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苹果CEO库克对话清华教授 | 成功CEO的首要条件:皮厚

2021-08-26 10: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06-2018年,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在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清华经管学院的教育改革有多个方面。在任期间他启动了“院长对话”,旨在聆听那些在创意、创新、创业一线的成功人士的经历和感悟,对学生的启发和激励与教师课堂讲授是互补的。

本文就是2014年钱颖一和苹果CEO蒂姆·库克有关创新精神的精彩对话,我们相信,这位著名学者和“超级企业”掌舵人的思想将会碰撞出许多具有洞察力和启发力的火花。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商务印书馆新近出版的《钱颖一对话录》。

本书收集了钱颖一在2011年到2018年任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期间举行的20场“院长对话”的实录,包括了一些当今世界知名度*的创业家、企业家、投资家以及国内著名的人文艺术人士。

全书共分三编。

第一编“创业”中共有8场对话。嘉宾中有三位是中国著名的创业家: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两位是美国著名的创业家:特斯拉和SpaceX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还有中国著名风险投资家、红杉资本中国创始人沈南鹏,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

第二编“创新”中有8场对话,对话嘉宾都是当今世界中著名的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苹果公司的CEO蒂姆·库克(Tim Cook)、微软公司的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IBM公司的CEO罗睿兰(Ginni Rometty)、康卡斯特的CEO布莱恩·罗伯兹(Brian Roberts)、高盛公司的CEO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Blankfein)、麦肯锡的CEO鲍达民(Dominic Barton)。

第三编“创意”中的4场对话嘉宾是四位艺术和人文人士,其中有作家万方,她是清华杰出校友曹禺的女儿;指挥家余隆,中国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和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声乐教育家金铁霖,他培养了李谷一、宋祖英等一代歌唱艺术家;以及清华校史专家黄延复,他在清华园学习、生活、工作60年,对老清华历史的研究独树一帜。

钱颖一对话库克

来源 | 《钱颖一对话录》

钱颖一: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库克先生来这里。

库克: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来到在世界上享誉盛名的清华大学。我也很高兴看到今天在座的很多人使用iPhone手机。

钱颖一:作为每年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会议的系列活动之一,学院都会邀请一位顾问委员做客清华管理全球论坛。去年我们邀请的是顾问委员会委员、百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英德(Indra K. Nooyi)女士。今年邀请了库克先生。大家都知道,百事公司和苹果公司之间有颇深的历史渊源。清华经管学院非常自豪的是,这两家公司的CEO都是我们顾问委员会委员单位,这非常值得骄傲。

做最好的产品

钱颖一:刚才在论坛开始前,我们看了一段活力四射的视频。9月9日你做了一个产品发布,这应该是2011年以来苹果公司最重要的一个产品发布,除了iPhone 6与iPhone 6 Plus以及新的iPad,苹果产品家族又推出了一个新产品——Apple Watch。这可能是你成为苹果新CEO之后,最大的一个举措。我记得你曾说过,不求做到“最早”,但求做到“最正确”。那么你是如何判定Apple Watch是“正确的产品”?其他公司也研发过类似产品,那些产品为什么“不正确”?我记得当年苹果公司首次宣布推出iPad的时候,也遭到了很多质疑,甚至很多人都不看好iPad。是什么让你如此自信地认为Apple Watch能再续iPhone和iPad的辉煌呢?

库克: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质疑永远存在。苹果公司每次推出新的产品都会受到质疑,当我们推出iPod的时候,受到了质疑;推出iPhone的时候,受到了质疑,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微软首席执行官)还曾说,iPhone根本卖不出去。

钱颖一:其实我刚才说的就是他,只不过没有点出他的名字,你说出来了。

库克:是的。我们推出iPad的时候,外界也有很多质疑。苹果公司每次推出新产品,都被质疑。但这些质疑的声音从未扰乱我们的步伐,因为我们关注的是“创造最好的产品,丰富人们的生活”。以Apple Watch为例,这款产品有一些其他可佩戴电子产品所没有的特点。如果你佩戴某样东西,它一定是个性化的、可定制的、时尚的。你肯定不愿戴一个不能体现你个性的东西,因为它在你的身上,一定要个性化。比如咱俩穿的鞋和袜子就不一样,这就是个性化。人们喜欢穿戴能体现他们个性的东西。但大多数科技公司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们更注重产品本身的数据和性能。作为苹果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倾注了很多精力来思考如何将产品的外观跟时尚相结合,如何更好地迎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他非常清楚,每个用户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问今天在座的各位想要戴一块什么样的表,可能每个人都有完全不同的意见。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的问题。比如智能手机是用两个手指开合进行缩放,但由于腕表的可操作面积较小,这个传统技术不适合应用到腕表上时怎么办?这个时候,大部分公司思考的是如何将现有技术应用到腕表上,但是智能腕表并不意味着直接把一部手机戴到手腕上。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团队把解决方案聚焦在腕表侧面的表冠上,利用旋转表冠实现缩放功能。这个创意的背后隐藏着我们对“人们如何使用腕表”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充分说明我们注重的是生产最好的产品,而不是力争最早生产出来。

