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食物的地理变迁|三处高原与一处盆地:四川盆地的吃食

相欣奕
2023-10-04 11:31
市政厅 >
字号

一切事物都在发生着变化,食物概莫能外。食物的变化,悄然发生,却影响深广,不可逆转。所谓的“地方”,少有严格意义的“孤岛”,都会在或急或缓兼收并蓄中促成。在这个意义上,各地的食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本系列管中窥豹,选取三处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和一处盆地(四川盆地),以探何种原因促成或阻碍着食物的地理变迁。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部分由郭健斌撰写,他生长于内蒙古高原,又生活工作于青藏高原。贵州和四川部分则由长期生活于西南地区的相欣奕撰写。

本系列将刊载于《碧山14:食物》,经授权发布,主编为左靖。《碧山》杂志书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杂志书,创办于2012年。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位置,并探讨以此为源头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官方微博:@碧山杂志书。

四川是所有人的四川

只需列出自秦以来的四川移民史,就知“四川是所有人的四川”所言不虚。四川历史上的六次大移民如下所列。

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秦汉时期。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向巴蜀移民,规模巨大,延续百年。汉高祖又因关中饥馑而下令百姓去往蜀地就食。第二次大移民发生在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休,大批人口为避战乱而迁至蜀地。第三次大移民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南下,中原战乱延绵,四川盆地却是富饶安稳,堪称乐土。陕西、甘肃、河南居民大批入川。第四次大移民发生在元末明初。红巾军领袖明玉珍率部从湖北到达重庆称帝,大量湖北、湖南移民为避战乱追随入川。明王朝平定四川之后,因战乱导致人丁稀少,朝廷组织移民入川(第一次“湖广填四川”)。第五次大移民发生在明末清初。一方面,经历多年战乱,四川遭受严重破坏,“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可耕之人”。另一方面,朝廷的鼓励政策,加之以人口压力促成外省人入川垦殖定居(第二次“湖广填四川”)。1671年四川全省人口共9万,1776年人口达779万。一百年间人口增长770万之多。第六次大移民发生在抗日战争前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大批来自东部省份和京、津、沪、宁的学校、单位和民众因战争而疏散入蜀。

历经数次移民,四川盆地就如同一个碗里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水。几乎所有四川人(含重庆),都有一个传说中遥远的故乡。比如“家在麻城孝感乡”的口口相传的家族迁移史。比如宜宾民间信仰哪吒三太子,被解读为大量福建移民的妈祖信仰映射。战火浩劫之后, 四川多地空无一人。移民来到这些地方, 并不知此处原本的地名, 便以自己的家族姓氏命名落脚地点。比如乐山有李落祠、赵落祠、魏落渡、黄落坝、窦落坝、谭落弯、朱落冲、易落村、范落村等。“落”,即入川移民经过千里跋涉之后, 放下行李, 选择落籍于四川某个地方, 从此定居落业。改革开放之后,四川人是最活跃流动的人口,他们出现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勤奋谋生的同时,把四川的文化,包括饮食风味散播各地。这当然是因盆地人口压力导致,但也可以说是四川人骨子里打下的迁移烙印。就此而言,四川是浓缩的中国,四川人就是浓缩的中国人。

本地出产多样食材

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饮食习惯,比如南米北面。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了地方出产,进而影响地方饮食。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南北相距八个纬度。盆地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华蓥山、云贵高原环绕而成,境内有高山、高原、丘陵山地和平原,气候特征多样。这导致盆地及周边物产多样,进而对饮食产生决定性影响。

《华阳国志》中所言,巴蜀地区“其山林泽渔,园圃瓜果,四季代熟,靡不有焉”,“蜀地沃野千里,土地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四川很早就有稻作,盆地河湖众多,水道河汊遍布,雨量充沛,宜于种稻。又因稻谷产量远高于麦、粟,稻成为主要农作物,米成为四川盆地人民的主食。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植物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蔬菜水果四季层出不穷。而畜牧业渔业则提供着多样的肉食和鱼虾水产。

与贵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有丰富的井盐储量,制盐规模大,以自贡为代表。此外,花椒、姜、葱、蒜是四川盆地历史悠久的调味品,油盐酱醋糖豉等都被用以调滋味。辣椒于明清时首先传入我国沿海地区,广东商人携带辣椒到达湖南地区种植,随后才随着移民传播至周边四川。辣椒虽然晚到却后来居上,已成川味最醒目的标志。气候因素对蜀中“尚滋味,好辛香”风味的形成不容忽视。姜、花椒、辣椒和酒,都有助于去湿除寒。此外,四川风味必须提及泡菜和腊肉香肠。四川家家户户都制作泡菜,“泡菜之水,用花椒和盐煮沸,加烧酒少许。凡各种蔬菜均宜”。多少四川人去往异乡,第一要事就是备好坛子新制泡菜。腊肉香肠是在岁尾杀猪之后制作,“有以猪肉细切和以椒盐香料,纳于猪小肠内谓之灌酿肠,熏干食之味香美可口又曰香肠,其他肉类俱可腌之为待客之需,善收藏者,腊肉可放至期年色味不变”。

