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董梅《红楼梦讲义》⑦ | 林黛玉和孙悟空,在哲学上同源

2022-08-29 14: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储杨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董梅红楼梦讲义》。

昨天,我们从象征符号的角度,了解了“红楼梦”到底是个什么梦,以及曹雪芹在角色名字里的巧思与设计。

但又如作者所言,《红楼梦》中的符号虽多,但也不必纠结于此,因为《红楼梦》中,还多更多的奥义值得我们去探究。

接下来,我们要从哲学的角度走进《红楼梦》,《红楼梦》中究竟体现了哪些思想观点呢?

下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宝玉为何不烧“四书”

如果一部小说,不包括诗性,不包括哲学,它一定谈不上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代表中国人心灵史的小说,同样是因为,这座宏大殿堂的支柱,正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儒、道、释三足鼎立的中国哲学体系。

下面,重点来讲讲《红楼梦》里的儒学思想。

如果说贾宝玉是《红楼梦》里最有儒家精神的人,你会不会意外?

在一般人心目中,这部小说里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人,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而贾宝玉根本就是贾政眼里的逆子,贾府众人眼里的“混世魔王”,他怎么可能跟儒家沾边呢?

宝玉最讨厌人家劝他关心仕途经济,宝钗、湘云就因为触碰了这条价值观底线,导致宝玉又气愤又痛惜:

“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听起来宝玉是跟儒家对着干,甚至是势不两立的,但是,这番话后面的一句非常重要,那就是宝玉气恼之下,“因此祸延古人,除四书之外,竟将别的书焚了。”

宝玉的确一把火烧了书,但他独独没有烧四书。

四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的合称,它们是儒学的核心经典,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所在。

为什么宝玉不烧它们?

答案见于另一处细节,第三回宝黛初见,宝玉即赠其表字“颦颦”:

“《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探春讥讽他杜撰,宝玉答:“除《四书》外,杜撰太多,偏只是我杜撰不成?”

由此可知宝玉不烧《四书》的原因,是因为他不以其为杜撰,他是信的。

这是理解贾宝玉形象的关键处,也是大多数人对宝玉产生误会的偏离处。

宝玉看上去离经叛道,但他离的是假经,判的是假道。

儒学的真精神,在他心里是尊贵的。

在这部小说里,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是真佛真道,而行走于贾府之中骗钱、骗财的静虚师太、马道婆等,不过是假佛假道。

同理,打着儒学旗号却争名逐利、胡作非为的贾雨村,贪婪荒淫、昏聩毒辣的贾赦,还有那些溜须拍马,混饭吃的清客相公,在宝玉眼里,不过都是各色假儒,所以他刻薄地管他们叫“禄蠹”,也就是以仕途谋私利的蛀虫。

藕官烧纸钱

那么,宝玉心里,或者说作者心里的真儒是谁呢?

是孔夫子。这个形象在贾宝玉和作者心里,有理想与偶像的意义。

第五十八回,十二位唱戏的女孩子中有一个叫藕官,在戏班解散后成为潇湘馆的丫鬟,大观园第二年的春天,出现了她在园中角落偷烧纸钱的情节。

她是为了祭奠自己亡故的密友药官,但烧纸钱这种行为在大观园是严厉禁止的,所以一个婆子抓住了她的把柄,要去告发她。

宝玉正巧目睹了事情首尾,出手援救,假称是因自己得了杏花神的梦,专门跟林姑娘借了藕官来此烧纸钱,为自己祛病,婆子这才因畏惧而不再追究。

救下藕官后,宝玉从芳官处了解到藕官为何、为谁而有此举,特地让芳官私下里叮嘱藕官:“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

这几句话值得仔细分析,注意两个信息:第一,孔子遗训;第二,后人异端。

“孔子遗训”是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真精神,“异端”则是那些置儒家真精神不顾,只强调形式主义礼仪的人。

很明显,宝玉心里是认同孔子的,这位“混世魔王”并不是孔子的背叛者,他没有烧掉“圣人遗训”。

至于那些异端邪说,他既不认可,也坚决拒绝遵循。

如果只能用一个字概括儒家,那必定是“仁”,仁者爱人,是泛爱众,是发自内心对他人、对众人的善与爱。

跟这份真诚正大的信念比起来,那些外化的形式都不重要。

所以宝玉希望藕官能明白:那些只循外在等例形式、不知深情为何物的,不过是愚人,而能守住“诚心”二字,才是真正的深情与怀念。

如果不是真诚地怀念自己的密友,藕官也不会冒险在大观园里烧纸,在宝玉看来,她“心诚意洁”,有真情,这是最根本的。

即便只供一盅茶、一盏净水或一束鲜花也足够了,“只在敬不在虚名”,至于烧纸钱那些形式,宝玉说,完全是后人附会出来的,不在孔子精神之内,不必理睬。

林黛玉与孙悟空的哲学同源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红楼梦》里的《易经》、道家及道教思想,我们从比较《红楼梦》和《西游记》来入手。

