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这条网红街夜经济红火,但通宵喧哗扰民怎么办?

陆周杰/“新闻透视”微信公众号
2023-10-19 08:33
浦江头条 >
字号

夜间买上一杯酒、聚在街边小酌、和同龄人再聊上几句……这样的夜间街边休闲方式逐渐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但是,附近居民们就不太高兴了,因为由此衍生出的交通、市容环境问题并不少。在尽兴小酌的同时,能否不给街区“添乱”?

“扰民”的夜生活

秋高气爽的好天气,上海市长乐路的沿街酒吧,门面都不大,每晚都会有年轻人们拿瓶啤酒在门口或坐或站,是休闲、更是社交,周末就更热闹了。“国内比较少,东南亚挺多沿街喝酒的,感觉挺摇滚。”“用更潮流一点的方式来说,这种就相当于更新型的社交。”他们说。

可这就让附近居民们不太高兴了。这里的车行道和人行道本就不宽,人群占道不说,夜深人静时,年轻人们喝得高兴的笑闹声,让附近的居民实在不堪其扰。

一地烟头

“凌晨还有,五点钟都有,唱歌,还尖叫,马路车子不好开,势必会摁喇叭,影响我们市民休息。”“这一块喝酒肯定是乱哄哄的,马路上一塌糊涂,瓶子乱丢,随地小便。”居民说。

令人头疼的矛盾

长乐路属于徐汇和静安两区交界。居民们反映的深夜噪音扰民、车辆通行受阻等问题,近几年来,两区的相关部门其实都进行过整治,也想过各种柔性的办法。

静安这边,在道路上加装了花坛,防止人群坐到马路牙子上去,可效果却并不怎么样。花坛甚至成了酒客们的垃圾桶,环卫工人每天都可以清理出很多啤酒瓶、香烟盒。

徐汇方面之前也表示过,会督促商家约束顾客。不过,对于经营者来说,最多也就是提醒一句,毕竟开门做生意,不可能直接得罪顾客。于是,长乐路的沿街喝小酒,一边在社交平台上走红,一边投诉不断。

随着外摆位、设摊经营等相关规定的落地,这一地区的夜经济有声有色,但伴随而来的,就是顾客与居民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这让属地也很头疼。

“这是一个全新的业态,其实它从以公路商店为代表的这种夜间的酒类的零售形式,从去年开始小红书引流就非常厉害,它的业态就决定了它往往是在夜间经营的,而夜间是大家休息的时间。”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顾瑜说。

平衡需求与矛盾

不少夜市、美食街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有投诉就一刀切,肯定不是最理想的方法,那么究竟有没有可能,想办法平衡居民对于宁静生活的需求和热火朝天的夜经济之间的矛盾呢?有专业人士建议,多方协商,形成公约,也许是一个办法。

上海申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杨邹华认为,对于整条街的繁荣,不能单靠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包括公安、市容环卫、城管,都可以牵头,由这些商铺共同形成一个联盟、公约,然后由这些商铺共同来聘请一些环卫、安保人员。

今年6月,一个跨静安、黄浦和徐汇三区的“巨富长”街区治理共同体平台已经成立,联动属地街道、居民区、沿街商铺等多元主体,希望能够通过公约来达成一些管理默契。“聚焦周五周六周天的晚上,安排专门的力量巡查。”顾瑜说。

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徐云逸表示,已安排了第三方力量,对这里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在街道的牵头下,我们也会和这里的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动。”

上周五晚,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人巡逻、劝阻,但要说光靠管,靠劝,这些酒吧的夜间营业就能完全不扰民,似乎很难做到。

从长久来说,还是需要经营者和顾客们能多一些将心比心、有所节制,别太晚、别太吵、别影响交通安全,不突破底线,才能让这样受欢迎的夜经济模式,有可能更持久的存在。

“这是自己本身应该做到的事情,不是非要别人去提醒你,影响别人其实对自身来说,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一名年轻人说。

(原标题为:《网红街区夜经济红火 通宵喧哗真扰民咋办?》)

    责任编辑:徐祯曜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