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热线志愿者:用声音搭建政府与市民沟通“心桥”

魏其濛/中国青年报
2020-03-05 07:55
浦江头条 >
字号

对于上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运营中心的话务员来说,春节本是话务量淡季,但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们的工作节奏。电话呼入量倍增、加班成为常态、用餐时间缩短……

上海“12345”系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由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市民服务热线运营中心承接运营。该中心的负责人介绍,春节假期的电话呼入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60%,大多数来电都与口罩供应、防疫措施相关;随着企业开始复工,咨询返沪、复工政策的诉求大量涌入,来电量持续攀升,热线运营中心700多名工作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

从1月20日起,热线运营中心就做好了应急预案:做好防疫消毒工作,同步跟进政策变化,调整、培训话务员口径、调优排班安排等。同时,由话务员、多渠道受理人员、质控人员、后台人员、知识库人员、内训师等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发挥了团员骨干作用,主动要求加班,用声音搭建起政府与市民沟通的“心桥”,为市民排忧解难。

突击队员、话务员小玲说:“为了接更多电话、缓解夜班的工作压力,白班话务员都会主动延迟下班,还有不少人申请在休息日加班。”

负责热线网站、App、微信小程序等多渠道诉求受理的小姚介绍,自己的工作时间是“做一休一”,工作日每天8时上班、20时下班,但自己都会加班到22时左右。“最近工作压力确实比较大,多渠道的诉求单同比上升5倍,去年12月开通的微信小程序下载量直线上升。”

“任何一个环节省一点时间,我们就能接通更多来电。”热线运营中心“青春有责”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成员、95后话务员小龚说。

为提高工作效率,话务员就餐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三,为了给来不及进餐的话务员垫肚子,热线运营中心给大家发了小点心。同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工作环境严格消毒,室内不开空调,开窗通风。“我们都穿得厚厚的、戴着口罩接电话。”小玲说。

面对疫情,来电的市民多少有些紧张和激动,还有的带有愤怒情绪,但话务员们都表示“能理解市民的心情”。按照工作流程,话务员会把最新政策耐心告诉市民,把市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记录下来,反馈给相关承办部门,有时还要辟谣。

放下电话时,来电市民的情绪总会比来电时缓和一点;而当市民提出的建议成为最新政策时,话务员还会接到感谢电话。“刚开始口罩只能在药店买到,有市民反映这样造成了排队问题,提出派发到居委会、市民预约登记购买,后来果然改变了流程。”小玲回忆。

“我有同学是上海一家医院的护士,他们的主任已经去了武汉支援,这让我觉得疫情离我很近。跟一线防疫工作者的辛苦相比,我们只是做了应该的后方工作。”一位突击队员说。

(原题为《上海热线志愿者:用声音搭建政府与市民沟通“心桥”》)

    责任编辑:张珺
    图片编辑:张同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