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旗下的青春|刘谦桢:17岁那年,他奔赴朝鲜战场

李媛、袁雨晨、陈一梅、陈浩川、何慧子
2023-11-13 12:0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上海市委宣传部机关团委、市科技团工委、市卫生健康委团委联合发起第三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

活动走访上海科技、卫生、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引领广大青年在跨越年代的对话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老一辈的峥嵘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脚踏实地、善作善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奏响“青春心向党,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和声。

澎湃新闻将陆续推出第三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系列稿件,本篇聚焦亲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党员刘谦桢。

【人物简介】刘谦桢,男,1933年8月出生于上海浦东,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随军入朝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亲历长津湖战役、金城反击战等重要历史战役,荣立三等功两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军功章三枚。1978年退伍转业至上海自然博物馆,曾任上海自然博物馆党委书记、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青年时期的刘谦桢(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七十多年前,一群正当青春的中国少年们跨过鸭绿江,踏上血与火的朝鲜战场。当时仅有17岁的刘谦桢正是其中一员。

条件艰苦,缺少装备……他走过长津湖,目睹冰雕连,亲历第二、三、四、五次战役和金城反击战,见证了1953年7月朝鲜停战。1955年10月,他带着两次三等功、三枚军功章回到祖国。

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他,仍不遗余力地发扬革命精神,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第一线传递着自己的光和热。回忆起经年往事,他依然历历在目……

17岁热血少年,奋战在长津湖

刘谦桢出生在上海一个相对殷实的家庭,父辈都受过良好的教育。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入侵上海,刘谦桢的父母举家逃难回老家苏州。身处战火中的刘谦桢自小目睹了日军的凶残和人民的苦难,“父母教育我主要就是爱国,爱人民……坚决不能当亡国奴。”

长大后的刘谦桢学习优异,关心时局的他经常去由地下党秘密开办的图书馆浏览《观察》等政治时事刊物。因此,15岁的刘谦桢被地下党组织注意到,并在一段时间的考察后发展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从此,刘谦桢成了“夜猫子”,常常半夜偷溜出门,秘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49年11月,刘谦桢获批准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教导团学习三个月后,调入第九兵团政治部保卫部。1950年9月,原本驻扎上海的第九兵团突然接到命令,要做好入朝参战的准备。

1950年秋天,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部队从上海经过山东抵达东北。10月的吉林寒意已至,朝鲜战局却日渐严峻,刻不容缓,没有给志愿军战士们留下充足的准备时间。

薄棉衣、薄棉裤,17岁的小战士刘谦桢穿着一身“清凉”装备跨过鸭绿江,踏上朝鲜战场。11月的长津湖上,天寒地冻,物资短缺。“条件艰苦,缺少装备,保卫队20余人,每个人的枪型号都不一样,有的是日本的,有的是美国的……物资运不过来,三天没吃饭,土豆放在胳肢窝下暖着,饿久了又不敢吃,饿过头的时候一吃身体反而受不了。”

刘谦桢回忆,美军的飞机日夜呼啸,低空轰炸,战士们只能抓住飞机检修、加油的窗口期开展行动。为反击敌机的封锁,战士们想出了“人传人”的土办法,天上的飞机来了,就开一枪。500米外的战士听到了,开第二枪,“击鼓传花”一般把警报传得更远,运输车听到枪响便马上灭灯,等飞机飞过了再重新出发。他走过长津湖,目睹冰雕连,亲历第二、三、四、五次战役和金城反击战。

1953年7月,朝鲜停战。两年后的1955年10月,刘谦桢带着两次三等功、三枚军功章回到祖国。回顾战场经历,他说:“这场仗非打不行,如果不抗美援朝,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和条件。军队现代化很重要,虽然现在比过去强很多,但是我们要有危机意识。”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留影

中年转业,赤子之心依旧

朝鲜战事结束之后,刘谦桢一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长期从事保卫和思想政治工作,后又担任部队团的政治处主任、政委等工作。直到1978年10月,他告别近30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上海自然博物馆,经历了角色的重大转变。

