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伦敦拉斐尔大展,他笔下的圣母是对乌托邦的投射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编译
2022-04-07 08:27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他生命短暂,却作品不朽。作为一位画家、建筑师、考古学家和诗人,拉斐尔在他的艺术中捕捉到了人与神、爱与友谊、学识与力量。

澎湃新闻获悉,4月9日起,英国国家美术馆推出拉斐尔大展,这是首个探索拉斐尔完整职业生涯的展览之一,展览云集了英国国家美术馆和法国卢浮宫、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意大利普拉多博物馆、乌菲齐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等机构的藏品,让人一睹拉斐尔技艺、创造力和独创性。

拉斐尔,《加瓦格圣母》,约1509-1510。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如果你想在16世纪早期的意大利画一幅伟大的肖像,或者想要几间满是壁画的房间,拉斐尔是最优的选择,他领先于同时代的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他可以画出如达·芬奇般权威的作品,且不会分心于飞行器建造和数学研究;至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在壁画《雅典学院》中将他描绘为古典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展览中,《雅典学院》被复制品壮观地重现,其中脾气暴躁的赫拉克利特,独自坐着、沉浸在忧郁之中,这似乎是对米开朗基罗的讽刺。

拉斐尔衣冠楚楚、魅力四射。在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多产、最直接。20多岁时,他看到了《蒙娜丽莎》等达·芬奇的其他作品,并吸收为自己的风格。正如他《La Muta》(1507-1508)中的女子,如蒙娜丽莎般神秘而矜持。对达·芬奇作品风格的学习和转化使拉斐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提炼了五官和动态的画法,但弱化了明暗对比,创造了一种高贵、平和、清晰的具象艺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正确、完美的风格,直到现代主义将其拉下神坛。

拉斐尔,《La Muta》,意大利乌尔比诺马尔凯国家美术馆藏

展览让人感受到一种纯粹。拉斐尔的圣母像是如此宁静,轻盈而优雅的色彩给人以圣母飘浮空中的体验。以蓝粉色调构成的《阿尔巴圣母》充满了活力,孩提时代的耶稣和施洗约翰在玛丽亚膝边玩耍,远景是明朗天空下,朦胧的山脉和湖泊。画面中玛丽亚和男孩们所处的位置,借助了几何学定理布局,使画面带着音乐感。

拉斐尔,《阿尔巴圣母》,1510年,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虽说文艺复兴由对古希腊和罗马的崇拜驱动,这已是陈词滥调。但正是拉斐尔将这种理想发挥到了极致。展览中有一封来自梵蒂冈图书馆的信,信中拉斐尔向教皇利奥十世讲述了自己对罗马古代遗迹的研究。在他研究的古代遗址和文献中,有一本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On Architecture),这本书解释何为完美的比例——通过音乐间隔来规划建筑或人体。甚至,拉斐尔在与雕刻师马坎托尼奥·雷蒙迪一起设计的版画《无辜者的屠杀》也以此为理念。尽管画面本身是惊悚的,拉斐尔却有办法将众多人物的肢体动作安排得像是一场宁静的群舞。

拉斐尔古典式的冷静并没有让恐惧消失,而是赋予它一种悲剧的尊严。画面像是《悲惨世界》奏出的低音,细细观察,女人尖叫的表情、被摔在地上的死婴,各种声音透过画面传来。

拉斐尔,《无辜者的屠杀》,1511年

拉斐尔对古典和几何比例的严谨掌握与人性化的轻松塑造相得益彰。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世界的同情,他也充满了爱。几乎没有哪位艺术家笔下的母子如拉斐尔般温暖。在《坦比圣母》中,母亲拥抱着孩子,将脸颊相贴,用无限的爱凝视着他。尽管拉斐尔的造型是精确的,但他更关心情感,并将其以简单而天真的方式呈现。在《棕榈树的圣家庭》中,约瑟夫也陷入了家庭之爱,他跪在专注看着他的耶稣身旁。

