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掉出了这个榜单前10名,为何却赢得八方点赞?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2019-07-30 20:59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魔都掉出“堵城”前十。

近日,由高德地图、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19年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新鲜出炉,上海告别了中国十大拥堵城市之列(2018年第8),名列第15位,道路通行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上海掉出“堵城”前10名。 本文图片均来自新民晚报

谈起如何“杀出重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副总队长王亮说,这得益于连续四年上海交通大整治,高频次、高强度、不间断。2019年以来,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7%、13.2%、2.6%。

王亮表示,上海能分享的经验,就是久久为功,持续作战,上海虽然暂时退出十大“堵城”之列,但面临的交通形势依然严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压力仍十分巨大。

前不久,一段上海高架车辆交错通行的视频曾刷爆朋友圈。

全维度整治+科技赋能

上海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全维度整治。

在保持对机动车突出交通违法严查严处的同时,上海交警逐渐向非机动车、行人延伸执法整治触角,并于2019年开展针对电动自行车无牌上路行驶、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持续加大行人交通违法“累进式”执法力度(即首次教育、二次警告、三次及以上处罚)。

交通难点问题总是随发展变迁,近来外卖、快递等服务业,由于抢单抢时间,违法行为频发。

对此,上海交警形成外卖骑手“一人一车一证一码”、人员记分管理、推进“上海市快递外卖骑行安全监控平台”建设等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非机动车违法行为量大面广,警力有限之下,上海公安探索推进基于RFID技术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非现场执法系统,目前全市已在外环线内的重点路口、路段完成了RFID采集设备的建设安装,为5.3万辆从事快递、外卖行业的电动自行车完成电子车牌的换发上牌工作,并于2019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法。截至7月28日,全市各支队累计录入违法行为9000余起。

上海交警结合道路视频监控设备,辅助RFID采集的电动自行车违法数据开展非现场执法。

依托“智慧公安”,上海交警将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融入交通管理,打造智慧交通的“上海样板”。

不少上海市民可能在外滩见过智能交通信号灯,而这看似简单的信号灯背后是集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手段于一体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先后在浦西世博园区、黄浦泛外滩地区、国展中心周边共33平方公里区域内试点,能够实时感知路况,动态分配路权,智能诱导交通参与者,道路通行效率平均提升10%。

同时,上海的电子警察也绝不简单。“十三合一”的电子警察可以同时监控逆向行驶、不按导向车道行驶、斑马线掉头、大弯小转、左转弯不让直行、机动车不在机动车道内行驶、违法变道、不礼让行人、斑马线(网格线)停车、路口滞留、加塞、越线停车等多违法行为。截至目前,上海全市已有近300套“复合型电子警察”上岗执勤。

市民有序过马路。

精细化管理

整治的同时也少不了“绣花针”般的精细化管理。

延安高架是上海东西向的主动脉,日常流量高,而其南侧西藏路下匝道则通往延安东路/西藏路交叉口,亦是市中心流量大的主干道,附近还有人民广场、大世界等大型场所。

每当该下匝道遇下行不畅时,在市局指挥中心交通指挥台的指挥下,高架民警和黄浦民警合力对下匝道和相邻道路车辆进行指挥疏导,实施优先放行高架下匝道车辆的缓堵措施。一般情况下,采取措施后5到15分钟,下行不畅情况能有效缓解。

“信号灯一秒一秒调整、交通组织一个一个路口改进”,这背后是上海交警发扬“绣花精神”,对全市高架104处存在“下行不畅”隐患的下匝道进行分析研究。

全市高架140个下匝道图。

断头路一直影响着上海的交通环境,慢行道建设也是市民关注之一。

2018年上海共辟通11条、约13.98公里断头路,2019年计划打通涉及9个区、共11条断头路。对上海新建的城市道路,要求保障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将建国路、复兴路非机动车单向通行调整为非机动车双向通行,完成了中环线地面道路部分路段增设非机动车道工作,有效缓解了非机动车出行矛盾。

另外,上海的道路黄实线密布,严禁停靠。为缓解出租车上下客难,上海警方设置公交车站出租车上下客点3000余处,便于出租车接客,同时为了缓解出租车就餐难问题,设置出租车就餐点40余处。

久久为功

在这场交通大整治的攻坚战中,交警部门并不是独自奋斗。

通过打通交通安全相关环节中各部门、行业、企业、个人的联系,交警部门调动各个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城市交通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以警企合作为例,上海警方组织28家快递外卖企业联合签订骑手交通安全联合承诺,推出十大交通安全举措,包含使用电子号牌、放宽送餐时间、建立黑榜名单等重要举措,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通过“挂钩”信用记录,交警部门更实现了对交通违法行为人的有力约束。目前公安部门已将10类126种交通违法行为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今后每年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纳入内容进行调整增加,同时加强对信用信息的应用。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也会查询公安交通管理信用信息相关记录,作为对行政相对人申请事项的办理参考。

谈起如何脱离“堵局”,王亮说上海能分享的经验,就是久久为功,持续作战上海虽然暂时退出十大“堵城”之列,但面临的交通形势依然严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压力仍十分巨大。

“人多(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车多(注册登记机动车总量超过400万辆,常驻本市外省市号牌机动车约180万辆,电动自行车超过900万辆)和道路资源匮乏(道路总里程18546公里,路网总密度2.93公里/平方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约12平方米/人)的矛盾难以调和。”据王亮介绍,上海公安交警部门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交通违法大整治工作,为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文聪玲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