当时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一定影响力,但因为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发展相对缓慢。从1956年成立以来的20多年间,其只建成了一个动物学分馆、一个古生物学厅和一条人类进化史长廊,同时,因体制机制较为混乱,工作停顿无序。就在这个时候,组织上决定派遣刘谦桢担任上海自然博物馆政治处主任。

“一个高高大大的,穿了个军装的人来(我们这儿)干什么?”刘谦桢回忆,这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同事们见到他的第一反应。既不了解单位历史和现状,专业知识上也完全是个门外汉,初到岗位的他显得“格格不入”。

“要彻底解决问题不是那么容易,但既然组织上决定了,我就要知难而上。”刘谦桢选择硬着头皮从头做起。他深入调查研究,听取员工们的不同意见,细致地开展群众思想工作。每个周末成了他的固定家访日,无论距离有多远,换乘多少辆公交车,刘谦桢挨家挨户走访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思想情况和生活困难,连门卫家也没落下。通过落实政策、正面引导,逐步激发了干部、科技人员的干事精神,推动工作秩序逐步恢复。

在他的建议下,市科委报请市委批准聘请了著名生物学家谈家桢兼任馆长,并在原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委会基础上,于1980年建立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评定了第一批专业人员的技术职称,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论标本采集收藏、陈列展览、科普科研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人员队伍也在他的奔走下逐步凝聚起来,在之后的几年间发展了一大批党员,并于1983年顺利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

虽然在专业技能中,刘谦桢是“最不专业的”,但是在领导工作里,他却是最好的“二传手”,从全局到局部,有效地帮助新干部们快速熟悉工作,发挥聪明才智。

数十年间,刘谦桢厉行改革、推动发展,他的岗位从政治处主任,到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参与和经历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党委组建、集中建馆、迁建发展等,见证着上海自然博物馆逐步有了崭新面貌。

1990年,由于多次小中风住院,刘谦桢不得不退居二线,但闲不住的他依然心系着科普工作。为了解决博物馆主办杂志《自然与人》长期亏损的局面,他主动请缨扎进了编辑部。在深入研究后,他向馆长提议在编辑部基础上成立杂志社,从运行机制上对杂志进行彻底改革。“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在这样的信念下,刘谦桢与同事们努力提高编辑内容质量,加强经济核算,制定奖惩办法,在1991年底成功将杂志收入状况转亏为盈。

从地下党群众工作走来,又回到群众工作里去,刘谦桢认为“人”的作用最为关键:“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人的精神状态提起来是最重要的。”

坚持学习的刘谦桢

网络时代,继续发扬革命精神

尽管已是耄耋之年,刘谦桢的退休生活仍然丰富多彩,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第一线传递着自己的光和热,“虽然老了,但是进入网络时代,我们要跟上”。

1999年,刘谦桢和戈悦宽、丁公量、刘振元等人创办了《银发网》。至今,网站仍然维持着良好的更新状态,刘谦桢也日常保持着读书读报、“上网冲浪”的习惯。

网络之外,他也在不遗余力地传承革命故事、发扬革命精神。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回信,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除参与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各项活动外,作为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讲师,刘谦桢还常常走进校园,到南洋中学、奉贤古华中学、川沙初级中学等学校作报告,还被聘为南洋初级中学的德育校长、光明初级中学少年团校辅导员等,深入学校课堂与同学们沟通交流。

“你要给人家一口水,自己就要有一瓶水”,尽管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满头银发、视力下降的刘谦桢依然坚持在每次讲课前用电脑完整准备好讲稿内容。

传承精神永远是一个民族的家国大事,对刘谦桢而言,这件大事也永远是自己心中的大事、要事,值得付出一切努力认真对待。2019年,他和爱人董蔼芳共同向家乡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人民政府捐赠了图书3000册,携手一生的两位老党员还常常资助和关心着困难学生。

从年轻时起,刘谦桢就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年轻时用日记本写,现在用电脑写,年轻时在战场、在部队、在工作岗位上写,退休后在家、在备课的夜晚、在传承革命精神的过程中写。一篇又一篇的日记里记录着这名老战士、老党员、老科技工作者几十年的光阴岁月,褪去了满头青丝的少年模样,却留下了不老的初心和坚韧的信念。

    责任编辑:徐祯曜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