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类马拉松跑进2小时究竟有多难,这些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人类能否2小时内完成马拉松比赛?这个颇具话题性的噱头,让许多商家和选手摩拳擦掌,跃跃拭拭。
5月6日,在意大利蒙扎赛道的一个马拉松破二尝试就是其中之一。但仅仅相差25秒,人类最终还是失败了。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并不是一场正式比赛,甚至还带有商业炒作和市场营销的性质。但比赛中所创造的条件和必须的因素,却让未来的突破看到希望。
人类要从目前的2小时2分57秒的世界纪录一下子跃进2小时,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从目前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到破2,差不多要从123分钟进入120分钟的大关,也就是要快3分钟。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差不多就是要压缩四十分之一的时间,或者说,要比原来的速度快2.5%。
如果以百米成绩来打个比方,就是人类百米纪录一下子从10秒整迈进到9.75秒。
要知道,目前人类最近3次打破世界纪录是惊为天人的博尔特,他最近的3个世界纪录是9秒58、9秒69、9秒72;最大跨度是0.11秒,不到0.25秒的一半。
可见,马拉松纪录一下子破2的难度其实是相当大的。那么,是否人类就无法突破2小时的大关呢?
这也未必,只是说在目前马拉松赛事比较多,并且训练和比赛水平相当高的情况下,人类很难以下子破2;也许假以时日,会慢慢接近并且突破2小时大关的。
从2003年到2017年,男子世界纪录差不多压缩了2分钟(从2:04:55到2:02:57),中间还夹杂了3个世界纪录。简而言之,人类要突破2小时大关,天时、地利、人和少不了。

天时
马拉松比赛最需要事宜的温度,湿度,还不能有大风。
就温度而言,不同选手有不同的感受,但普遍的感受是最好不超过20度,15度上下为最佳。温度太高不利于散热,温度太低肌肉活动不开,也容易失温。
至于湿度,和散热有关,温度大散热就慢。在这种情况下,春秋两季是跑马拉松的好季节。实际上,对于想在大型比赛破2,天气情况还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地利
马拉松比赛一般在城市举行,不同城市路线不同,海拔、落差、折返都不同,很难像400米体育场达到标准化程度。
从2004年国际田联实施马拉松世界纪录以来,对赛道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
简单说有2点,首先是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要小于全程距离的一半,也就是不能超过21公里,因此像波士顿马拉松赛一字长蛇阵路线的成绩,不能成为世界纪录。
其次,比赛起点和终点的高度落差不能太大,要小于千分之一,也就是说,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在42米之内,这样从起点到终点一路下坡,落差超过42米的赛道无法产生世界纪录。
那些地势平坦、路线平直的大型马拉松赛,特别像伦敦和柏林,最容易产生新的世界纪录。
过去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好几个在伦敦产生,目前女子两个世界纪录(只有女子单独跑以及男女混合跑)都在伦敦产生。
而柏林则是最近5次男子世界纪录产生的地方,并且柏林在当前世界最好的10个成绩中占了7席。

人和
马拉松是一项挑战极限的长距离奔跑运动,顶级高手为了储备体能,调整状态,一年也就参加2-3次的马拉松,更多的时间是训练、备战。
他们会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争名夺利”的比赛,因此,奥运会、田径世锦赛、6大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以及奖金高的赛事成为这些顶级选手的首选。
此外,高手扎堆的比赛因为参赛者水平高,竞争程度强,相互促进,也更容易出好成绩。
观众的支持、良好的氛围也是人和的一部分。马拉松是项枯燥的运动,路线景色的变化,沿途观众的支持,可以让选手减少机械的运动所带来的乏味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仅少量选手的比拼以及缺少观众发自内心的呐喊,其实也很难产生好成绩。所有在本次挑战中,选手身边有陪跑者,身后也有人骑车全程跟随,就是为了营造竞争气氛。

现在,马拉松的精英们前仆后继地想突破人类2小时的大关。相信这个梦想总会实现,因为没有梦想,体育形同行尸走肉。
(作者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更多专业跑步健身内容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号:sijiabenpao或搜索公众号:私家奔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