约就纳入了安全性的指标。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在“盘活城市交通系统:进入共享两轮4.0时代”的讨论会上。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说到,疫情对全球共享经济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常规公交系统跟地铁是重要的输家,地铁的分担率在下降,而各地公交爆雷的情况也很多。但单车和助力单车是很重要的赢家。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个“零和游戏”:我跟你抢公交乘客,你跟我抢自行车用户。但另一面,此前中国城市是依靠地铁进行销售,去盘活土地价值;而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需要轻建设重运营,也就是要靠运营创造更多价值。在欧洲,城市没有钱修地铁的时候,是以自行车系统为导向,来进行整体城市的更新。而在纽约,疫情阶段,小汽车使用减少,人们把许多路侧停车位变成parklets,即临时性的微公园,在里面聚餐休憩。这个趋势十分明显。也就是说,推动自行车带动城市的更新和复苏,在欧洲跟美国是非常清晰的战略。

刘岱宗认为,在这些理念的基础上,回到中国城市,帮助政府解决问题,达成一套“出行即服务”的系统,可以打破“零和游戏”的格局,就格外有意义。而路缘管理也是行业里比较新的风投动向。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高级交通工程师鹿秋杨在“盘活城市交通系统:进入共享两轮4.0时代”的讨论会上。

此前,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高级交通工程师鹿秋杨针对中国城市的两轮电动车,做过一些实地的调研。在本次讨论中,她分享到,在共享两轮中,相对自行车来说,电动自行车更注重的是安全管理。平台企业是进行集中采购的,更能把控好质量,比私人使用的电动自行车更具优势。但就新国标本身而言,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比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没有清晰界限。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潜能,去进行精细的区分。

另外,鹿秋杨也说到,也需要关注用户在路上的行为。比如,交警在路上对共享电动自行车有时很难追责。对此,通过用户注册时人脸识别,确保本人使用这台共享电动自行车,可能是比较好的方法。还有,需要更好地督促用户戴上头盔。这些方面未来也有很多改善空间。

伯克利加州大学工程博士、成都大运会MaaS交通服务技术总监郑城在“盘活城市交通系统:进入共享两轮4.0时代”的讨论会上。

伯克利加州大学工程博士、成都大运会MaaS交通服务技术总监郑城举到很多例子。他说到,盘活城市交通系统,可以从技术、企业管理、行业监管等方面着手。比如,在技术方面,连接成一个MaaS系统,就能更好地去精细化发放补贴。而下雨天骑行相对不便,通过一定的预测,也可以让公交车去替代共享单车提供接驳服务。而在成都,有的地铁站口停放空间非常有限,但早高峰会产生大量单车需要调度,对平台企业而言也是不经济的。这就需要运用MaaS系统精准测算,达成更好的方案。实际上,MaaS系统也更有利于以出行的便捷性形成吸引力,引导绿色出行。如果只依靠当下的碳积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教师梁捷在“盘活城市交通系统:进入共享两轮4.0时代”的讨论会上。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教师梁捷说到,共享两轮的正外部性非常大,但也存在负外部性。另外,共享两轮对年轻人来说,是可以替代公共交通,但老年人、小孩或残障人士,就没有办法用共享两轮去替代了。从经济学上看,如果外部性非常突出,那么一定有很多问题没有描述清楚,或者是一些权利没有界定清楚。企业往往选择,通过数字化等技术创新去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不管是路权还是政企关系,还是需要界定清楚。很多当下面临的状况,是倾向于技术解决还是制度解决,仍然是未来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昀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