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申”聚两会|委员建议加强医学从业人员人文素养,减少无效科研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2024-03-08 14:3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把医学学科归入自然科学体系中,在医学教育中,常常把自然科学教育培养放在明显的优势位置。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徐丛剑认为,无论从个体还是群体的角度,医学都具有人文和社科属性。

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徐丛剑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议进一步切实加强医学生及医学从业人员人文与社科素质培养、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的提案》。

徐丛剑。受访者 供图

在徐丛剑看来,人文社科素质,包括哲学、社会学、伦理、法律等基本职业素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医学生未来服务社会、服务病人时具体的临床实践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它影响着医学生未来从事医学行业的兴趣目标和价值取向。尤其在医学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医学专业从业者的兴趣、目标与价值取向,对未来人类社会一定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关键性的影响。

对此,徐丛剑建议:一是在医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进一步增加社会管理、伦理法规、人生规划、逻辑思维及语言文字表达等课程或各种形式的培训。

二是在医学从业人员群体中,采取不同形式引导和规范社会服务意识、伦理法规意识、职业责任意识。

三是限制和减少一些脱离实际的、无效的医学科研。除保持一定数量的研究型医院及医学研究院重点培养研究型医学人才以外,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促使医学生走出校园、医护人员走出医院,让大多数服务型医院及大多数服务型医护从业人员与社区紧密连接与融合,真正做到医学事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责任编辑:鞠文韬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