回顾往昔,苹果不是最早生产出MP3播放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公司,但苹果公司生产了最好的现代智能手机、现代智能平板电脑和智能MP3播放器。当人们想到苹果公司的时候,最多想到的可能也是这些产品,但这些都不是苹果最早生产出来的。在智能手机领域就有黑莓(Blackberry)和奔迈(Palm)等多家公司,MP3也有很多公司生产,但它们的产品销量都不是太好。早在十年前微软公司就推出了平板电脑,但因为产品设计臃肿,市场反应比较平淡。在开发Apple Watch的时候,我们的团队花了很多心思来确保这个产品是最好的,我对Apple Watch的未来也充满期待。

钱颖一:这个产品再次体现了你的哲学思想,不求最早,但求最好。但是要把一个产品做到最好,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库克:要做到最好确实不容易,因为最好往往意味着最简约,但简约不代表简单,简约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需要在相关领域进行非常深入的挖掘和深刻的思考,才能找到最简约的解决方案。相比之下,生产复杂的产品更容易,市场上推出了很多产品,但非常不好用,因为这些公司追求的是生产速度,而没有在使用的简约和方便性上下足功夫。我们考虑的角度是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希望产品更直接地发挥其功能性。这也是我们一直尝试做的事。

钱颖一:所以你们花了三年的时间研发这个产品,试想现在有多少公司肯花这么长时间在一个产品上呢?但你们肯花时间深入思考并找到正确的方向。

库克:在这个方面,我们的策略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种类的产品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这个方向上更深入。相应地,我们就要牺牲一下产品的丰富性了。所以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决策就是决定不做什么。这类决策在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中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我们的产品种类较少。

钱颖一:这跟上面提到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不求产品最多,但求产品最好、最简约,这一切都需要花很多时间。非常感谢你跟我们分享了这么深刻的见解。

接任乔布斯的工作

钱颖一:在我看来,接手乔布斯的工作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但自从你接任苹果公司的CEO之后,苹果公司不仅仍然是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公司,而且它的市值与2011年比还翻了一番,同时苹果也是最受人尊敬的公司,这是市场对你过去三年工作的肯定。你做了一些不同于乔布斯做的事,我知道的几件事包括:重组公司、收购其他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市场,还有跟昔日的竞争对手合作等。我想知道,在过去的三年里,你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事和最难做的决定是什么?你是如何应对它们,带领苹果公司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库克:刚才你提到了“不可能的任务”,我认为“成为乔布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也从未试图这样做,从未把“成为下一个乔布斯”作为我的目标。乔布斯曾经帮助我思考过自己的定位,他选择我当继任CEO的时候,就和我谈过,“不要想,如果是乔布斯的话,他会怎么做。你就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

钱颖一:在2011年8月你继任苹果CEO的时候,乔布斯这么跟你说的吗?

库克:是的,当时乔布斯是非常明确地跟我说的。他跟我讲了迪士尼公司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去世后发生的事情。当时迪士尼公司因为华特的去世,公司业务陷入瘫痪,公司的人在会议室商议公司业务时,考虑的角度都是,如果华特在的话,他会怎么做。华特去世后,迪士尼公司的经营状况出现了长期下滑。非常幸运的是,后来公司又东山再起。乔布斯吸取了这个经验教训,他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苹果公司身上,他认为唯一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方法,就是继任者不要用“如果是乔布斯,会怎么做”这种角度考虑问题。

钱颖一:他汲取了迪士尼公司的经验教训。

库克:是的。他如此热爱苹果公司,所以他给予了这样的建议。这是我对于“成为乔布斯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件事的看法。

关于什么是最难做的决定这个问题,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最难做的决定是“不做什么”。我们有很多很棒的创意,有很多我们非常感兴趣且想研发的不同种类的产品,但如果想在质量上把产品做到最好,就只能锁定少数种类的产品来做。苹果公司一贯采用的商业模式也不支持广泛生产多类产品,因为苹果团队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意识,就是把产品做到世界最好,大家都会把精力集中在少数种类的产品上。这样我们只能很残酷地决定不做这个,不做那个,这才是最难的部分。我们是有很多想做的产品,但如果生产上百种产品的话,就不能保证每个产品都拥有最好的质量。我座位前这一小块地方就可以摆放苹果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但苹果公司的营收额达到了1830亿美元,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业绩,就是因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讨论到底应该做什么,决定不做什么,然后坚持我们应该做的。这是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最难的决定。

