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交大医学院新生入学,抗疫英雄走进“开学第一课”

澎湃新闻记者张慧通讯员 童宽 雷禹
2020-09-14 22:3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观看大师剧,听抗疫英雄、援藏医生分享医者故事,上海交大医学院新生开启了入学第一课。

9月14日,上海交大医学院举行 “传承大师精神、对话抗疫英雄、启航医路梦想”的思政教育情景课堂。

观看大师剧成为新生入学传统

每年,医学院新生入学都会观看大师剧《清贫的牡丹》,由于疫情,今年改为观看录像。该剧是以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为原型,将他七十年从医生涯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搬上戏剧舞台。就在2020年9月6日,2020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96岁的王振义摘得“生命科学奖”。

如何践行大师精神,作为王老同科室的后辈们,可能感触最深。

思政教育情景课堂现场 本文图片均由上海交大医学院提供

王老所在的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薛恺回忆说,2005年,他刚加入血液科时,还是一名“小白”。他看到,王老每周都会坚持教学查房,以一个病例为切入点,由高年资学生汇报病情,低年资学生分析病情。在他眼里,王老已是“武林王者”的水平,但却给予后辈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用鼓励的方式指出学生们的不足。

同是血液科医生的许彭鹏,还是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第三批“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他分享了离家千里驻扎在青藏高原时的故事。在氧气稀薄,紫外线强烈的日喀则,他和同事诊断并治疗了当地第一例淋巴瘤患者,经过多方努力,在日喀则医院完成了第一例骨髓穿刺诊断。

对话抗疫英雄

在现场访谈环节,抗疫英雄们出场了。

瞿洪平和查琼芳医生与新生谈抗疫经历。

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瞿洪平在访谈中提到,当时接到援公卫中心的任务后,丝毫没有犹豫,同另外三家医院一同参与危重症患者救治,从认识病情、诊断病情到治疗病情,一路摸索,反复推敲,克服了新冠病情的不确定性。不久前,他获得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从医30多年的他认为,重症医学是病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挽救生命、帮助患者重回家庭和社会的角色。现场,他还为专业打起了广告,鼓励新生多关注重症医学。

对于《查医生援鄂日记》一书的作者、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来说,武汉是她的战场。

“进隔离病房有三重门,第一重门是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的门,第二重门是从半污染区到污染区的门,第三重门是我们的心门。”面对入学新生,查琼芳提到了援鄂医疗队队员葛恒曾说的“三重门”。她告诉新生,对于未知的东西,大家都会害怕,只有不断学习,更加了解疾病,才能减轻压力。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查琼芳在武汉坚守了68天。谈及为何写下日记,她说,当时生活物资和防护物资极度匮乏,同时,她还看到朋友圈有许多关于疫情负面的消息。起初,她只是为了完成工作汇报或是工作日志,便萌生了想发布一些正能量的信息给到外面的人。

医学生宣誓。

活动现场,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告诉新生,一个人能否成为人才,主要不是看他的智商和成绩,而是看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有大贡献就是大人才。

    责任编辑:徐晓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