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志愿者嘉年华|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放送(一)

联合国大会确立自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其目的是敦促各国政府通过庆祝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从事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
我国也于1994年12月5日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它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服务青年全面发展,推动志愿者事业发展,是共青团在实践中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织平台。

南开大学各学院举办了各种精彩的志愿活动,让我们一起目睹它们的风采吧!

1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公益晨跑 筑梦庄浪”


“公益晨跑 筑梦庄浪”活动是由南开大学电光学院发起的大型公益活动,活动以“实践+体育+社会公益”三位一体的形式,构建起南开大学与庄浪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活动本着“以锻炼做公益,以公益促锻炼”的宗旨定点帮扶甘肃庄浪贫困小学,志愿者们通过跑步累计圈数兑换书籍、书包,捐献给庄浪的小学生。该活动在第五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评天津市金奖、全国铜奖。青年脚步,前进不止;志愿精神,传承不息!
2
金融学院
“怀抱童真,助力成长”幼儿园志愿教学


该活动由金融学院团委志实中心与津南区北闸口镇ID幼儿园共同举办。金融学院团委志实中心已针对该活动建立起长期志愿者队伍,并定期公开招募志愿者开展活动。每次活动由一名有经验的志愿者带队,在园长的安排下,志愿者分班授课,为小朋友们提供简单、生动的趣味英语、绘画教学,带领小朋友们观看趣味影片、做手工、做游戏等。金融学院志愿者用热心与爱心积极报名参加活动,助力我国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3
法学院
宪法日普法活动


起于2015年的宪法日宣传活动是法学院的特色志愿活动。秉持“以法学星火,点亮法治之光”的信念,同学们将自身专业与志愿实践相结合,积极宣传法治精神,以个人之火点亮他人之火,推广法治理念。活动中部门成员联合志愿者们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互动式宣传模式,在每年不断创新化、多样化,通过线上打卡、扫码答题、参与游戏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同学们踊跃参与,呈现出全民学法的良好氛围,展现南开学子的精神风貌。
4
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微光计划

辅导志愿者们通过视频、语言连线等方式对学生的进行一对一的课业辅导,帮助他们查缺补漏,解决不懂的地方,解答作业上的问题,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分享学习经验,互相督促进步。志愿者们也成为了孩子们的知心好朋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小烦恼。
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遇南开”

“新遇南开”——新华中学宣教活动是一由学校主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环境科学协会参与的一项长期志愿活动,主要通过介绍环境现状问题,科普环境学知识的方式来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此次宣教围绕气候问题展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并通过直观的数据图像,从海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等多个角度,让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大气变化现状,引起了同学们对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好奇与向往,加深了他们对环境科学学科的喜爱和了解。
6
汉语言文化学院
泥人张志愿服务活动


六代技艺相传,匠心返璞归真。欢迎了解参与泥人张志愿服务活动。本活动由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与天津泥人张世家美术馆合作举办,面向南开大学全体同学,现已举办15期,累计参与120人!在这里,每一位志愿者都能与栩栩如生的泥塑展开心灵对话,向游客讲述世家与泥塑的浪漫故事,还有机会邂逅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亲身感受非遗传承。两百年,六代人,开一店,守一生。传人以匠心守护艺术之真,我们以热情志愿文化之美。
7
历史学院
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志愿教学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南开区第二中心小学志愿教学活动是历史学院的长期志愿服务项目。该活动每年举行两次,课堂的主题由志愿者与校方沟通后决定。在历次活动中,我院的志愿者们悉心备课,通过精心准备的内容,辅以制作精良的课件,给小同学们带来了一节节生动详实的历史课程,赢得了校方与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课堂是有温度的课堂,历史知识也并非冰冷之物。志愿者们秉持这一信条,力求每一次都能带给小学生们新的感悟与思考。
8