钱颖一:到目前为止,你觉得最难的就是否掉不好的想法,否掉次优的产品。

库克:实际上我们否掉了很多很棒的想法。

钱颖一:这跟做学术的道理相通,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们需要否掉很多观点,来突出论文中的最佳观点。

库克: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们经常会设想自己是超人,但每个人能做的事情确实是有限的,如果同时做太多事情,很难保证把每件事都做好。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公司也是如此。所以苹果公司一直致力于将产品种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后针对每种产品做深入研发,并实现这些产品之间的协同互联。比如一个人同时有iPhone、Apple TV、iPod touch和iPad,我们要达到的是用户能同步使用这些产品,而不是每次只能使用一种。比如用户在iPhone上起草一封邮件,最后在iPad上完成此邮件;再比如在iPad上制作完成的东西,可以在Apple TV上查看。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这意味着公司内部相关部门之间要有非常好的协作关系。

钱颖一:我很理解你刚才说的。但事实上,人们总是想做更多的事,有时候一些好想法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这是人的本性。是什么秘诀让你抵住诱惑,并聚焦在做最好的事情上呢?这确实是最大的挑战,你怎么做到的?

库克:我们一直遵照“北极星”(North Star)的指引,苹果公司的“北极星”就是我们的使命——“做最好的产品,丰富人们的生活”,如果做不到这点,那就不做。这个使命将大家团结在一起,我们的团队非常多元化,成员来自不同国家和行业,拥有不同的信仰和文化,正是这个使命将大家凝聚在一起。如果你碰巧是在一家以“化简”为原则的公司,你的工作不是兼顾多种产品的开发完善,而是聚焦在一种产品上时,那就要舍弃不达标的东西。如果做不到最好,就不要做。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商业模式,我刚说的是对苹果公司适用的,不代表也适用于其他公司。每个公司都要确定企业定位和核心精神,我刚才说的使命,就是我们的核心精神。

乔布斯的教诲

钱颖一:我自从2006年成为清华经管学院的院长,每年都给大一新生推荐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作为新生入学导向中的一课。乔布斯讲了三个故事,尤其是中国学生听后会备受鼓舞,故事分别是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如何接受失败,以及如何看待死亡。你跟乔布斯共事多年,回顾他的一生,你觉得乔布斯有哪些地方最值得我们清华学子学习?

库克:我每天都会思念乔布斯,他是我的挚友。虽然他已离去,但他的精神仍然存留在苹果公司。他一生追求创造最好的产品,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核心,是我们的“北极星”,而且始终是苹果公司的DNA。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准备那次演讲,演讲融入了他深刻的思考,他讲的三个故事,我觉得是非常关键的,他的深思熟虑,一般人可能达不到,这三点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经验之谈。

除此之外,外人可能看不到的一点是,乔布斯对于专注的执着,他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是一样的专注。大家会问他为什么总是穿同样的衣服,因为他不想花心思在选择穿什么衣服上,他想把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排除出生活,让它们不要打扰到自己对于决策的专注性。我观察到他每天都会减少生活当中不必要的事情,比如家庭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很少外出旅行或出差,他希望每天晚上能跟孩子一起吃饭。乔布斯认为简单才是最重要的原则,他不喜欢复杂,而要做到简单就必须要进行深入思考,他会花很多时间思考怎么把事情做对。乔布斯很在意产品的外形、美观和整体的美感,比如说椅子,即便椅背是靠着墙的,他也会精益求精地设计。还有电脑,在史蒂夫设计出苹果电脑之前,没有人在意电脑应该什么样,他不仅在意电脑正面的样子,他还在意背面的样子和内部的样子。

钱颖一:他是完美主义者。

库克:是的,他不仅是完美主义者,他的关注度超越了完美的界限,他其实倾注了很多心血,他对产品的专注度远远超过了一个正常人所能有的专注度。我觉得他真的是个非常伟大的人,但很多关于他的书里面都忽略了这点。他确实很伟大,他非常在意身边的同事,关心他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关注他们的感受。他还实质性地帮助了一些身患癌症的患者,他没有通过媒体进行宣传,也不是为了赚钱做这些事,他有足够的钱,他从来不在乎钱,这也是我很敬重他的一点。不在乎钱的人带有一种圣洁感,不受金钱影响的思考会纯净很多。