如果把《西游记》第一回和《红楼梦》第一回对比来读,就会看到它们的相似之处。

可以说,这两部书在其重要的哲学依据上是有同源性的,宝玉、黛玉,甚至“金陵十二钗”,跟孙悟空之间,都有着精神上的血缘关系。

结论不能凭空下,我们去文本里找依据。

《西游记》第一回的回目是“灵根育孕源流出”,作者这样描述孙悟空的来历:“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不错,也是石头。

这块石头长什么样呢?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此时,再对看《红楼梦》中的石头:“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为什么如此相似呢?

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组重要的数字符号,是中国传统天文学中“周天数”系列。

这组数字说明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三百六十五(天)。

《西游记》直接点明了周天数的意义,但《红楼梦》却没点明,“三万六千五百”实则代表“百年”之数,隐喻贾家的百年兴衰史;“零一”则是一个被弃的余数,代表石头,也隐喻着贾宝玉。

更为核心的是,周天数代表了中国式宇宙观,也就是天人观:生命来自天地孕育,人与天地万物相通,为天地之心、五形之秀。

“天、地、人”作为中国文化的原命题,在《易经》里就已经确立。

对比孙悟空、通灵石、绛珠草的来历,会发现其中的共有元素:仙与灵。这是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在道教思想中的核心符号。

孙悟空的前身是一块仙石,这块仙石在花果山上“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忽然一日迸裂,化作一个石猴。

看完孙悟空的来历,我们再看看林黛玉还有贾宝玉那块美玉的来历。

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作者说:在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这株绛珠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

原来,林黛玉和孙悟空,都是得“日月精华、天地灵气”而来的。

贾宝玉的命根子——他脖子上的那块玉,来历是大荒山无稽崖下的一块通灵石,既经锻炼,性灵已通,这跟孙悟空更像是同一个故事原型。

再看通灵石的坐落之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而花果山的描述是: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两者完全是一个叙述原型。

人有灵根,心有灵源

有石依山而在,有木傍水而生,石或木得天地精华,赋而成形。

宝玉与黛玉,通灵与石绛珠草,跟孙悟空之间,甚至青埂峰和花果山之间,为什么这么一致?

因为两部小说依据的是同一个哲学观点:人得天地日月精华,人有灵根,心有灵源,和天地万物相通。

灵,是人与自然天地万物之间的一根精神脐带。

“仙”与“灵”的属性,来自《易经》的天人合一思想,具体转化为明清时代的道家、道教的思想和语汇表达,给《红楼梦》贡献了灵根灵源。

文本里还有更扎实的证据。

第三十一回的回目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晴雯撕扇子非常有戏剧性,在整部书中都很突出,所以一般人很容易忽略后面“史湘云捡麒麟”这一段。

但其实,晴雯撕扇和湘云捡麒麟这两个情节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合在一起,构成了《红楼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哲学章回。

史湘云是史侯爷家的小姐,贾母史老太君的侄孙女,因为深得贾母喜爱,经常到荣国府来走亲戚。

这天她又来了,和丫鬟翠缕走在大观园里,正往怡红院去,她们一路赏花观景,一路闲聊,作者趁这个机会,通过这两位少女充满趣味的一问一答,把自己的宇宙起源论和盘托出。

湘云说:“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

翠缕忙问阴阳是什么样儿,湘云说:“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日是阳,月就是阴。”

翠缕听了湘云的解说,顿时豁然开朗,笑着说:“是了,是了,我今儿可明白了,怪道人都管着日头叫‘太阳’呢,算命的管月亮叫什么‘太阴星’,就是这个理了。”

湘云和翠缕这一篇看似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非常根本的哲学回答。

小说里以《易经》思想为源头的宇宙观,竟然是从两个娇憨烂漫的女孩子嘴里说出来的,她们论阴阳,从草木昆虫、飞禽走兽,一路说到了男女,一点儿也没有学究气。

既然人也是阴阳二气赋形而来,生命之中自然就包含了阴阳之气,所以人性也是二元相反相成的复杂构成,表现为有善有恶。

这就在宇宙观的基础上构成了“红楼”人性论的基础。

结语

今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解读了《红楼梦》中隐藏的奥义,正如作者所言,《红楼梦》之所以被誉为中国文化之大成者,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精神内核中,有儒释道的思想共同参与。

明天,我们将继续从哲学大观的角度,对部分人物进行解读。《红楼梦》中到底有没有完美的人物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图片源于《红楼梦》剧照。

原标题:《董梅《红楼梦讲义》⑦ | 林黛玉和孙悟空,在哲学上同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