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关于民国海派文学,问我吧!
1930年代的上海充分表现了现代中国的现代性甚至未来性,同时也呈现出“东方的巴黎”、“冒险家的乐园”等半殖民地的驳杂性。海派文学也因此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并突出体现为“文学生产与流通一体化”的文学图景。借助文学广告这一盏聚光灯,重新照亮一些文学史空间,从文学原生形态的意义上展示1930年代的海派文学风景。
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晓东,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当代诗歌、20世纪外国小说研究。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记忆的神话》等。
一种新的文学史观照视角仿若一个探照灯,可以重新照亮历史的某些晦暗的角隅,进而展现一些新的文学风景。关于1930年代的海派文学,欢迎探讨。
提问
热门最新0个提问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