对于今天在场的MBA学生来说,有一些商学院会过多地强调追逐利益,对我来说,金钱永远都是作为结果产生的,而不是一个目的,金钱不应该成为做事的动力,不是早上让人起床的原因。当时苹果公司邀请我过去的时候,我欣然接受,因为我之前就职的公司太在意钱,那个公司的CEO非常看重赚钱。我见到乔布斯后,发现他对钱并不是很在意,我就非常欣赏他这种态度。我认识乔布斯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看到他做过关于个人财富的决定,这从来不是他关注的重点,因为他做出了如此卓越的产品,随之而来他变得非常有钱,是副产品,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这是我认为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希望清华学子能够学到这点。当然,大家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钱颖一:刚才你讲的内容非常深刻,我们是经管学院,是商学院,但你刚才讲的这个观点非常有启发性,可供大家思考。还有一个问题:在取得今天的辉煌成绩的过程中,你接受过别人的忠告或建议吗?这个忠告是谁给你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库克:如前面讲到的,最好的建议是乔布斯给我的。当时是一个周末,他叫我过去谈话,他希望我去他家,我问他什么时候,他说“现在”。到了之后,他说他一直在思考苹果公司的未来,还有CEO的继任者,他希望我能够接任CEO的职位,他期待苹果公司的CEO职位的变动是一个职业化的(professional)过渡。回顾历史,苹果公司从来没有一个非常职业的CEO的过渡,有的CEO被解雇了,再招一个新的CEO,他不希望历史重演,他希望苹果公司CEO的变化是一个有序而职业化的过渡。

那个时候其实我很吃惊,因为我觉得乔布斯在这个岗位上做得很棒,后来我想了想,明白他当时做这个决定是非常坚定的,当时他第一次给我讲了华特·迪士尼的故事。之后,他身体越来越差,在他弥留之际,他又给我讲了一遍迪士尼的故事,然后再次告诉我,决不要问,“如果是乔布斯会怎么做”。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不想让我背上这个负担。因为他知道,他的继任者,不管是谁成为苹果的CEO,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再问这个问题,会使这个挑战更加艰巨。所以说,他把这一切想得很清楚后,他反复告诉我这个故事,就是希望让我放下负担。我也遵从了他的建议,我在做决定的时候,从来不会想乔布斯会怎么做。所以每当有人质疑我说,如果是乔布斯的话肯定不会这样做,我就不会有思想负担。如果乔布斯当时没有给我这个忠告的话,我可能真会有思想负担。所以说,非常感谢他的忠告,让我在过去三年里没有活在他的影子里。

钱颖一:之前你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回答好像不是今天这个回答。

库克:有人评价我说我皮厚,我觉得每个CEO都应该皮厚。因为当今的世界到处充斥着各种杂音。互联网上、社交媒体上有各种声音、各种意见,如果你太过敏感的话,就不应该当一个CEO。

钱颖一:当CEO的首要条件——要皮厚。

库克:关于这点,我是严肃的。你必须能分辨噪声,专注做正确的事。永远会有很多人一直关注在失败的事上,很多人会评价你是怎么把事情搞砸的,这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什么都不听,而是要学会倾听聪明人的意见,而不是盲目的批评者的话,只会在电视节目上夸夸其谈的批评者在美国随处可见。对于这些噪声,你就要学会拒之门外,坚定自己的信念,不然会被这些意见湮没。我很幸运,我能进入一种禅定的状态,不受其影响。

钱颖一: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你刚才提到要听取聪明人的建议。

库克:是的,如果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就会得到进步。我会选择一些同事,他们的能力可能跟我是不一样的,乔布斯就是这样做的,他建立的高管团队是互补性的,不是千人一面,所有的高管性格和能力都不同。他知道这种多元化的团队、这种多元化的管理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但这么做的话,团队里就始终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但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因为我们希望聪明人能提出不同的意见,能推动我们不断进步,我们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我们不希望周围的人都唯命是从,这意味着死亡。唯命是从可能一两天还行,但是长期来看是没有益处的,我一定会倾听聪明人的不同意见。但是那些什么都不懂的批评者,我会自动屏蔽,不理他们,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能倾听这么多的意见。所以你要选择那些真正有真知灼见的意见,有的时候这些意见是跟你相同的,有的时候就非常不同。

钱颖一:刚才你说的方法的前提是分清楚谁是聪明人,谁不是。

库克:对,我现在就能肯定地说你就是一个聪明人,这点毋庸置疑。

THE END

原标题:《苹果CEO库克对话清华教授钱颖一 | 成功CEO的首要条件:皮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