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益平:中国经济短期内的任何见底和回升,都是临时性的

澎湃新闻记者 李雅琦
2015-09-14 19:4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主讲人:黄益平(北大国发院副院长、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主题:中国未来五年的增长与改革

时间:2015年9月7日

主办:北大国发院的"朗润·格政"论坛

【编者按】

中国经济过去常常提到的两驾马车,就是出口和投资。两驾马车的背后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重工业。现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正在快速失去竞争力。这意味着什么?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认为,依靠传统的两驾马车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困难,政府稳增长的政策可以稳一下,但似乎托底比较困难。在短期内的任何见底和回升,都会是临时性的。

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可以稳住,可以真的开始回升?黄益平认为,新的产业形成,可以带领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新的产业包括互联网经济、互联网金融、快递、制造业、通讯产业、发电机械、大型机械装备,有很多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但是他们的规模不够大,这些企业和产业形成的一个根本性的特征就是要创新和产业升级。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黄益平发言内容的摘录:

两个双轨制促成改革策略

中国的经济改革,实际是两个双轨制促成我们的改革策略。第一个双轨制就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双轨制。我们和前苏联、东欧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策略,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他们的改革是一步到位,休克疗法。今天是计划经济,明天是市场经济,理论上来说很好,实际当中问题很多。

我们的做法,我们希望追求经济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的改善,同时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包括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就业。所以最初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发展非国有经济,同时支持国有经济继续发展。因为如果你一开始就把国有经济全部都私有化,全部都关掉,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这就是双轨制的起源,我们的策略一开始还是比较成功的,经济比较平稳,后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总体看来,这种边际改善的策略,在支持增长、提高收入方面,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但是国有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双轨制就必然导致第二个双轨制,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的双轨制。产品市场当然放开了,今天服务业的产品、制造业的产品、农产品基本上都是随行就市,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市场大部分都放得比较开。这个放开为什么很重要?因为要由市场来决定资源的配置。

但是,我们对要素市场的干预是很严厉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劳动力市场到现在为止,还有户口制度,城乡居民的福利体系是不一样的。在资本市场,中国的金融抑制名列世界前茅,各种干预是很多的。土地市场、能源市场,各种干预都非常多。

为什么?我觉得第二个双轨制其实就是为了支持第一个双轨制。因为你要支持这些国有企业继续运行,大部分国有企业其实效率不是那么好,比较简单的当然就是财政。但是我们财政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所以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政府直接干预要素的定价和分配,通过这样的干预来支持国有企业可以继续运行。尤其是一部分效率比较低的国有企业继续运行。所以我们的资金配置,信贷配置里非常明显,相当一部分都去了国有企业,它可以继续运行下去。

第二个双轨制和第一个双轨制是同时而来的,就是因为你有了第一个双轨制,必然有第二个双轨制,否则第一个运作不下去。但是第二个双轨制里一个最重要的扭曲,就是金融体系的扭曲。因为资金的运用在现代市场经济当中应该说是最核心的,所以第二个双轨制的核心,就是各种金融机制的扭曲,市场的干预,就是我刚才说的金融抑制政策。

为什么要继续改革

为什么要继续改革?这个道理很简单。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过去这样的做法,尽管在支持经济增长方面,过去效果比较好。但是现在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结构失衡的问题,鼓励投资消费的比重比较低,鼓励出口。这些都是跟我们的相对价格有关系的。

过去支持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把资金的价格压低,资金价格压低意味着利率和汇率压低,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投资和出口的冲动高涨,所以我们的经济结构失衡变得越来越厉害。

随之导致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资产泡沫的问题。为什么房地产泡沫这么严重?我觉得其实背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一个高度扭曲、高度抑制的金融体系里,老百姓有了钱没地方去,能够投资的就是银行存款或者房地产。银行存款无法给我们更好的回报,所以房地产成了多数中国老百姓唯一值得投资的地方,所以不形成泡沫是不可能的。这当然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还有其他的一系列的问题。一系列的结构性的问题,其实在不断积累。反过来也就是说第二个双轨制是很难再持续下去。这背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过去行之有效的政策,今天有可能很难再持续了。

经济下行不会是短期行为

过去的金融体系似乎在支持制造业增长和扩张方面非常有效,但是支持我们今天碰到的问题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动力。为什么我们经济调整很困难?

