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最好吃的小龙虾,嘬起来究竟有多香?

2022-05-27 09: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夏天里,除了冰爽的冷饮和清冽的西瓜,最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一定非小龙虾莫属!

某个微风习习的傍晚,约上三五好友,一口啤酒一口虾,这是吃货们最幸福的时刻。

大锅里,红彤彤的虾壳包裹着紧实的虾肉,浸在热辣的汤汁里,金黄的油脂将虾壳映衬得透亮,远远就能闻到奇香。

剥壳后,入口的小龙虾或鲜香麻辣,或蒜香十足,滑嫩的虾肉饱满弹牙,越嘬越过瘾,令人回味无穷。

入夏时分,当全国各地的饕客们,一边嘬着小龙虾,一边讨论着哪家馆子烧虾手艺最好的时候,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的村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小龙虾丰收季。

在这里,成千上万吨鲜活的小龙虾,从虾田里打捞出来后,就立刻被运到市场按个头大小进行分级挑选打包。8到16个小时内,这些挥舞着红钳的小虾们,就被送往全国500多个城市,烹制成一道道美食,端到食客的餐桌上。

熊口镇虾农收获小龙虾 图源/极目新闻

熊口镇,位于湖北省潜江市中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中心。

江汉平原自古就是众水汇注之地,有“水乡园林”的美称。这里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年平均温度16.1℃,非常适合小龙虾的生长。

图源/熊口中心镇规划局

作为潜江小龙虾养殖大镇,熊口镇也因小龙虾而大放异彩。

目前,熊口镇小龙虾养殖面积有3.2万亩,开创出“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已建成2万亩全国规模最大、最标准的“虾稻共作”示范基地。

在这个常住人口5万人,镇域面积102平方公里的小镇里,平均每5个人就有1人从事小龙虾产业相关工作。

01

从入侵物种,到端上国人的餐桌

小龙虾,原名克氏螯虾,原产于北美洲。

作为一个入侵物种,最开始是被当作一种饵料和宠物,由日本从美国引进的。

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从长江下游传入潜江,在江汉油田附近的溪流、沟渠和池塘里广泛存在。

图源/CCTV农广天地

小龙虾擅长打洞,会破坏沟渠、毁坏秧苗,一开始被人们认为是身披红壳的“害虫”。

不要说养殖了,在90年代以前,吃它的人都很少。偶尔有农户从河沟里钓点小龙虾起来,简单水煮一下,蘸点醋,当作下酒小菜。

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红色小虫,最后是怎么端上国人餐桌的呢?

这还要从一对小夫妻说起。

1998年,一对名为李代军和何凤仙的夫妻,在江汉油田五七厂钻前二路,开了一家小餐馆,招牌菜是“油焖仔鸡”,深受当地石油工人们的喜爱。

虽然生意还不错,但鸡、鸭、鱼、黄鳝……这些美食早已在当地深耕多年,价格上早已没有了竞争空间和优势。

李代军想,这里的小龙虾才卖2毛钱一斤,如果能端上餐桌,利润将十分可观。

于是,李代军开始反复实验小龙虾菜品:麻辣虾球、爆炒虾仁、清蒸虾……最后他用油焖仔鸡的方式烹饪后,发现口味最好。

几轮尝试后,创新菜“油焖大虾”终于被端上餐桌,吃过的人赞不绝口,回头客越来越多,风头甚至盖过了原本的招牌菜“油焖仔鸡”。

生意最好的时候,周边十里八乡的食客们都慕名而来,“小李子五七油焖大虾”也从此打响名头,成为潜江最早以烹饪小龙虾而出名的餐馆。

图源/ 游虾儿推荆州

慢慢地,爱吃油焖大虾的人越来越多,五七厂一带多家经营油焖大虾的餐馆陆续开业。比如“小李子”“老三”“龙抬头”“大老牛”“虾皇”等。

2004年,为了规范市场经营,培育经济增长点。江汉油田五七社区管理中心筹资200万,修建了占地2000平的“五七油焖大虾美食城”。

图源/ 游虾儿推荆州

2009年,随着“潜江第一届小龙虾节”的成功举办,以小龙虾为特色的餐饮在潜江及江汉平原地区迅速传播开来。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湖北省专营小龙虾餐馆数量超过2万家,小龙虾餐饮产值超过400亿元。

02

美食产业,带动养殖产业的发展

吃的人多了,市场需求量就大了,自然也就有人愿意养。

在小龙虾美食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还一部分村民瞄准了美食产业的上游——养殖业

宝湾村村民刘主权,是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潜江北枕汉江、南接长江,河湖纵横交错,整体地势低洼,低湖田面积达20万亩以上(低湖田是指垸区低于湖泊水位的农田),是十年九淹的“水袋子”。这样地势环境,导致宝湾村的农田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大量村民外出谋业。1998年还属于潜江市的贫困村。

