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论】纾解社会的“暑期焦虑症”

的确,暑期已过去一半,有关孩子成长的话题已经热议了一波又一波,从“有英文名字的孩子不和看《喜羊羊》的孩子一起玩”到“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再到青少年沉迷“王者荣耀”,更严肃的议题则指向各种鄙视链、学区房、寒门贵子等等泛教育热点议题。
无疑,当下教育公平、青少年成长正在成为社会的核心议题,反过来说,教育部门在之前“惯例性”的暑期工作布置之外,还应该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纾解社会的“暑期焦虑症”。
以闹得沸沸扬扬的“王者荣耀”来说,凌空蹈虚地谈沉溺于手机游戏,是家长责任还是游戏厂商责任,没有现实意义。从教育部门的职能角度来说,该是怎么引导家长、未成年人共同面对手机时代,学会与互联网时代共处。
之前有媒体报道,9岁的孙子不肯来奶奶家度暑假,因为奶奶家没有WiFi和智能手机,实在是“太无聊了”。怎么去引导这些10后的“网络原住民”,帮孩子远离“手机沉溺”?教育部门要拿出竞争性手段。能不能提供可操作的亲子教育内容?这并不是传统的课堂教育内容,但显然很有必要。
至于“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争议,当然有部分家长不理智乃至炫富教育消费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城市孩子“暑假海外游学”已经成风气,至于各类的辅导班、艺术班更是遍地开花,收费畸高,其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教育等职能部门还是需要做好“供给侧改革”,以更丰富的暑假生活,满足广大家庭的切实需求。比如,作为政府实事项目,今年暑假,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设了403个爱心暑托班,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后顾之忧,也让孩子的暑假更丰富。
至于“严禁假期补课”的老大难问题,既然令行就要禁止,教育部门要拿出硬手段,不能姑息纵容。像今年年初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在严重污染天气下仍违规补课,结果举报学生的信息反而被泄露给校方,类似的问题怎么避免重演?
暑假,本该是孩子休息、玩耍、蓄力再出发的时间。如今暑假却充满了太多的“焦虑”,沉溺于手机游戏、“疯狂补习班”、境外游学攀比只是表象,背后是教育公平、青少年成长等深层问题。要纾解这种“暑假焦虑”,还需要教育等部门拿出针对性的措施,有的放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