我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今天为什么转型这么困难,为什么下行可能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过去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这些支柱产业,现在都不行了,需要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过去的支柱产业是什么?一端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在沿海地区都是支持出口的,我们的出口引进非常活跃,这些行业做得非常好。另外一端是什么?就是在东北西北的资源型产业,重工业、投资品,这个产业也非常繁荣,因为我们的投资非常繁荣。所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过去说中国是两驾马车支持的,出口和投资。

两驾马车的背后是两大块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重工业。现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正在快速失去竞争力,所以很难再延续下去了,沿海地区现在进入很大的调整的困难。另外一端重工业投资品产业,碰到同样的问题,过剩产能的问题非常突出。

所以要想靠这两个支柱产业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困难。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稳增长的政策可以稳一下,但是似乎托底比较困难。这是为什么?我个人觉得,很多人都问中国经济哪一个季度会见底,什么时候会回升?我觉得在短期内的任何见底和回升,都会是临时性的。就是什么时候中国经济可以稳住,可以真的开始回升,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新的产业形成,可以带领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我们知道互联网经济、互联网金融、快递、制造业、通讯产业、发电机械、大型机械装备,有很多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但是他们的规模不够大,这些企业和产业形成的一个根本性的特征就是要创新和产业升级。

金融改革需要创新和产业升级

过去的制造业的扩张基本上就是利用低劳动成本,低生产成本。所以银行可以很容易的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今天要创新,要产业升级,很难靠过去传统的银行来做这个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金融需要做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什么要改革,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第一,过去传统的双轨制,尤其是金融抑制已经引发了很多新的结构性的问题和风险。同时过去的这些政策限制,也已经很难再延续下去。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有新的金融形态、金融渠道、金融中介来支持创新、支持产业升级,支持我们新的支柱产业的形成。在这个支柱产业形成的过程当中,金融要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改变是必须的。

第三点,改什么?我觉得这是很简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批准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有几段是关于金融改革的,具体来说11条,可以把它们分成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叫放开准入。国外的、国内的机构都应该让他们更容易的进入市场。为什么都要降低准入,增加金融机构,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增加竞争,提高效率。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明显的一条就是在建立新的民营银行,已经建了五家民营银行,速度太慢。但是这个方向就是这样的,要建立更多的金融机构,包括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甚至包括更多的中国金融机构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放开准入。所以是一个多方向、多方位的放开。

第二个要做的是开放市场。我们的金融市场做得很大,但是市场机制没发挥作用,都是政府在帮助他们做各种决定,利率应该多少,汇率应该多少政府在决定,信贷应该怎么配置政府在决定,资本能不能流进去,能不能流出来,也是政府在决定,这个是和我们市场化改革的原则相悖的。

所以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开放市场,让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信贷决策,包括资本流动的市场化的决策,政府要监管,但是,政府不能帮金融机构去做决定。所以这个工作其实是很多的,三中全会的决定里提到了汇率问题、利率问题、国债收益率的问题,包括其他的金融机构的问题。

第三个,改善监管。市场化改革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知道金融里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信息不对称,其实就是风险。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应该说是我们金融所碰到的最大的困难,在交易完成以前它可能引发的一个问题叫逆向选择。在交易发生以后可能引发的一个问题叫道德风险。

金融和实体经济不是对立面

在改革的过程当中还是需要关注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理念上对金融的认识有一种很大的偏见。我们喜欢把金融放在实体经济的对立面,经济不好金融就是坏的。这个想法其实是比较奇怪,当然你们可能有的人知道我在金融行业干过,所以也可能我的看法也是偏见的。但是我的看法是金融也好,实体经济也好,它就是一个经济当中的一部分。

跟这个有关系的第二点就是,在我们做很多政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相信市场的机制?我们是不是真的相信市场?其实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看到很多矛盾的现象,我把它总结为好思路、坏政策。

第三,我们的改革过程当中,确实还是推进非常快,还是需要有一个改革的秩序和一些前提条件。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的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的问题,考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最关键的一条,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当然是要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最关键的一条是要保持金融体系本身的稳定。如果我们今天的很多政策积累了很多明天的金融风险,我相信这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这个对银行是如此,对资本市场我觉得也是这样的。

(本文根据主办方提供的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