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首批“万人计划”援藏援疆教师归来,下月将再派230人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刘佩其
2020-01-06 19:2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了意义。”上海援疆支教教师代表、闵行区明强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徐建国说。

2018年8月,徐建国作为首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的成员之一援疆,他们全心扎根课堂,让更多的当地老师有机会感受“海派”课堂的魅力。

2020年1月6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首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总结会议。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介绍,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实施方案》,上海市选派首批援藏援疆185名支教教师,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藏援疆支教工作。 2018年8月,首批“万人计划”教师分别进藏进疆,15名援藏教师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170名援疆教师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莎车、泽普、叶城、巴楚四县 15所中小学。目前,首批“万人计划”援藏援疆教师已经顺利归来。

“我们170位教师,就是170粒火种,170面旗帜,170张上海教育的名片。”徐建国说,自己还记得2019年4月2日、3日,泽普二小援疆团队分别面向全县开展语文、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据说这是泽普县有史以来第一次。他们通过“动力内化和重心下移”、“小人物挑大梁”,使每一个教师都有机会从活动的参与者转变为组织承担者,让每一位教师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提升,增强成长自信。

援藏援疆,挑战不小。

有的教师刚参加支教不久,父亲突然病故,接到通知后,匆匆赶回,几天后又出现在课堂上,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支教工作。在一次交流会上,这位支教教师说:“在这里,说不想家是不可能的。说不辛苦那是假话。”每一位支教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努力践行者,默默奉献着。有的支教教师孩子生病做手术,作为父亲却不能陪伴身边;有的支教老师因工作劳累做过两次手术,带着支架坚持为孩子们上课。

静安区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顾炜透露,支教教师在当地发起“周末陪伴志愿服务队”,牺牲自己的双休日,自费购买小礼品和活动用具,来到巴楚县第三小学,组织两百余名孤贫学生开展有益身心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丰富这些孩子们的假日文化生活,同时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工作在巴楚县第二中学的支教教师则利用业余时间开设“爱心班”,轮流给五个国语班的近三百名孩子免费补习文化课,提升他们的国语水平,将上海的爱心教育传统带到边疆,带给少数民族学生。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感谢各位支教教师不畏困难,勇于开拓,打下良好开局,目前第二批选派工作正在进行中,下月将派出220名援疆教师和10名援藏教师,总人数达230人,规模再创新高。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