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自下而上的香港实践:耕种活化社区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赵坤方
2016-03-08 19:4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香港农民历  图片提供:梁志刚
从我去年8月底到香港,与HK Farm和何颖雅(Elaine.W.Ho)在Spring Workshop共同制作《香港农民历HK FARMERS’ ALMANAC 2014-2015》(后文简称《香港农民历》),再到收到完成的植盆版,时经整整四个月。

在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反复读了两遍《香港农民历》的全部内容后,我与HK Farm的创办人梁志刚(Michael Leung)商议,希望可以把《香港农民历》里的内容介绍给更多的人。同时,也希望把这些分享给更多志同道合的友人。

“半农半X”

HK Farm合作伙伴高志聪(左)梁志刚(中)Glenn Eugen Elingsen(右) Glenn Eugen Elingsen 图

说这本《香港农民历》,要先从它的发起人HK Farm讲起。

2009年,伦敦长大的梁志刚回到香港后,过上了“半农半X”的生活(《半农半x的生活》是日本作家盐见直纪于2013年出版的一本书,讲述自己一家回归田间,一边耕种一边做着自己理想工作的生活方式。“我大力提倡的“半农半X”,是一种半自给自足的农业,和理想工作齐头并进的生活方式。从小规模的农业中获取自给自足的食粮,用简单的生活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同时也从事自己热爱的理想工作,更积极地与社会保持联系。每个人其实早已具备今生所需要的一切,只是不自觉而已。所有的一切早已被安排、准备妥当,用心去感知自己潜在的可能性,活用‘既有的一切’,就能创造出‘世上未有的新事物’”。——盐见直纪),他一边做设计师、教书,一边做城市农夫,种田养蜂。2012年,梁志刚和友人Glenn Eugen Ellingsen 及高志(Anthony Ko)成立了“HK Farm”,在香港多个楼宇天台种植蔬果花草,并将耕种与活化社区相结合。

制作《香港农民历》的起因,正是为了回顾HK Farm在Spring Workshop驻场一年(2014-2015)中与设计师、艺术工作者、社会活动者,及城市农夫(如“生活馆”、“油麻地花王”、“Very MK”)等不同领域的友人们关于“农耕X艺术”的考察和活动实践。

或因香港高度的城市化,以及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本地的社会经济结构,在香港从事农业,有相当大的局限。

即便港府一再鼓励发展本地农业,来减轻对进口食品的依赖,但仍是心身均有力,唯独地不足。据港府资料显示,“在全港11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农业耕种仅占7.3平方公里。”

农业现如今已成为香港重要的社会议题之一;“农业”、“农耕地”、“食品安全”等问题,得到香港民众广泛关注,并付诸实践行动。

HK Farm在这本《香港农民历》中,统计出近60个香港本土独立耕种团体、本地生产社区、农业环境保育及教育机构,以及资源循环支持社团。这些团体背后的发起人,几乎都是从事各行各业的香港青年一代,他们大部分都过着“半农半X”的生活。这些人平日是在中环的上班族、艺文版面的记者、美术科目的学生、知名设计师以及大学老师。只要有闲暇时间,他们就摇身变成活跃在香港楼宇天台和城市边界绿地的城市农夫。

和友人梁志刚一样,高志聪从小也在国外长大,因为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机会而回港。在一次天台活动中,高志聪结识了HK Farm其他二人后,便开始寻回祖父以此起家的故业——务农。

Spring Workshop的同人说到,时常会在午休时间,看见穿着笔挺西装的高志聪,搭车来给工作室外的花草植物打理一番后,再急急忙忙跑回去上班。如高志聪自己所讲 :“参与HK Farm有点讽刺。祖父半生劳碌为求家人生活可以更好,而我这个‘衰仔’却千里迢迢跑回他五十年前离开的地方,还从事着他绝不希望后人再继续的故业。”但高志聪坚信,如果祖父在世,定会明白香港农夫与社区间的关系是何等重要,更愿意倾听这里面的故事。而这家伙除了种田外,闲余时间也在努力成为一名拳击冠军。

