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
- +113
要领土还是要国际承认?“伊斯兰国”建国的两难困境

尼日利亚的恐怖主义组织“博科圣地”宣布效忠伊斯兰国,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接受其领导,此举意味着中东和北非的两大恐怖主义组织在合流,进一步加剧了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冲突弧”的震荡。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则表示,不会加强对伊斯兰国的空袭,地毯式轰炸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伊斯兰国需要战略忍耐。
奥巴马“战略忍耐”遇到了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的“建国”,这一组织更加常规化,反恐已经变成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当伊斯兰国越来越具有国家治理的框架和机构之后,美国的反恐战争越来越具有“国家博弈”的色彩。
“独狼式”的袭击是恐怖主义的惯常做法,但是恐怖主义的领土化却是伊斯兰国的新趋势。一个领土化的恐怖主义组织面临着两种逻辑的撕扯:要么继续扩展在全球的恐怖主义网络,但需要去领土化,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恐怖袭击的突然性同时规避外部的军事打击;要么顺应领土化的趋势,逐步放弃极端的恐怖主义手段,走向常规的建国道路,以获得国际承认作为奋斗目标。前者以基地组织为代表,后者以哈马斯为代表,两种逻辑之间难以兼容。
伊斯兰国目前的状态可以说是对两种逻辑的否定或者融合,伊斯兰国想保持全球的恐怖主义网络,同时又要占领更多的领土,实现哈里发帝国的梦想。这也恰恰是伊斯兰国的弱点所在——建国意味着对恐怖主义的否定,如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现代国家实现了内部绥靖,暴力在国家秩序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退居幕后,军队和警察各负其责。
建国至少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在一定领土内建立有效的统治制度;二是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前者是实质的主权行使能力,后者是法律或者名义的主权,两者同样重要。伊斯兰国正在半推半就地进行着建国,拒绝承认走向主权国家的道路,而不放弃哈里发帝国的说辞。
在伊斯兰的历史上,四大哈里发时期的确是一个高歌猛进的时代,伊斯兰教从沙漠中的一个派别成长为区域性帝国,并对拜占庭帝国产生了威胁。巴格达迪自称出自高贵的家族,以期证明自己就是哈里发的合法继承人。帝国与主权国家最大的区别在于,帝国是自成一体的,至少帝国统治者在心理上并没有将其它的国家或者群体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巴格达迪自称为哈里发,号召全体穆斯林接受其领导,其战争目标是异教徒和蛮族,如果战争停歇下来,巴格达迪的魅力就会大大下降。
而主权国家存在于一个国际体系之中,在名义上,各个国家都是平等的,不能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事务。主权国家时代,国家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裂土分治的可能性也减小。显然,伊斯兰国的帝国梦想遭遇了一个已经固化的主权国家体系。
虽然欧盟在近期加强了对叙利亚政府的制裁,但是无论欧美如何不喜欢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或者伊拉克前总理马利基,都不会出手改变这两个国家的边界,重新组合几个国家,或者让库尔德人建国等。伊斯兰国否定既有的国家边界,试图抹掉当年殖民者与中东当地统治者划下的边界,恢复伊斯兰帝国的辉煌,这不仅遭到了欧美大国的反对,也引起了中东诸国的恐惧,事实上,伊斯兰国也将这些中东穆斯林国家视为对手。反恐之战越来越带有中东“内战”的色彩。
伊斯兰国以暴力手段无法冲决既有的主权国家体系,因为这个体系不仅包括全球性的军事秩序(大国主导下的多边军事同盟体系),也有全球经济贸易体系,尤其是货币体系,以及全球的信息交流体系。伊斯兰国现在不仅遭到军事上的压制,美国领衔的多国联盟实施的空袭遏制了伊斯兰国的扩张,近日库尔德武装力量在盟军空中打击的支持下,将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从产油城市基尔库克赶出去了。连续数月的军事对抗呈现出僵局,伊拉克政府军没有能力独立收复失地,而美国的空袭也不能“铲除”伊斯兰国,同样,伊斯兰国也不能再度掀起征服风暴。
功夫在诗外,《金融时报》报道说,伊斯兰国的资金正越来越匮乏,美国国务院预计伊斯兰国只有5亿美元现金流动资产。一方面伊斯兰国控制的石油资产在减少,另一方面在慕尼黑安全峰会上,多国达成协议要掐断伊斯兰国的资金流。伊斯兰国是最富有的恐怖主义组织,但是快速的扩张带来巨大的资金消耗,现在也要节约资金了。
伊斯兰国借助现代武器系统而获得了快速扩张,工业化时代的战争意味着财力的较量,事实上,伊斯兰国只是披着哈里发影像的现代军事集团。更关键的是,伊斯兰国宣布建国,就要在所控制的地区建立政治秩序,要依靠征税而不是绑架获得收入,依靠生产而不是掠夺获得资金,这对一个恐怖袭击起家的组织来说是莫大的挑战。
伊斯兰国发动恐怖袭击有余,而建立国家无力,这是个困境。对美国主导的反恐联盟来说,同样存在着两难。伊斯兰国不仅是个国家,还是个恐怖主义网络,就像章鱼一样,单纯打击伊斯兰国,并不能保障国内的安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此前面临的“独狼”袭击与此相关,英国、法国、美国等国都加强了本国的安全警戒级别。军事打击只是反恐的一部分,的确不能治本。如果伊斯兰国不再那么极端,而是像塔利班那样在既有的领土的建立“理想”秩序的话,那反恐战争还能继续吗?
近来,伊斯兰国对伊拉克境内的历史古迹进行摧毁,虽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批评,但国际社会并无力阻止这些极端的行动。伊斯兰国已经与伊拉克、叙利亚三分之一的国土结合起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事实上造就一个国家,没有美国地面部队的介入,伊拉克政府军恐怕难以收复失地,而叙利亚政府军并没有得到欧美的支持,叙利亚呈现一锅粥的状态。换言之,伊拉克、叙利亚将不得不与伊斯兰国并存,当然,前提是伊斯兰国从恐怖主义集团向国家主权转变。
本来美国对伊斯兰国的反恐就半心半意,从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得出的教训是,美国不能介入中东的教派纷争。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塔利班又回来了。
反恐与建国之间的较量很可能呈现僵局,中东地缘政治更碎片化,反恐战争将变成中东地区的常规战争。

- 正式开园
- 苏超迎“烤验”:南京对苏州今晚开打
- 台风 “丹娜丝”或将在闽浙沿海登陆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亿,较去年峰值提前33天
- 盘古团队:开盘模型部分代码参考业界开源实践,严格遵循开源许可证要求

- 美国的一位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等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