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观察手记 | 南十二马路5

2022-03-25 18: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期回放:还好,“十二路”的名字还清晰地标在地图上,接下来我们继续掰扯南十二马路……城市观察手记 | 南十二马路4

5

铁西区节外生枝

有网友看我费劲吧啦地寻找南十二马路的下落,洋洋洒洒码了这么多字儿,真心替我着急。他提醒我,在铁西区就有南十二路,向东的延长线正好在十二路车站的位置上。做规划时,它们是相对应的,但南十二马路没建成。

这也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也得去翻历史书来解决。书翻到九一八事变那一页,南满铁路这条竹节又蔓生枝叶。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了铁路东边的和平区,这回讲讲铁路西边的铁西区。

在1938年的《跃进的大奉天全图》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来,铁路线是城区之间最明显的界线。日本人经营的南满铁路两侧有两大片布局特别规整的城区——东侧站前的新市街是最早开发的行政、商业和居住区,日本人起名叫大和区;西侧是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铁西区。两区的路网设计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不同时期的规划图和实用地图查找到线索,这些线索能够充分证明两个区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铁西区是沈阳市内老牌五区里规划建设最晚的一个区,同时也是功能性最强,目的性最直接的一个区。这个区的名字里有一个铁字,它既代表了铁路,也代表了以钢铁为形象的现代工业。

 

1906年南满铁路奉天站周边景象
图片来源:旅顺博物馆编《“满铁”旧影》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它的开发仅限于铁路西侧附属地内一条狭长地带,从1905年开始就有了现代机器参与的工业活动。那年的六月份,日俄战争刚刚结束,日军开始恢复运营俄国人留下的铁路设施。根据《沈阳铁路机务志1891-1985》及《野戦鉄道提理部用木材調弁方の件》等资料记载,日本野战铁道提理部建筑班在奉天驿铁路西侧偏北位置使用鸭绿江沿岸砍伐的松木修建了一座机关库。提理部组织了运转第四班,使用现代机器设备保养和维修机车,这就是沈阳铁路机务段的前身。

从规模上看,这个机关库也就是个车间,不能算是工厂,但它确实是铁西最早的工业设施。铁西区史志办的主任宋长有称它为“铁西出现第一家使用现代机器的企业”,那么,1905年也算是铁西工业史的起点。很多朋友说北一路的1905文化创意园是因电影诞生之年而命名,我觉得这个机关库的历史也应该被命名者考虑进去了。

 

1930年《奉天名所图绘》上的铁西工厂
资料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铁路西侧早期建立的工业企业除了与铁路运维有关外,还有就地取材的窑业工场,主要供应铁路东侧附属地城市建设亟需的建筑材料;还有获赐物流之便而兴起的农牧产品加工企业,如制糖厂、麻袋厂、面粉厂、酿酒厂、毛纺厂等。看1930年日本人手绘的《奉天名所图绘》,铁路西边就那么四家企业,两三条大街。日俄战争搭上了几万条命才号下来这片儿地,都过去25年了,也没见啥大起色,日本人能不急吗?

九一八事变后,局势大变。日本人很忌讳奉系旧部根深蒂固的沈阳,把行政权力的中心转移到了长春。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成立,定都新京。沈阳政治中心的地位没了,但保留了“满洲第一大都市”的身份,而且将被建设成为“新国家”的工商业中心城市,于是,铁西工业区的规划工作提上日程。

1933年“满铁”在铁西制定了新的征地目标——“百万坪”,后来发现眼大肚子小,手头没那么富裕,于是联络军部、政府一起上。1935年3月11日,由“满铁”公司和伪满洲国政府合资成立了奉天工业土地株式会社,开始了大规模征地行动。

 

1936年《奉天工业土地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地市街计划图》
资料来源:辽宁记忆

1936年10月,该会社印制出一份用地计划图,基本上奠定了铁西的雏形。在这张图上能看到,奉天驿前的“南五條通”通过公铁桥穿过铁路延伸到铁西区内,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干道,被命名为南五路。路北是大大小小的工厂,路南是居住区、商业区和学校,这就是铁西“南宅北厂”格局的滥觞。从南五路往南,在预留的运动场西边就是南十二路。运动场的位置建国后变成了沈阳机电学院,不光它阻挡了南十二路东进与“南十二條通”接驳,在预留地的东边还有一大片未规划的土地,原来是冯庸大学的校区,被日军占领后改为军用机场,五十年代改造为滑翔机制造厂。

