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半月谈评论:让“安全”成为校园的天然属性

萧海川/半月谈网
2019-01-09 10:30
教育家 >
字号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在校中小学生受到暴力伤害的事件,让“校园安全”这一话题重回公众视野。校园安全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落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扎牢校园安全制度篱笆,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细致工作。

安全重于泰山,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在一些学校眼中却轻于鸿毛。前不久,某地26所学校因未按规定整改校园安全隐患,被警方处以罚款、警告、责令限期整改等行政处罚。诸如校舍未通过消防验收就投入使用、安全疏散出口被锁闭、视频监控室无人值守、校招保安人员未向公安机关报备等隐患,均出现在整改清单上。不禁令人疑问:这些学校日常安全管理松懈到何种程度?

“严”字当头,要先将态度摆端正,真正把校园安全置于基础性位置。没有校园安全,高质量教学、高素质育人便无从谈起。一次次血的教训已经证明,在安全意识上有一丝麻痹大意,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学校不是一般的公共场所,教学楼的防震等级越建越高,学校保安员、一线教师、主要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更需水涨船高。这样才能让学校成为平安社会建设中的一块高地。

校园安全,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而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校门内外,环境迥异。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不应局限于单纯传授学科知识,更应协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要求、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但当前校园安全教育,多是开一门课、发几本教材、做一些演习,口头说教多、实际操作少。当紧急情况来临,这些日常安全教育只能说聊胜于无。

打造更加安全的校园环境,并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社会多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眼下,有的地方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为学校配置专业的保安人员;有的家长团体自发组成家长护卫队,志愿维护高峰时段校外秩序;有的学校未雨绸缪,主动安排教师接受急救员培训……这些举措都为加强校园安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更严肃的态度、更严谨的管理、更严厉的惩处……唯有如此,校园安全的防护网才能越织越密,让“安全”成为校园的天然属性。

(原题为:《半月谈评论:让“安全”成为校园的天然属性》)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