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丨打破“40分钟一堂课”,可行吗?

澎湃特约评论员 柳早
2023-12-12 12:1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不少学校打破“40分钟一堂课”的惯例,试水长短课、大小课的课型实践。其中,短课时多用于微班会、书法、英语等需要高频“输入”的课程,长课时多用于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课程。

打破“40分钟一堂课”,其实有着明确的政策指引。近日,多地教育主管部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学校在保证每周课程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用足国家方案、省级实施办法留给学校的排课空间,自主确定各科目周课时数、自主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时长,灵活开设长短课、大小课。一些学校试水的新举措,也是对政策精神的回应。

客观来看,长短结合的课堂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曾经写过一本书叫《让大脑自由》,其中介绍了他的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在讲座开始后的10分钟内就会递减,10分钟后达到最低,直到40分钟后才会再次开始提升(很有可能是因为快结束了)。不少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的注意力一般也就能高度集中10分钟左右。

从这个角度说,一些难度较高的课程,用短课的形式进行,在人脑注意力最集中的10~15分钟之内进行输入,其实是合适的。而一些合作、讨论课程,由于互动性、体验性强,时长不妨拉长一些,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自主锻炼。这种灵活安排的方式,其实也是“因课施教”,有利于进一步细化课程设计,让教育模式更加科学合理,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一些学校反映,实行长短课不仅改变了课堂,还让校园出现了新气象,变得更加有序了。比如有学校介绍,因为每堂课时长不同,每个班也都有了不同的课程表,课间吵闹、学生冲撞出现安全事故、集中上洗手间造成拥堵等问题大为缓解,“课间十分钟的安全事故减少了九成多,操场、专用教室等场所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不过,打破“40分钟一堂课”目前还只是一种探索,很多现实困难还没法完全破解。比如学生众多、教室紧缺的学校,难以排出一张错落有致的课程表;有些老师习惯了40分钟一堂课,对于如何排短课缺乏经验和能力;目前教学评价基本都围绕40分钟课堂而设计,影响教师上短课的意愿。

可见,灵活安排课堂时间,同样是教育改革这个大背景下的子命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要想让长短课真正广泛落地,光靠学校主动还不够,需要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做出配套,包括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推进小班教学,推出具体的短课教学指引,改革评价“指挥棒”等等。

当然,网络上对于这种变化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认为这是一种“折腾”,过于密集的课堂转换,反倒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对于这些声音,相关部门和学校也应当正视,并在具体的落地措施中加以避免,让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更加得体和合理的方式,真正惠及广大师生。

总的来看,打破“40分钟一堂课”是一种积极的尝试,社会应当乐见这种改革。对于教育规律,人们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断深入和提高的,哪怕是“早已如此”的习惯,也不是不能打破、不能更迭,我们应当有推陈出新的勇气和信心。

    责任编辑:甘琼芳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