在整个《香港农民历》工作坊的三天时间里,劳丽丽(后文称“Lailai”)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第一次见到Lailai,是在油麻地的一家文具店里,她拎着一堆绘画工具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画板几乎要挡住了她的脸。工作坊开始后,她每天摆弄各种颜料和布,将种植有机稻米的八十八步,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呈现在风吕敷上(《香港农民历》盆栽版附赠),从清晨忙到深夜。Lailai现如今也在过着“半农半X” 的生活,曾经是旅游记者的她,现在一边在“生活馆”学习务农,一边在研究所进行关于食物和农耕的艺术创作。三四年来,她每日只要有时间,就坚持下田,“八十八=米”的手绘创作就是源于她自己的耕种体验。她说:“这八十八个图像所代表的不是规定的步骤,而是种植有机稻米的过程片段。每一次我们都会遇上不同的八十八。”

提出“半农半X”这一理念的日本作家盐见致纪说,他之所以大力提倡这一生活方式,是希望可以启发人们寻找早已拥有的一切物质资源,并发觉自己的潜在可能。回归乡村田间,重拾农耕,是一种自省,借用身体劳动来重新思考自身与自然和社会间的关系。当下丰富易得的物质资源和肆意消费,使人们渐渐忘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务农的辛苦,也是现如今大多数年轻人无法体会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选择“半农半X”的生活都不会是一件易事。

活化社区

香港农民历在Spring工作室  Glenn Eugen Elingsen 图

提及“社区工作”,多数人总会想到上了年纪的居委会阿姨,或调解家庭、邻里纠纷的工作。其实,社区工作并非全然如此。

在伦敦念书期间,除本专业外,我被学校特许兼修“应用人类学与青少年工作(Applied Anthropology & Youth Community Work)”及“参与性与社区艺术(Participatory and Community Art)”。从2011-2014年,我又分别以志愿者和社区研究观察者的身份加入“Kids Company”( Kids Company,“儿童公司”,即活跃在伦敦的儿童社区艺术机构,主要是帮助问题家庭儿童重返课堂、完成学业;组织免费的文化工作坊以及真的特殊儿童的艺术治疗等工体团体。 http://www.kidsco.org.uk)和“The London Re-start Project”(The London Re-start Project,“伦敦重启项目”,即组织志愿者进入伦敦不同的社区免费帮助人们修理电器并提供相关知识。 http://www.therestartproject.org)。这些区别于传统工作形式和内容的社区工作团体,活跃在伦敦不同的社区内,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乃至整个城市的运作。而且,这些自发的、非政府性的、无偿性的民间社区团体,利用自身提供给社区的资源和技能,在服务帮助个体的同时,也为群体重新建造新的社会关系和角色,产生更多的紧密联系。

在《香港农民历》中,同样分享了不少创新式的,以艺术和农耕为主题的活化社区实践。作为《香港农民历》主要策划人和编辑的何颖雅,2008年将北京旧城区胡同里的一个门店改为自己的居所和开放式的公共空间,起名“家作坊(Home Shop)”,并在此开展不同形式的艺术工作坊和小型活动,邀请艺术工作者、设计师以及路人和胡同邻里街坊加入其中,以此作为“一个审视公与私、商业交流与纯粹交流等相互接续往复的起点”。2013年,在香港上海街“活化厅” 参与“艺术与社区积极互动”讨论的她,结识了同样活跃在上海街并在“活化厅”策划“社区耕种计划”的梁志刚。受梁志刚的邀请,当HK Farm在Spring Workshop驻场期间,她多次赴港参与《香港农民历》的研讨。如今她转战上海,依旧活跃于不同的社区艺术工作坊和展场中。

作为设计师,梁志刚在业内颇有名气;作为老师,他在学生中十分受欢迎;作为社区一员,他又和街坊打成一片;作为一位城市农夫,他在香港城市中耕种、养蜂、晒盐。而在社区实践中,梁志刚将自己不同的社会角色融为一体,把设计、艺术、耕种与活化社区的实践结合得天衣无缝。

他在街区内利用社区公共空间,推广城市耕种;并利用自己的艺术设计之长,举办与植物耕种相关的艺术展览。同时,他与HK Farm的友人从社区里的茶餐厅收集厨余堆肥,用于在附近的天台农场,并将收成回馈社区。他还向职业农夫请教务农知识,联络其他耕种团体或个人,扩大城市农夫的影响。

最近,他又在油麻地社区中成为“棚仔”(小摊贩),与街坊分享蔬果收获、手工果酱,及本地蜂蜜。并在摊位中开展“路边社会设计学”的工作坊。此举一边是支持社区摊贩的身体力行,一边又再一次将设计与艺术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活化社区助力。

