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跑步这件事上,古人和苏炳添一样认真

2021-08-26 10: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团队特邀作者 朝文社 收录于话题#跑步1#古代史3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4219,阅读时间:11分钟

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这个夏天,奥运会更是掀起了一股运动风潮。在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中,最常见的应该就是跑步了。

跑步,既考验速度,又考验耐力,即涉及无氧代谢,又涉及有氧代谢,大街小巷上,随处都能看见跑友们的身影。

其实,不仅现代人热衷于跑步,在古代,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运动内容。只不过,古人跑步的初衷,与现在有很大差别。

01 跑步的起源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练习跑步了。那时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为了躲避猛兽的攻击,唯有不停的奔跑,才能活下来。

将跑步作为正式体育项目,得归功于古希腊人。在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畔的岩壁上,刻有一段古希腊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崇尚跑步的古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当时的会期仅有一天,并且只安排一项比赛内容:短跑。由于项目在场地内进行,因此被称为场地赛跑。这种赛程设置,从第一届一直持续到了公元前728年的第十三届。

比赛在一条笔直的赛道上进行,全程为一个斯塔季,相当于现在的192.27米,每隔一米,放置一块石头做边界,在起点和终点位置,则插上标枪记号。

预赛4人一组进行,每轮取第一名,进入下一轮,直到决出8人参加决赛。最终,一位名叫科罗巴斯的厨师,获得了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冠军。赛后,科罗巴斯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备受追崇。在他去世后,墓地设在了伊利斯和希腊之间的位置,成为了象征和平的边界标志。

后来,公元前720年,在第十五届奥运会上,开始设立长跑项目,分为7、12、20和24斯塔季四类。

而马拉松的起源,与另一个故事有关。公元前490年,希波战争爆发,雅典人取得最终胜利。他们派一名叫做菲迪皮茨的士兵,把这个好消息传回给雅典同胞。菲迪皮茨人称“飞毛腿”,他一口气跑了40多公里,当到达雅典时,已经精疲力尽。菲迪皮茨刚说完“我们胜利了”,就倒下不省人事,再也没能醒来。

为了纪念菲迪皮茨,1896年,在第一届现代奥动会上,设立了超长距离赛跑项目。当年菲迪皮茨所跑里程:42.195公里,成为了赛跑距离,希腊的一个地名“马拉松”,则作为这项比赛的名称。

02 跑步练兵

跑步不仅流行于西方,在中国古代,同样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一项运动。

中国的长跑之父,当属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记述了“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虽然夸父本人没能完成比赛,但是他勇于与太阳竞技,体现了上古东方人的赛跑理想。

在后世著作《封神演义》中,再次出现了赛跑飞人:土行孙。他擅长遁地术,速度奇快,可以日行500公里,相当于十几个马拉松距离。

神话毕竟是神话,跑步出现在真实历史里,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据史料记载,有一次周成王率领众臣去春种,劳动完成,返回王宫的路上,周成王一时兴起,对两名马车护卫“令”和“奋”说:“我们现在来一场比赛,如果你们能跟上我,将有重赏。”

王的命令,两名可怜的护卫哪敢不从,只有硬着头皮追赶成王的马车。等他们拼命跑到王宫时,已经精疲力尽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没有掉队。成王大悦,果然兑现承诺,“令”和“奋”都得到了十个奴隶。为了纪念这件事情,人们还铸造了一口鼎,即“令鼎”。

醉翁之意不在酒,周成王的真实目的,是通过这次嘉奖,鼓励军队将士们日常坚持长跑。这样一来,步兵们在实战中,就能跟得上冲锋在前的战车,从而扩大战果。“令”和“奋”,便是刻苦训练的优秀代表。

春秋时期,军队更加注重步兵的跑步训练,并且制定了相关的考核措施。《墨子·非攻》里有记载,说吴王阖闾为了练兵,命令将士们穿上厚重的铠甲,手持武器,奔跑三百里,完成者才能停下宿营。

到了战国时,沿袭了这种做法,据《荀子·议兵》描述,魏国大将吴起,选拔士兵的标准是:全副武装,手握戈,身背弓,腰别剑,携带三天左右的干粮,然后半天时间跑完百里距离。完成长跑任务者,不仅会被录用,还将免除徭役税赋。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魏国因此成为了军事强国。

由此可见,跑步在中国的起源,与军事活动密不可分。

03 赛跑奇人

汉代,跑步开始承担社会功能,出现了一种叫“伍伯”的职业,即跟随马车跑步的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马车开道,通常服务于高等级的官员。

同时,还出现了助跑类秘方“疾行方”,就是兴奋剂类药方。此外,加上口念咒语,据称两者结合,才能达到健步如飞的效果。其实,所谓的疾行方,远不如刻苦锻炼靠谱,因为汉代画像石中的伍伯形象,个个身材健美、步伐矫健,分明是日复一日苦练的结果。疾行方,顶多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剂罢了。

任文公雕像

西汉末年,巴郡阆中人士任文公,全家人每天会负重上百斤,围着自家房屋跑步,至少锻炼十几圈,才停下歇口气。都说生命在于运动,关键时刻,运动果真起到了救命作用。王莽夺权之后,乱兵到处砍杀,任文公一家人,由于平时勤于锻炼,逃命行动迅速,最后个个安然无恙。据后人记载,他们当时的奔跑速度,几乎赶得上战马了。