拉斐尔,《坦比圣母》,1508年,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州绘画陈列馆

这些幸福的家庭代表了拉斐尔失落的童年。他1483年出生于乌尔比诺,11岁时便失去了双亲,对圣家族甜蜜的描绘是对自己父母的抒情回忆,也是对自己向往生活的乌托邦式投影。

拉斐尔,《棕榈树的圣家庭》,1508年,苏格兰国家美术馆藏

拉斐尔对女性有一种从容和同情,这让他笔下的圣母和世间女子熠熠生辉,他的爱也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拉斐尔是个英俊的青年,展览中一张来自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的自画像,拉斐尔画下了自己的抒情和温柔。他知道自己的英俊,在后来的一张自画像中,他与学生朱利奥·罗马诺(Giulio Romano)站在一起,他蓄着胡须,依旧温文尔雅。到了1510年代,罗马对拉斐尔壁画的需求量巨大,以至于他需要与由罗马诺领导的一个庞大的助手团队合作。即便如此,拉斐尔依旧更腾出休闲时刻,据16世纪传记作者瓦萨里说,他是如此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爱情生活,以至于雇主不得不让他的情人也搬进工作的别墅。

 拉斐尔,《拉斐尔(左)与朱利奥·罗马诺》,1519–1520,卢浮宫藏

这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展览将彩蛋保留到了最后,拉斐尔从艺术的背后现身,分享他的私生活。他的画作《福尔娜瑞娜》(La Fornarina)描绘了他坐在花园里的情人。她腼腆地笑着,一双大眼睛害羞地斜睨:她似乎要笑出声来。

 拉斐尔,《福尔娜瑞娜》,1518-1519,意大利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

这是展览最后一幅作品。拉斐尔于1520年耶稣受难日晚上去世,时年37岁。温柔的拉斐尔用每一幅画庆祝生活,向我们展示美丽与和谐的梦想。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他似乎落伍了,他的画因为太过完美,无法打动现代人动荡的心,但展览让人再次坠入爱河。

 拉斐尔,《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1507年-1508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附:拉斐尔生平和时代

拉斐尔自画像

如果没有在 37 岁去世

拉斐尔去世时年仅37岁。对于死因,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中描述得颇为模糊——过度多情。

拉斐尔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他在相对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虽然他如今主要以画家的身份驰名,但他还从事挂毯、版画、雕塑、舞台布景和应用美术的创作,也是活跃的建筑师和考古学家,甚至也写诗。

他的才华,让他胜任当时最有权势的人委托的最雄心勃勃的项目,其中包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和利奥十世。

最好和最坏的开始

1483年4月6日,拉斐尔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地区的乌尔比诺。他的父亲乔瓦尼·桑蒂(Giovanni Santi)是蒙特费尔特罗宫廷的画家,所以拉斐尔从小就被艺术、文学和诗歌所包围。但不幸的是,拉斐尔8岁丧母、11岁时父亲也去世了,其舅舅承担起抚养拉斐尔的责任。

不久后,拉斐尔继承了父亲的画坊,他的才华很快得到认可,十八九岁时,已经在当地驰名,并承担了重要的委托创作,《蒙德祭坛画》就是他20岁左右完成的杰出作品。

拉斐尔,《蒙德祭坛画,被钉在十字架的基督》,1503年,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佛罗伦萨时代

1504年左右,拉斐尔迁往佛罗伦萨,向那里的艺术家学习,其中最著名的是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通过学习其他优秀艺术家,拉斐尔的作品设计越来越复杂和立体,在墨水草图《石榴树下的圣家族》(1507-1508,里尔美术宫藏),他采用的是圆形画法,这种画法在当时的佛罗伦萨非常流行,1505年创作的《圣母子与施洗约翰》(the Terranuova Madonna)也使用了这一画法。

正是在这一时期,拉斐尔创作了一些他本人最喜爱的圣母画像,包括苏格兰国家美术馆的《圣母子》(水桥圣母,1507-1508) 、“布里奇沃特收藏”的《粉红圣母》。

拉斐尔,《粉红圣母》,1507年-1508年,英国国家美术馆(布里奇沃特)藏

罗马

1508年,拉斐尔被召至罗马,为教皇尤利乌斯二世重新设计了居所。

尤利乌斯二世启用当时仅25岁的拉斐尔为自己居所和西斯廷教堂设计壁画是一个大胆的选择,也可能是拉斐尔的同乡,建筑师、画家多纳托·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影响教皇作出了决定。