万亩虾稻共作基地 图源/人民日报 陈勇

时任宝湾村党支部书记的刘主权,敏锐地察觉到了商机:“吃虾的人越来越多,当时市场里的小龙虾已经能卖到1元一斤。”

为了提高稻田的利用率,为农民增收,刘主权开始考虑是否能在稻田里养小龙虾。

1999年,刘主权带头承包了村里70亩荒田,开发出30亩用来养虾。

2000年,刘主权推出“虾稻共作”模式,一季种稻,两季养虾,交替轮换,利用稻田的天然饵料,小龙虾也长得健康肥美。

虾稻共作,就是小龙虾和水稻共作共生。沿稻田田埂挖出环形虾沟,到插秧时节,把小龙虾幼苗移到沟内生长。等秧苗长结实了,再把沟里的幼虾引回稻田里。这样一来,四五月份收一季虾,八九月份又收获一季虾。水稻品质也更高,这就是“一稻两虾”。

图源/央视财经

这种优秀的养殖模式,也造就了“潜江龙虾”非同一般的品质。

与普通小龙虾不同,潜江龙虾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腹部白净通透,鳃丝洁白,通体色泽明亮,俗称“清水龙虾”。

这样的小龙虾,虾尾肥壮,可食比例高达25%以上,肉多紧实味道香,吃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图源/惠农网

2019年,宝湾村凭借“虾稻共作”模式,帮助村里2万多人脱贫致富,全村家庭小汽车保有量超过6成。

同样是“虾稻共作”的养殖方式,熊口镇赵脑村的村民则更加技高一筹

在熊口镇赵脑村的物联网总控室里,村支书赵常洪在手机上轻划几下,墙上大屏幕就不停更换2万亩虾稻共作养殖基地的实时场景:

剅湾,水温:35℃;PH值:7.51PH;溶解氧:6.16mg/L

孙桥,水温:35.5℃;PH值:7.32PH;溶解氧:5.62mg/L

……

不断跳动的数据,显示着各自然村农田的环境指数,一旦发现异常,农技人员就会接到信息,及时处理。

熊口镇赵脑村物联网总控室 图源/西瓜视频

目前,熊口镇已经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最标准的“虾稻共作”连片示范基地2万亩,拥有一家集小龙虾养殖、加工及甲壳素深加工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每到小龙虾上市旺季,熊口镇近万名“虾嫂”活跃在分拣、剥壳、清洗等岗位,月收入超5000元。

图源/西瓜视频

2021年,熊口镇通过发展“虾稻共作”养殖小龙虾,带动全村贫困户增收致富,吸纳近1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小龙虾产业相关工作,带动农民增收2.7亿元。

目前,潜江熊口镇已获得全国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等称号。

03

横跨餐饮业、农业、工业的“三栖明星”

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

以熊口中心镇为代表的无数小龙虾养殖户的努力下,“潜江龙虾”不仅成为湖北省的一张城市名片,还被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登记保护。

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

2021年,潜江小龙虾养殖总产量17.25万吨,产业总产值520亿元,位列中国小龙虾十强县市第一。

全国养殖的每100只龙虾,大约有7只来自这里。

目前,潜江已建成集度假旅游、龙虾美食、文化展示、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生态龙虾城

每年夏天,有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美食爱好者,到潜江品尝龙虾盛宴。在这个挥舞着大钳子的巨型龙虾身后,集聚了虾皇、小李子、味道工厂、小二上虾等当地知名的龙虾餐饮店,这里,也成为食客们追捧的美食地标

中国潜江生态龙虾城 图源/网络

同时,“潜江龙虾”趁着网络的东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走向世界。

现在,潜江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入驻大小商户580余家,有近2000个落地配服务网点。

在这里,通过线上交易销往全国的小龙虾,已占潜江龙虾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 图源/极目新闻

与此同时,小龙虾深加工产业也日益兴起。

据介绍,潜江已拥有交投莱克、华山科技、宝龙水产、柳伍水产等龙虾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能力达35万吨以上。

这些企业将小龙虾生产成各种形态的产品,还引进科技手段,将龙虾壳生产为甲壳素等保健产品,出口到欧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山科技的工人们加工小龙虾 图源/新华网

2021年,潜江鲜活小龙虾交易额达84亿元,小龙虾加工产值逾200亿元,小龙虾加工出口量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

小龙虾,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横跨餐饮业、农业、工业的“三栖明星”。

图源/西瓜视频

现在,走在以熊口中心镇为代表的各个大小村子里,一栋栋漂亮的洋房林立在眼前,当地农民收入连年增加,生活有了奔头,也更有了盼头。

超级乡村研究所

熊口镇综合评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8至16小时发到500城,你吃的小龙虾三成来自这儿》

[2]《龙虾小镇:湖北熊口镇——中国第二批特色小镇》

[3]《小龙虾全产业链图谱(2021)》

[4]《小龙虾变成了大产业》

[5]《五七小李子:潜江油焖大虾的开山鼻祖,坚守本地不到外地开分店》

[6]《一只小龙虾:半部中国生鲜产业发展史》

- END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