接力跑,是汉朝宫廷的一项重要活动,常见于驱傩仪式中。参与规模往往有上千人,分成几列纵队,每队的骑兵手持火炬,在黑夜中飞奔,接力赛跑,场面颇为壮观。

三国两晋时期,继续沿袭前朝练兵时,负重长跑的优良传统,并且涌现出了几个“飞人”。比如《魏书》中记载的北魏名将杨大眼,百米跑的速度,仅为11秒,短跑天赋惊人。还有陈朝开国功臣黄法氍,史料说他一天能行上百公里路程,可谓长距离健将。

隋代也有一个长距离高手,叫麦铁杖,他跟随杨素出征突厥,屡立战功,后来成为了隋朝大将军。麦铁杖能日行五百里路,有一次作为随从,追赶骑马的杨素,居然没有掉队,令众人惊愕不已。

04 唐宋时的跑步

唐朝时期,依然坚持跑步练兵,尤其针对短跑项目,制定了不少规则。之所以重视短跑,因为当时是步骑兵种混合作战,长距离追击任务由骑兵完成,短距离突击任务,则要交给步兵了。唐代兵书《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专门提到了侦察兵的选拔,有跑步速度方面的要求。

到了宋代,据《宋史· 兵志》记载,跑步和跳远两项能力,是招募新兵的重要考察点。岳飞在管理军队时,日常十分重视爬坡跑步训练。为了提升士兵们的腿部力量,练习爬坡的过程中,每个人必须身着铠甲,而且要穿戴厚厚两层。

除了军事层面,跑步在民间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宋朝商业贸易发达,由此诞生了三种机构:“步递”、“马递”和“急脚递”,类似于现在的邮政快递。顾名思义,步递就是步行传递邮件,马递是骑马送件,而急脚递比单纯步行快很多。

最初,急脚递每天要飞奔400里,宋神宗时期,又加码到了500里。当然,每天的行程并不是一个人能跑完的,而是每隔十几里地,安排一个人,轮换着接力跑。这些快递员往往健壮有力,还会随身携带防身利器,他们的长跑技能,丝毫不输当今的马拉松达人。

说到宋代的长跑达人,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苏东坡。这位大文豪,在体育领域同样表现优秀。他每天至少要晨跑五公里,还喜欢将运动心得分享给其他人。苏东坡曾经对堂兄程正辅说,自从迷上跑步以后,自己不仅血脉通畅,呼吸和心肺功能增强了,整个人也变得心胸豁达、积极乐观了。看来,跑步的最大妙处,只有践行者才能真切体会到。

05 奔跑在元明清

在元代,出现了一种热门跑步项目“贵由赤”,在蒙古语里,就是疾步行走者的意思。《南村辍耕录》对此有详细记载,这种跑步比赛的举办地点,通常在元大都及其周边区域。从起点元大都到终点,全程90公里,比现在的马拉松长一倍,并且比西方现代马拉松早了600多年,称得上中国古代超级马拉松。

贵由赤每年举办一次,参赛选手为禁卫军军人,要求在6小时内跑完90公里,沿途设置有饮水、食物补给站。取得前三名的,可以收获金银绸缎等贵重奖赏。另外在不同的距离级别处,设置了不同的赛跑奖品。

从这些选手的比赛成绩看,如果他们参加现代马拉松项目,将会是金银铜牌的有力争夺者。贵由赤的诞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国古代田径长跑项目,从此有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元朝的接力跑项目,则吸取了宋朝急脚递的精华,并更名为“急递铺”。政府还出台了严格的制度,要求铺兵所经之处,其他人、车、马都必须让道,不然将受到处罚。

到了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是一个练兵高手。他在军事著作《纪效新书》里,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心得。戚继光十分重视士兵的短跑训练,要求他们必须一口气跑完一里地,中间尽量避免出现喘气现象。在跑步之前,士兵们的腿上还会绑满砂袋,以增加负重,锻炼腿部力量。这样一来,一旦进入实战,将士们行动灵活轻盈,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清朝时期,传递快件的接力跑机构,被称为“麻乡约”。到光绪末年,设立了邮政局,麻乡约中的长跑佼佼者,被邮局收编,成为了邮政系统的第一批正式员工,即邮递员。他们凭借跑步特长,不仅进了大型国企,也真正实现了身份的转换。

06 跑向未来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跑步,首要用途体现在军事领域,其次是社会服务领域。而现代的跑步,更多是一些爱好者们的个人选择。也许,他们有的专业,有的业余,但是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坚持,是相同的。

1932年7月,刘长春参加了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他的参赛项目,正是短跑。遗憾的是,此次参赛的中国选手,只有刘长春一人。

1936年8月,刘长春又代表中国,参加了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这次他不再是孤独的跑者,中国代表队增加到了69人。

虽然两次奥运会,刘长春均没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后世中国人,在跑步项目上从未放弃过努力。

1965年,陈家全以10秒整的成绩,平了当时男子100米的世界纪录,一举成名。

1996年,王军霞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在女子5000米长跑项目中夺冠,成为中国首位获奥运会长跑金牌的运动员。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拿下了男子110米栏金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男子田径项目的金牌。

2020东京奥运会,随着苏炳添进入男子百米决赛,在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第一次看到了黄种人。而另一场女子800米决赛,王春雨以1分57秒收获第五。还有女子4x100米接力、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场都出现了中国运动员的身影。

中国人,在国际赛跑舞台上,不断创造着历史,也必将奔向更广阔和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中外体育史》、《中国古代田径运动的形成与演变》、《中国古代田径运动发展演变的时代特点》

好书推荐

原标题:《在跑步这件事上,古人和苏炳添一样认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