旅游与服务学院
红色宣讲志愿活动


为增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意识,助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旅游与服务学院通过讲述红色故事,面向北闸口中学开展了长期红色宣讲志愿活动。志愿者在青少年思想教育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教育。此外,在宣讲过程中穿插以党史知识为内容的游戏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快乐中深入学习党史知识。旅游与服务学院也将在未来常态化进行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持续性推动“党史故事进中学”,发挥对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9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弘扬志愿精神 关爱老人群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志愿服务中心本着“立足校园,发挥优势,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宗旨,与天津市枫叶老年公寓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志愿服务平台,定期组织志愿者在周末慰问老人,帮助老人整理内务,学习使用电子产品等,为他们送去关爱与温暖。学生在参与社区服务的实践过程中,了解到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在活动中接受感恩教育,铭记尊老爱幼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营造了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10
软件学院
东疆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立足泰达校区,辐射滨海新区,将志愿服务与思想引领相结合,软件学院团委、泰达学院团委与天津东疆“蓝色海湾”志愿服务队十余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筝弹奏、投壶活动等由泰达、软件学院学生志愿者在东疆港精彩上演。除此之外,还开展了以“海洋保护”、“端午”为主题的路演活动。依托属地资源,开展三全育人,让志愿者在服务社会中提升个人成长。
11
药学院
“走进‘星星’的世界”


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群人,他们沉默寡言,无法正常进行社会交往,却有着高超的艺术天赋,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是孤独症患者。药学院的志愿者们来到天津市宜童自闭症研究服务中心,和这里的小朋友一起展开了一次亲切友好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观察到,这些小朋友喜欢画画,喜欢做游戏,有的小朋友说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画家,并对之产生极大兴趣。
12
医学院
南开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导诊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让医学院的同学们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医学院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导诊活动。在每周末的上午由8名志愿者前往南开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进行导诊。主要工作是为病人解答各种疑惑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帮助不熟悉医院就诊流程的患者登记,挂号缴费,打印报告单,为他们指引方向等。在导诊志愿者的热心帮助下,病人能以最简便快捷的方式进行就诊,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营造和谐的就医环境。
13
哲学院
“童样想法 哲样启迪”爱智慧课堂


“童样想法 哲样启迪”爱智慧课堂是南开大学哲学院联合津南图书馆举办的特色志愿活动。活动中,来自哲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将作为“小老师”,用有趣的小游戏、问答互动和知识讲解向中小学生们普及哲学知识,引导他们进行哲学思考,哲思与童趣在轻松活跃的氛围里碰撞;利用自己的所思所学,向社会传递知识,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14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昆香苑科普小课堂活动


科普课堂入昆香,青衿兰桂并馨芳。为践行公能精神,推进群团工作,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部组织了昆香苑科普小课堂活动。科普课堂的主题设计立足社会热点,部分内容如下:
冬奥会:讲解奥运知识,助力北京冬奥
科学实验主题日:聚焦实践,设计趣味实验,鼓励儿童动手创造
垃圾分类:通过互动游戏传授分类知识,培养生态礼貌
科普小课堂寓教于乐,切实为社区居民普及了科学常识,传递了科学精神,利于共建社区美好生活。
15
人工智能学院
养老院志愿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培养青年群体“孝老,敬老,助老”的优秀情怀,人工智能学院开展养老院志愿活动。每周六的9:00-16:30,志愿者们来到贺余年养老院,向老人问好,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与生活习惯;陪老人聊天,做游戏,给老人表演节目,为老人送去温暖;为老人推轮椅,陪老人外出,一同感受温暖的阳光。
养老院志愿活动培养了志愿者的社交能力与实践能力,给老人送去快乐与祝福,让老人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馨与美好!
1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伴我“童”行志愿活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剧,大量农村居民选择前往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他们的孩子则被继续留在家中由家中老人代为照顾,这群孩子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甘肃省庄浪县田坪小学就拥有这样一群特殊而又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没有优渥生活条件的他们更加需要一份关怀与友情,哪怕来自远方。
由此,材料学院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开展了留守儿童关怀项目,寻找志愿者与留守儿童进行书信交流,以书信的形式引导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小朋友,在他们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帮助田坪小学的小朋友健康快乐地成长。
17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督导中心
“西部温暖计划”


“西部温暖计划”由著名公益人士塔林夫先生于2006年发起,以让“爱流动起来”为项目口号,惠及西藏、青海、 四川、内蒙古等8省29市县。南开大学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督导中心联合北京乐予基金会,开展西部温暖计划公益捐赠活动,旨在收集同学们的闲置衣物、书籍、玩具等,捐赠给西部地区的贫困家庭,为他们的冬天增添缕缕温暖与快乐。上善若水,润物无声,衷于公益的路上,南开学子从未踌躇,用热心与善意搭建起爱的桥梁,将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
优秀志愿服务活动事例介绍就到这里啦~
大家是不是备受鼓舞,跃跃欲试了呢?
期待在下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遇见你的身影!

排版|杨汝悦 王卉林
原标题:《志愿者嘉年华|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放送(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