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论习惯的养成丨高科技助攻,让垃圾分类更容易

澎湃特约评论员 郭文浩
2019-07-06 07:4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编者按】

上海7月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城市新时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评论部推出“论习惯的养成”,每天一篇,评论员、志愿者、大学生、小学生,小区业主,记录亲身经历,分享小诀窍,吐槽小烦恼,倾听真民声,寻求好建议,让垃圾分类从陌生变成习惯。

进入7月,上海垃圾分类,从线上热门话题正式成为线下的市民日常。

此前几个月,政府做了大量的知识普及和设施设备完善工作,媒体也进行了方方面面的宣传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居民在实际操作的初期,还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小困扰。目前,小区和街道多派专人在固定时段“蹲守”垃圾桶,进行指导。这种做法够直接,效果也看得见,但也存在耗费较大人力成本等问题。

这就需要科技来助攻了。在一些小区和街道,智能垃圾箱已上线。闵行区普乐路425弄普乐二村小区里,设立了上海首个“八分类”智能垃圾箱房门禁系统。这个系统集身份识别、信息屏幕、端口扫描、监控摄像、联网控制等功能于一身,可以有效识别垃圾的种类,提高分类准确率,还能实时监控垃圾投放现场,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不仅避免了对垃圾分类志愿者的依赖,也赋予了居民更灵活的投放时间。在上海,已经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街道和小区上线了这种智能垃圾箱。 

另据上海大调研报道,在虹仙居民区,去年底引入了一套植物酶除臭设备,使用除臭、杀菌气化系统,由喷淋系统进行喷洒,有效解决了垃圾中转站异味大的问题。 

我们总说“科技改变生活”。它改变的可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当然,科技永远是辅助,设置智能垃圾箱真正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让每一个人都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让垃圾分类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主动地、更有效地进行垃圾分类。

有种说法称,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相信在《条例》的严格要求下,在智能硬件的助攻下,在全社会日益形成共识的氛围中,上海市民将以实际行动和努力,早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生活家园更加干净优美。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