美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其物产不断传播到世界各地。玉米、红薯、土豆等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自清代中期由移民带入四川,至清末已在四川民众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如前所述,第二次湖广填四川,一百年间四川人口由9万增长至779万。激增人口对于食物的需求,推动了外来高产作物的普及。以甘薯为例,道光《仁寿县新志》中记载,“薯,农民称苕,有红白两种,邑人于沃土种百谷,瘠土则以种苕,无处不宜,大如肘或如瓶,可生啖、可煮、可煨、可作粥、可磨粉、可熬糖、可酿酒,诚备荒第一物也。”与当时全国的总体趋势相同,清代以来,四川人的口粮中也大多杂以玉米、番薯、土豆。更有贫困人家,“借问平时糊口计,可怜顿顿是红苕”。 

适宜的环境、丰富的物产,历史上的六次大规模移民,兼之以交通便利(古代长江嘉陵江水运极为重要)汇聚外来之物,在食料与风味的大融合大交流之中,共同造就出川菜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不需罗列菜名,只历数川菜的复合味型,就让人垂涎:鱼香味型、椒麻味型、红油味型、荔枝味型、陈皮味型、茄汁味型、酱香味型……当一锅红艳艳的四川火锅端上桌来,一切味皆可调,一切食材皆可烫,恰便成为了四川盆地汇集天下之食与味的最生动的见证。谁不爱川菜呢?谁又不爱四川呢?  

四川味道:鸡杂干锅、脑花烧豆腐、腊肉。鸡杂和脑花豆腐由相欣奕拍摄,腊肉图来自网络。

今时今日,随着大运量交通的快捷化,食材已不分彼此;密集往来的人,则成为把地方风味携带到四面八方的媒介。回溯三处高原一处盆地的食物与风味,既有对外来食物和风味迁入的长期阻滞而形成的独特地方风味(三处高原皆典型),又有人与物八方汇聚融合而成就的活色生香(四川盆地)。人们去往异地旅游,除了游玩山水,也多会怀揣着美食攻略。我们需要对食物的地理变迁充满感激,让食料之欠缺得以补足丰盈。更应感谢地方风味的固守,无论本地人还是外来者,都可待寻得最为地道的贵州的一碗酸汤、西藏的一顿牦牛火锅、内蒙古的手抓羊肉和四川的椒麻冷串串。

参考文献:

① 严奇岩.从竹枝词看清代贵州饮食文化的特点[J].农业考古,2009(04):267-270. 

②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 

③ 贺天博. 贵州地区生态变迁的民族学考察[D].吉首大学,2012. 

④ 张合荣.贵州古代民族农业发展略论[J].贵州民族研究,1996(04):45-52. 

⑤ 马超. 贵州苗族饮食民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⑥ 黄文.抗战时期贵州人口变迁对社会的影响[J].贵州文史丛刊,2009(03):91-97.  

⑦ 王义全.李白流放夜郎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07):6-12. 

⑧ 王威.明清时期贵州僧人饮食文化特性及其成因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2,31(01):21-22. 

⑨ 郭旭,刘珊珊.十九世纪中期一个西南城市的饮食生活:以道光《贵阳府志》为中心[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03):59-63+84. 

⑩ 吴晓秋.滇黔古代交通要道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05):60-64. 

⑪ 凌文锋. 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D].云南大学,2012. 

⑫ 扎桑.藏族特色饮食及其成因探析——以卫藏地区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S1):138-141. 

⑬ 刘天平,卓嘎,旦巴.藏民族饮食消费成因与变化分析初探[J].消费经济,2011,27(02):31-34+61.  

⑭ 高利伟,徐增让,成升魁等.西藏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膳食营养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17,39(01):168-174. 

⑮ 赵娅. 糌粑·米饭·菜[D].中央民族大学,2011.  

⑯ 王悦. 城镇化背景下的蒙古族饮食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6. 

⑰ 郭英嘎. 旅蒙晋商与清代内蒙古经济文化变迁[D].山东大学,2014. 

⑱ 王猛. 蒙古族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⑲ 张雨桐.内蒙古饮食文化研究——以阿拉善地区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8):57-58. 

⑳ 尹思奇. 元朝时期内蒙古地区农业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21 米守嘉. 走西口移民运动与蒙汉交汇区村落习俗研究[D].山西大学,2011. 

22 蒋英. 川西各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23 杜莉.从竹枝词探析近现代四川饮食风貌与文化特色[J].农业考古,2014(01):238-242. 

24 张茜.甘薯在四川的传播及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影响[J].农业考古,2013(03):181-185. 

25 巴家云.汉代四川人的饮食生活(续)[J].农业考古,1995(01):237-241. 

26 严奇岩.论近代四川的山货及山货经济[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6):23-29. 

27 张茜.论四川饮食文化精神之“乐”[J].文史杂志,2018(05):63-68. 

28 冯敏.明清移民与四川饮食文化[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12-13. 

29 周志强. 清代四川地区食物消费地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8. 

30 冯敏.移民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影响——一个历史观察的视角[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1-4. 

31 郑伟,彭炜.玉米在四川的传播及对四川饮食文化的影响[J].农业考古,2017(03):52-56. 

    责任编辑:王昀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