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国际社区的防疫闭环:有外籍红马甲,还有每天登门的医生

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2020-03-19 08:39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一个上海国际社区的防疫闭环。视频拍摄:张呈君 视频剪辑:曾怡文(02:59)
一头金发,身着志愿者红马甲,手持体温枪,在上海古北国际广场小区北门口,Angela Brussino正在对进出居民进行测温。每通过一位,她都会用中文说一句“谢谢!”
Angela Brussino来自意大利都灵,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过中文课程,目前是名全职妈妈。平日里,她就非常热心,常参加社区活动。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第一书记盛弘介绍,在疫情开始后,Angela Brussino主动与她沟通,询问是否有自己可以帮忙的地方。
目前,古北国际广场境外人士有750余人,占小区居民总数的1/3,其中日韩人士超过半数,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沟通机制的流畅、处置办法的高效、基层干部的能力和社区治理的积累,都面临着考验。

翻译“防控疫情告知书”,外籍居民多次讨论用词

盛弘介绍,返沪复工高峰开始后,居民区工作人员就每天轮班,在小区门口值守,对进小区的居民、访客“一测、二看、三问、四登记”。于是,Angela Brussino也穿上了红马甲,承担起了防控责任。

“此前上海给予我了很多帮助,我认为现在是我回馈社区的时候。”Angela Brussino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的抗疫措施非常有效。这位意大利居民也呼吁更多的外籍人士能够理解和配合社区工作。

外籍志愿者Angela正在与社区居民沟通,填写表格。 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图

“我们有42个自然小区,3万余常住居民,其中一半来自境外。疫情到来时,信息的准确传递至关重要。”盛弘说,为此,荣华居民区将社区里每一项涉及全体居民,尤其是外籍居民的疫情举措、政策都用中、英、日、韩四国语言发布。

居住在荣华居民区的中外居民返沪后,都会在小区进门登记处看到一张张四国语言版本的“融情卡”。小卡片上简洁明了地告知返沪居民要主动配合登记和自我健康管理,并注明了发热门诊的地址、长宁区疾控中心应急电话、“12345”市民热线、上海市外事办网站地址、属地居委会和物业联系电话等联系方式。

为了迅速向来自境外的居民“讲明白道理”,社区里有不少像Angela Brussino外籍志愿者挺身而出。平日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洋议事员”戴维·波特,就主动担任了“防控疫情告知书”的翻译工作。他反复研读中文版,将其迅速译成英文版,张贴在社区醒目处。

盛弘说,目前海外确诊新冠肺炎的国家,几乎都有相应居民住在古北国际广场,对疫情发展非常关心。得知要翻译审核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外籍居民们更加认真,多次讨论用词,避免表述模糊或夸张,确保信息精准。

每天上门给713名居家隔离人员测温

此外,随着入境返沪人员与日俱增,在古北国际广场,居民的居家医学观察也成关键。

18日下午3点半,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程頲和同事,与志愿者徐承中一同进入古北国际广场,对一位从日本返沪的日籍居民进行居家隔离告知。

“你好,我们是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对新冠疫情防疫的要求,我们对你进行居家隔离的告知。”程頲用中文说完后,一旁的徐承中会将内容翻译成日文,在仔细询问了个人信息后,医务人员为隔离人员分发了隔离告知书、承诺书以及健康监测表。

程頲告诉这名日籍居民,在接下来的十四天内他需要居家隔离,其间医务人员将分上、下午,每天两次上门为他测温。如果他有午休习惯,可以领取一份耳温枪,每天下午自行检测,并将数值通过微信告知工作人员。

程頲介绍,目前,他们每天要上门对713名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为此,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各科室临时抽调并组建了一支32人的应急小分队,进行社区医学上门检测。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