在与何颖雅和梁志刚合作《香港农民历》期间,我被他们带到了一家位于油麻地德昌里、三个社区青年团体打理的餐厅——“So Boring 苏波荣”。它位于香港油麻地德昌里2号,餐厅主要由三个团体打理,每周四、五由苏波荣团队经营,二、三、六由是德昌里素食合作社掌勺,星期日和星期一由艺术社署“活化星期天”打理。这里随意搭出几张桌椅在路边,我们吃着当天的指定菜,自由定价。原本三个人吃饭,可慢慢地,住在旁边大厦的漫画家拎着啤酒和养乐多,住在“苏波荣”楼上的年轻设计师带着她毫不认生的小孩,还有街坊家的奶奶、隔壁桌说着流利粤语的老外,全都凑到了一起。我这才知道,这些街坊邻里都是何颖雅与梁志刚在过往的社区活动中结识的。这个由社区青年轮流经营的“苏波荣”,仿佛就像德昌里的一个客厅,住在附近的人没事就坐在这里聊聊天,“外人”来“做客”(吃饭),也会不经意融入到这个社区里,听着家长里短,就好像自己也属于这个社区,也住在这里一样。

《香港农民历》之后

HK Farm与香港Spring工作室 Glenn Eugen Elingsen 图

2015年5月初藉由碧山“理农馆”(“碧山计划”发起人欧宁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山村开办的“理农馆”,是一个以画廊、咖啡店、杂货铺及图书馆和学习中心的公共空间)开幕,何颖雅与梁志刚访问碧山,为8月底将要筹备的《香港农民历》工作坊做前期调研。那时,我刚好结束了理农馆的工作,我们三人一拍即合,决定走访部分村民的自家菜园,了解本地耕种习俗;并与当地村民分享梁志刚从香港带来的有机蔬菜种子。此后,我分别于2015年的7月和11月回访碧山,记录有机种子的生长情况。随后我们将碧山以及村民家中菜园的主要春季作物绘制成《碧山新志手绘地图》,以供分享。

这种体验,对于在城市长大的我,是一个对与乡村和耕种由陌生到略知一二的过程。得益于“碧山计划”和“理农馆”的工作,在碧山生活过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对书本外的“农民、农村、农业”有些许短浅认识。

关于怎样进行“乡村建设”,世人众说纷纭。这里,只是希望人们可以从《碧山新志》中看那些年轻的实践者为碧山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希望人们可以通过整本的《香港农民历》阅读,回归到生活中来,重新思考自然、社区与自身的关系,并开始行动。

今次,我们将《香港农民历》全部文字、图片以及影音内容无偿地与社会大众分享。希望更多的能人通过它,了解到这些生活在香港以及内地,极富才华却又踏实勤恳的年轻人在城市和乡村的务农实践。

返乡青年现如今也是一个热门话题,这些来自乡村的青年,在经过城市的历练后,选择返乡“创业”。但就我的观察而言,他们多数更愿意选择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的浪潮下从事商业项目,而非耕种务农。

在《香港农民历》中记录的有机耕种实践,同样也是一种“创新”、“创业”,它更贴近于生活,更扎实于土地。每一位实践者的付出和努力,都为社区和村民带来了积极影响和改变。

城市青年乐活于社区、田园,务农耕种,在当下的主流社会里可能会不能被广泛理解和认同。因为这样,我们更希望这些年轻的实践者可以获得更多自由的成长空间和社会支持,同时也可以找到更多关注自然环境、关注农业农村、心系社区生活的朋友。

希望我们的工作可以唤起你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记忆;鼓励你重新思考自己与社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生活没有一定之规,分享别人的故事,只是供青年一代在考虑“生活”、“事业”以及“成功”时,可有更多选择。

在此感谢“碧山计划”让我了解农村生活日常;感谢碧山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位;感谢Spring Workshop的慷慨资助以每位同仁,让《碧山新志》可以成型;感谢《香港农民历》中所有伙伴分享实践经验;也感谢梁志刚与何颖雅的邀请及对我工作的肯定。

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香港农民历THE HK FARMERS’ ALMANAC 2014-2015》全部内容版权由香港Spring Workshop所有,转载请注明版权并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整本《香港农民历》的下载链接:http://yun.baidu.com/pcloud/album/info?uk=2659311797&album_id=4779235453184370964

(作者系碧山理农馆志愿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