拉斐尔用壁画装饰了被称为“Le Stanze”的公寓(签字厅),这些壁画体现了教皇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统治者的抱负。《雅典学院》是拉斐尔最著名的作品,也是西方艺术的经典之一,它囊括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和毕达哥拉斯等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房间的其他部分分别描绘了来自神学、诗歌和法律领域的历史和当代人物。这些大而美的作品,为了展示教皇的教养和权势。

拉斐尔,《雅典学院》,1509年,梵蒂冈签字大厅

拉斐尔最著名的肖像画也是在罗马完成的。拉斐尔为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和他的继任者利奥十世画的肖像向我们揭示了关于权力的信息,并开始定义当下如何看待他们。他为朋友巴尔达萨雷·卡斯狄里奥内(Baldassare Castiglione作家、外交家和思想家)画的肖像是一幅极其细腻的作品,受到提香、伦勃朗和雷诺兹的赞赏。

拉斐尔,《尤利乌斯二世肖像》,1511年,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拉斐尔,《绅士画像》(Baltazar Castiglione),1514年-1515年,卢浮宫藏

拉斐尔的才能并不局限于绘画。1514年,布拉曼特去世后,他被任命为圣彼得大教堂的首席建筑师,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知的建筑的开端。他还设计宫殿和舞台布景,写十四行诗,沉浸在古罗马艺术和纪念碑之中;他是罗马古迹保护官,负责文物在教堂建筑中的使用,还负责所有出土的带有古代碑文的大理石。受利奥十世的委托,拉斐尔对罗马古代建筑图纸进行了研究。1519年,在卡斯狄廖尼的帮助下,他向利奥十世提出有关罗马遗迹与古代都市地图稿本的保护问题,这份报告也揭示了拉斐尔的建筑思想。

1518年至1519年间,拉斐尔在罗马创作了引人注目的《福尔娜瑞娜》。我们不知道她是否与拉斐尔有关系,但这并非不可能。他在她的手臂的一条窄带上写了“Raphael urbinas”(拉斐尔·乌尔比纳斯)。

突然的句号

拉斐尔从未离开过罗马,直至1520年4月6日死于热病。

如果我们把他的职业生涯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重量级人物进行比较。发现拉斐尔的风格发展似乎是他人双倍的速度。在谈论工作到80多岁的米开朗基罗时,会提及“早期作品”“晚期肖像”,但不幸的是,拉斐尔并没有活到老年,他不存在“晚期”。

即使在那个卫生恶劣、瘟疫肆虐的年代,37岁去世实属英年早逝,他的死后被葬入万神殿;他去世后500年,我们依旧折服于他为世间留下的艺术品。

如果他活得再久一点,还有带来怎样惊世骇俗的作品?

拉斐尔,《寓言》,1504年,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拉斐尔去世后第二天,罗马曼图亚宫廷大使潘道夫·皮科(Pandolfo Pico)在给公爵夫人伊莎贝拉·德斯特(Isabella D'Este)的信中讲述了拉斐尔的死给罗马带来的悲伤:“在这里,除了谈论拉斐尔的死,没有其他可讲的。他的第一次生命在33岁时结束,但他的第二次生命、他的名望不受时间和死亡的影响,将是永恒的。他的作品将为未来的人提供不竭的灵感。”

皮科将拉斐尔的死亡年龄定为 33岁,显然是不正确的。然而,当时许多人认为他是33岁,因为拉斐尔离世的4月6日,正是耶稣受难日,33岁正是耶稣受难的年龄。

拉斐尔,《安西帝圣母》,1505年,英国国家美术馆藏

注: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本文展评部分编译自《卫报》乔纳森·琼斯《拉斐尔,他让圣人焕发光彩》,拉斐尔生平部分编译自英国国家美术馆网站。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