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我是性别文化研究者葛亮,如何理解“男性气质”的历史嬗变,问我吧!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发布《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要“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有观点批判该提案将性格问题定义为性别现象,将男性特征置于与女性特征对立的两极化框架中。也有讨论聚焦在“阳刚”与“男性气质”之辨,认为在过去多年历史之中,强调阳刚、血性、担当的传统男性气质(masculinity)已然发生改变,无需再将其作为衡量男性气质的唯一标准。  
男性青年女性化,到底是男性气质的危机,还是男性气质在现代的新型态?男性特征,是女性特征的对立面吗?为何说“男性气质”话术对于男性和女性而言都可能是霸权?究竟什么样的男性气概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我是葛亮,本科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现为伦敦国王学院媒介与性别文化专业博士候选人,关于怎样理解男性气质的历史嬗变,问我吧!  
提问
热门最新0个提问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