自打动了开发铁西的念想,《盛京时报》上频频发文热议此地,名字也叫得五花八门——奉天铁道西工业地带、西工业区、国际工业区、奉天铁西工业地区……直到1938年1月1日,奉天市政公署颁布实施《奉天市区条例》,成立铁西区公署,铁西区的名字才正式定妥。

 

1939年《大奉天新区划明细地图》上的铁西界线
资料来源:空愁居

1939年的《大奉天新区划明细地图》上,规划部分与实施部分泾渭分明,铁西北部已经遍布工厂,南部居住区建设止于南九路位置。在这张图上,铁西的街名沿用了计划图上的名称,但路名却没有。仔细查看铁路西侧,竟然出现了“條通”。大和区的“南五條通”经公铁桥穿过铁路,还叫“南五條通”,南五路的名字没有了。它的北面还有“南三條通”“北二條通”“北三條通”“北四條通”。要是没有地图这么直观的文献,根本就无法察觉这么微小却重要的细节,这个意外发现打破了我对铁西区界线想当然的“常识”。

原来,在开发铁西区之前,附属地一直包括铁路西侧“吉野通”“末广町”到“永代町”的狭长地带。到1938年确立区划,附属地与商埠地合并为大和区,铁路西侧的这一条土地依然归大和区管辖,不属于铁西区范围。因此,在铁路西侧叫做“條通”的道路其实是大和区管内的道路。

为了拿准这段史实,我赶紧在孔网上买了本《铁西区志》,在沿革部分果然有此记录。“铁西范围是东起安福街(现第二纺织机械厂西墙外小马路),南至康德街(现沈辽中路),西至寿同街(现卫工街),北至奉山铁路(现沈山线)。”这就明白了,铁西区在成立之初是以安福街——就是现在的振工街——为界线的。

 

1946年的《沈阳市行政区域图》
资料来源:曹家屯的新浪博客

我接着往下看,“1941年1月1日,市行政区划变更,原属大和区的安福街以东至南满铁路(现长大线)划归铁西区管辖,由此以后,铁西区地域便以南满铁路线为界。”真的是这样吗?我查看1941年5月编印的《地番入奉天市地图》,铁西区和大和区的界线还是在安福街上。又找到1946年的《沈阳市行政区域图》,和平区的西部边界也是在现在的铁西区域内。

北边的铁西区界让我给搞糊涂了,南边的铁西区界还悬而未决呢。上文提到的原冯庸大学的那片土地早期也不归铁西区,属于永信区;又因为那片地区有军事用途,不在工业区开发之列,伪满时期的民用地图上一直以空白呈现。这片地区直到建国后才正式划归铁西区管辖,现在变成了滑翔小区。至于滑翔小区的路网设计,既没接上南十二路的头,也没续上南十二马路的尾,倒是跟沈辽路的大波浪线挺合拍的。

 

1941年《最新奉天市街地图电车·巴士系统图》
资料提供:正人君子钢蛋

返回头我们再捋着“南五條通”往西寻摸南五路以及那些个南×路的下落。在接下来历年编印的大地图上没了南五路以及其他数字编号的路名,正巧,“正人君子钢蛋”又传过来一张小图,1941年的《最新奉天市街地图电车·巴士系统图》。在这张简单的公交线路图上,铁西区有一条线路沿着兴顺街往南设有南五路站、南六路站……南十二路站,一直到南十三路站。原来十二路车站最早是在铁西区出现的呀!

这是一张实用交通图,不会像规划图那样起的都是虚名。因此可以断定,到沈阳光复前,铁西区东西走向的路以南五路为界线,往南一直排到南十三路;往北如何命名,没发现相关资料佐证。但是,历史所呈现的事实是相当复杂的,不是一份两份材料就能说清楚,道明白。再找出罗家新老师收藏的1946年《沈阳市新旧街名对照表》,铁西区出现了一条建设大路,就是现在的那条建设大路,也是计划图上的南五路,与它对照的旧路名竟然还是“南五條通”。

我有点掰扯不明白了,如果是在八十年代,请教沈阳市地名办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专家,也许能得到答案。但对于南十二路与南十二马路的关系,我觉得都不能算是一担挑,属于八竿子打不着那类的亲戚。且不说这两条路隔了十万八千厘米,中间还有个飞机场,单看国民党老派儿的市政人员改的名字——“條通”变成“马路”,多了一个马字,就多了不少的陈芝麻烂谷子。

下期预览:近些年我在网上开始关注城市现代化史的话题,发现很多现代市政设施的探源工作真是遍地开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