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先进”的三文鱼,如何诞生?

2022-08-28 21: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劳伦斯·C.史密斯

【编者按】大河是文明的动脉,人类灿烂的文明遗产几乎都离不开河流的哺育。河流提供了水资源和交通方式,使早期人类的繁衍与交流成为可能,在文明发展后,又推动了农业、工业、贸易进程,提供新型能源,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动力。河流作为一种天然的资源和屏障,不仅是国家的边界,甚至能够催生民族文化认同,河流治理也广泛牵涉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对人口迁徙、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造成了深远影响。今天,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正发生改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河,机遇和危机暗流涌动。

关注人类水文环境的科学家、美国学者劳伦斯·C.史密斯(Laurence C. Smith)对河流与人类社会间永恒却未被重视的关系有深切认知,在《河流是部文明史》中,他以广博的笔触探索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水域,追溯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更迭,讲述了河流作为一种自然力量与人文社会间错综复杂的关联。

《河流是部文明史》,【美】劳伦斯·C.史密斯 著,周炜乐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7月

经出版社授权,摘选书中有关挪威三文鱼的研究片段,看看他们如何成就其大西洋三文鱼的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一同了解鱼类资源在工业社会的养殖和存续。

 

挪威三文鱼养殖场 

我曾拜访挪威北部峡湾的三文鱼养殖场,整个养殖场都是高度机械化、计算机化的。

这是个独立的生态系统,由钢铁围建而成。有个中央平台,向外散出长长的、漂浮着的黑色饲管,伸向十个巨大的浮环,整齐地排列成两排。每个圆环下方都悬挂着一个深网围栏,里面有多达20万条肥胖的银色三文鱼不停地转着圈,吞着食。

三文鱼养殖场浮环

它们在陆地上孵化后便被送到了这里,被安置在特殊设备中。这个设备还原了寒冷淡水河的环境,有自然流淌的水和砾石,形成了挪威人工养殖大西洋三文鱼的完整生命周期。软管被油性的棕色鱼食颗粒震得嘎嘎作响,鱼食会依照算法从巨大的被螺栓固定在中央平台上的消毒钢料斗中自动排出。在楼上,一座舒适的船长桥俯瞰着环形围栏。

被LCD屏幕点亮了的环绕式控制台,监控着每个围栏的食物消耗、温度、pH值和其他水质变量。这样自动化的系统与柬埔寨那泥泞的水产养殖池塘大不相同,但在这两个地方,养殖者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尽可能让鱼长出更多的肉。

由于寄生海虱侵扰、人们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杀虫剂,很多食物和排泄物散落在海底,三文鱼养殖的环境历史是十分复杂的。养殖三文鱼通常会逃脱,与野生三文鱼竞争,有时它们的数量甚至会超过野生三文鱼。它们的饲料主要由磨碎的鱼粉和油制成,这意味着需要消耗其他鱼类来养三文鱼。

养殖三文鱼的饲料主要由磨碎的鱼粉和油制成

但近年来,挪威在这些问题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包括大幅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更严格地监测和远离海虱的暴增,以及开发替代饲料来源。三文鱼养殖是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仅在挪威,每年产值就超过80亿美元,使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小国一跃成为养殖大西洋三文鱼的世界第一大国。这些鱼行销全球,并已取代野生三文鱼,成为挪威最重要的海鲜出口产品之一。

挪威是养殖大西洋三文鱼的世界第一大国

这一渔业趋势已经蔓延全球。如今,水产养殖已经是一个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产业,每年生产超过1亿吨的食物,增长速度比其他任何食品生产部门都要快。2016年,全球养殖了价值1390亿美元的鱼类、570亿美元的甲壳类动物和290亿美元的软体动物。五个最大的生产国分别是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和柬埔寨。最常见的养殖鱼类是各类鲤鱼、罗非鱼、鲶鱼和三文鱼;最常见的甲壳类动物则是基围虾和大虾。

2000年至2019年间,养殖鱼类产量几乎增加了两倍,从每年不到2000万吨增至近6000万吨。这个数字十分庞大,但平均而言,每人每年消费的养殖鱼只有7千克,仅相当于一周的食物。因而,水产养殖业的上升空间非常巨大,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可能仅仅是个开头。

到2050年时,全球将有近100亿人口,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但同时也对此有所展望。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长,相应地,也在过度捕捞海洋生物,全然不顾对环境的影响。而海鲜已经成为地球上最后一种经得起大规模商业捕捞的野味了。如果处理得当,养殖鱼类、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甚至是藻类,在日常食物中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