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田子坊的那些店那些人:有坚守有转型,艺术之风犹在吹拂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2020-03-31 07:15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尹慧璇 设计

【编者按】

2020年3月,春回大地,被疫情“冰封”的沿街店铺纷纷复苏。

南京西路、大学路、田子坊、七宝老街……用创意转化危机、靠互助走过寒冬,没有比在小马路上拼搏着的店家更期待春天的。

自上海宣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等级下降以来,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了这些网红路上的热门店,见证了烟火气渐渐回归日常。

上海田子坊恢复开放,虽然比往常宁静,但春意已绽放。 视频拍摄:李菁 剪辑:曾怡文(00:41)
3月18日起,田子坊恢复开放。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探访发现,如今田子坊只开设一个入口,游客进入之前,需在门口扫描二维码进行预约和信息登记,进入园区时,需要进行测温并出示预约二维码。

作为上海旧时里弄生活的“活化石”、上海文艺地标之一,往日里,田子坊在高峰期每日客流可达数万。以2019年5月5日为例,截至下午5点,田子坊当日累计客流量达6.5万人次。

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田子坊比往常宁静了许多,但春意已忍不住在街头巷尾绽放。

田子坊的游客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图

危机之下的节流

3月24日,在一家名为三生有信的明信片店内,不时有年轻游客进店购物,店员正在打电话与顾客协商明信片的寄出时间。

明信片店内,顾客在挑选商品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图

店员表示,店铺刚刚恢复营业,有一批等待寄出的明信片需要处理。由于主要顾客是大学生,多数信件的收件地址是高校。然而因为疫情,高校仍未开学,所以需要打电话问顾客,是否要修改寄信时间、地址,或者改用快递寄出。

经过一通电话的协商,店家与一位顾客达成一致:把寄信时间推迟至六月初,并且不需增收服务费用。

巷弄中,不时走过三三两两的游客,或拍照,或折进两边的各类特色商铺,或在露天座位处休息聊天。这里虽不似往日熙熙攘攘,游客们都佩戴着口罩,但按捺不住的春意还是从街头巷尾的花草中绽放。

田子坊有商户近400家,疫情期间,部分店铺受到“客流危机”的冲击明显。

田子坊的游客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图

“我们店以前需要2-3人一起看店,现在你看,我一个人看店都很闲。”一家雪花膏店铺店员介绍,该店专营雪花膏,在上海很多景点都有分店,在田子坊内的分店也有不止一家,但考虑到人力成本,有的分店没有开门。

游客是雪花膏的主要消费群体,如今游客少了,生意自然受到影响,“不开店也要付房租,一天下来能赚够人力成本也不算亏。”

田子坊内一家雪花膏店铺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图

把客流压力化为直播动力

3月26日晚,自2010年便进驻田子坊的“天空音乐盒”官方宣布,受疫情影响,即将关闭田子坊店。该店主要从事音乐盒的开发设计、制作销售,以及古董音乐盒的收藏,因富有特色、品种繁多而小有名气。

与闭店“官宣”同时发布的,还有“撤场”直播的通知。

澎湃新闻记者在直播中看到,不少慕名而来或与店铺结缘已久的网友对闭店表达了惋惜之情。

“现在上海两家店同时开的话,没有客流量的话很难熬下去。”该店老板表示,“我们只是暂时停业,以后情况好了我们会再回来的。我们店开了十年了,很有感情。”

老板称,目前受疫情影响,只能暂时先关掉田子坊店,位于上海五原路的分店会继续营业,北京、苏州的两家分店也将继续。“这个店比较大,库存比较多,东西也比较多,所以(希望通过直播)卖一些,减轻搬店的压力。”

“天空音乐盒”田子坊店的撤场直播共持续了三个晚上,平均每天有一千余人观看,留言区互动热烈,不少折扣商品都被“秒杀”。老板在直播中表示,以后也会考虑不定期做直播。

将线下的客流压力转化为线上直播的动力,成为田子坊不少商家的选择。

3月24日下午4时许,一家名为“布兰兔的植物庄园”的茶店内架设着简单的直播装置,两名主播正在店内进行直播,介绍每款茶的特点,现场冲泡给网友观看。在一旁的商品区,有几位顾客正在挑选产品。

茶店门口,一个兔子拟人雕塑戴上了口罩,因为店门旁有复古风格的窗框装饰和双人座椅,不少经过的游客都会在此驻足、拍照留念。店员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田子坊分店也是从3月开始做淘宝直播。

茶店门口,拟人的兔子雕像戴着口罩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图

下午5时,是一天中阳光最后照射在这个弄堂里的时分。院子里,仍有游客坐在露天的桌台旁喝茶聊天。有商户将店里的绿植拿到门口晒太阳,给田子坊增添了更多春意。

疫情期间,艺术工作者仍在忙碌

疫情下,商业之外,田子坊的艺术之风犹在吹拂。

作为上海第一个创意产业集聚区,田子坊集聚了一大批知名摄影家、画家等艺术人士的工作室,如陈逸飞工作室、尔冬强艺术中心、陈海汶摄影工作室、李守白剪纸艺术工作室等。疫情期间,田子坊的文艺工作者们仍在忙碌着,战疫过程中触动人心的大事小事,化成了他们笔下的温柔。

来自中国台湾的文艺工作者简美霜,在田子坊拥有自己的文创品牌。她喜欢在生活中寻找灵感,运用各种不同的自然媒材创作出有意思的作品。近日,她推出了《疫期宅手绘》系列作品,用画笔传递无声之爱。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有很多话想倾诉,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用画笔勾勒出他们的心声,传递正能量,我认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简美霜说。

在上海生活近18年的简美霜,将上海话、上海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幼儿园老师、护士、宠物医院的医生、大学生、企业高管、公司老总……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的四十多位朋友的心里话都留存在了《疫期宅手绘》中。

《疫期宅手绘》中的绘画作品 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

简美霜表示,在设计和创作时,她会将自己带入说话者的角色,为画作润色、填充感情,有时也会加上一些“小心思”。比如,将一幅图画中的“云”设计成一个口罩的形象。

澎湃新闻记者看到,《疫期宅手绘》中,有年轻的妈妈看到孩子甜甜的笑后,瞬间一扫疫情笼罩的阴霾,发出“已是人间三月天”的感慨。有一位企业高管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变化,倍感压力,对自己进行勉励。也有田子坊在复工第一天,用上海话邀请大家来玩耍……

《疫期宅手绘》中的绘画作品 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

“通过这个小活动,我发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聆听他们的故事、咀嚼他们的文字中,寻找同理感,获取正能量。我觉得很有意义,也打算将这个活动一直做下去。”简美霜表示。

疫情爆发至今,田子坊“守白艺术”创始人、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李守白也连续创作了多件抗疫主题的文化作品。

在画作《逆行者》中,李守白绘制了医疗人员的背影形象:疫情笼罩之下,医疗人员奋不顾身,毅然前行,投身于没有硝烟的战场,却为他人打开了光明之门。

李守白创作的《逆行者》“守白艺术”微信公号

而在剪纸作品《中国速度·上海精神》中,李守白同时创作多个场景,以多方位表现抗疫“战事”。其中,包括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场景、武汉以最快速度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场景、上海医疗队支援抗疫前线的场景……

李守白表示,自己从事的是文化艺术事业,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画笔,身体力行地赞扬疫情中最值得尊敬的医疗英雄,为他们唱一首人性与艺术的赞歌。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