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宝藏校长①|龚德辉:为未来设计当下的传奇“校长奶奶”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薇
2023-05-24 10:32
来源:澎湃新闻
亲子学堂 >
字号

【编者按】

一校之长,是船之舵手、乐团之指挥。好校长,是思想者、引领者、创新者、理想主义者、终生学习者,是创造未来的人。

教育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社会、家庭的未来。而AI对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改变,将发生在教育领域。瞬息万变中,教育应该坚守什么?我们能为孩子的幸福生长做些什么?在变革的激流中,校长们正凭借前瞻的视野与判断,重构教育范式,为未来设计当下。

步入差异化教育的十字路口,我们诚挚邀请到深耕教育土壤的“宝藏校长”,汇聚教育智慧、剖析观念误区,缓解育儿焦虑。让我们静心聆听他们的经验、领悟与反思,一起重溯教育本原,拨开迷雾、从容应对。

龚德辉

上海华旭双语学校创校校长

曾任建平中学副校长、进才中学常务副校长、民办平和学校教育总监

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得者

在嘉定,有一所16年一贯制的双语学校,2015年诞生之初,就定下了“影响世界”的目标。

华旭双语学校(原: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有四个风格不同又颜值在线的校区:幼儿园独特的六边形东方庭院,被列入“全球十大最美”;中小学部简洁现代,硬件一流;高中部则建有欧式回廊,中西融合。它也是中国通过国际文凭组织论证历时最短的学校之一。

这所学校的掌舵人,是一位从教40余年、历经了不同教育体制的女性传奇校长——

龚德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1950年代生于上海书香门第;1969年,知青下乡前往合肥,与教育结缘,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1993年投身浦东开发,被引回故乡,于上海首批国际课程实验校建平中学任教,从班主任做起,一年一个跨越升至副校长。之后,更是成为进才、平和两间上海一流学校的缔造者之一。

青年时期磨难中汲取的坚毅,成为了人生宝贵的养分。早在1985年的一篇记述教改的报道中,就以“敢于探索、勇于改革的辛勤园丁”来形容她。从体制内学校到国际化教育,回溯其职业生涯,开创进取、坚韧踏实、果敢大气、温婉细致成为了她性格中的弧光。

2015年,本该到了著书立说的年纪,龚德辉却再次翻开新的篇章。

原因之一是,她发现,不少考上“清北复交”“哈耶普斯麻”的学之骄子人到中年,虽功成名就,但不一定收获幸福。她抱憾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叩问“教育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可以为未来孩子的幸福人生做些什么?” 

年逾六旬,龚德辉选择继续在耕耘中追寻教育理想:探索东西方教育真正融合的途径,深入挖掘未来教育内涵,在学校机制创新中向前一步,释放更多教育活力。经历了中国基础教育不同阶段的改革摸索、不同体制的办学模式,她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教育究竟目标何在。“教育的目的不是选拔,而是改变。所有的教育行为逻辑起点不同了,你才会看到每个孩子发自内心的快乐。”

8年以来,在一片肥沃的教育创新试验田,这位德高望重的教育长者正将她近半个世纪来对教育的理解、经验、反思浇灌于此。龚德辉期望回归教育本源——为未来设计当下,帮助每一个孩子生长,让其拥有长久自如发展的力量。她说,“能够在不同的体制下践行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改革其实并不一定都会成功,但总是能沉淀有利于下一阶段发展的营养。而创新,是最为艰辛的路,需要面对质疑,还需要我们对教育忠诚、对孩子生命负责、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

谈校园:设计中国孩子走向未来的教育体系

中国传统教育中,公办学校基本是一套教材、一种培养模式、一种评价方式,最后大多由试卷决定出路,很少关注到选拔中被淘汰的孩子。而随着新型经济的发展,众校一律、唯分数的一元化育人模式正面临严重挑战。

在龚德辉看来,现下社会普遍对教育的不满,并非在于公共教育体系应知应会内容掌握的不充分,而在于对孩子们的差异尊重度不足、资源配置不足导致的扬长教育的不充分。多年来的教育经验证实,不可能用一张试卷来满足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年级孩子的不同。这样做,牺牲的是孩子在同学科不同水平上可能的成长的空间以及可能补足的短板。她坚信扬长教育,“热爱且擅长,定是一个孩子的成功之道”。

“这将是一个重视差异化教育的时代。办学校也不是把所有的孩子变成一样的人,而是让每一个人各得其所、各扬其长、各有所就。”她表示,“教育的成功与否应该仅对每个单独的个体评价,这种融入差异化的课程方案,个性化资源的教育精细设计,是学校层面可以做到的,真正意义上教育公平的体现。

由此,一方面,华旭双语在创校之始就引入IB课程的理念,设立差异化的课程,实施“一生一课表,一生一评价”。比如,同一学力的学生可以跨年级选修更难或更易的数学课,同时教师会基于该生所持有的作业和考试做出的评价。

另一个课题是,如何解决不同特长学生间的教育需求?

华双的做法,是开发了180多门选修课,达到“扬峰补谷,培养特长”的目标。体育、艺术、科创……让孩子把精力和时间去投向感兴趣的领域,尝到成功喜悦,体会到与伙伴的共同成长,形成内驱力。这种积极的心理动力,甚至让孩子愿意在别的学科也修正填补自身的不足。

此外,龚德辉校长要求教师把首要任务从研究教学转向研究学生的学习。如此一来,教师就会发现如何去调整教学、引导教育。她相信,这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例如,学校地处安亭国际汽车城,附近有3万多名汽车业设计大咖和专业的工程人员。于是,华双设计了汽车设计工坊,将这一天然的优质社会资源引入学校。每年,有十几名孩子会被顶尖的汽车设计大师们选中,参与未来汽车的设计。设计师们把孩子的创意做成泥模,让孩子们向人阐述理念。

这样的课程,跨越了艺术、工程、物理、语言等众多学科,既强调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又锻炼了学生当众表达体会的能力,同时加深了理解和热爱。“更高的人才水平是学会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随处可见的新问题,同时形成独到的思维方法。”龚德辉说,“我们发现了许多有才华、学业成绩很好的孩子,因为在运用知识去融入社会、团队协作、解决问题时出现了问题,难以具备充分的持续发展力。于是,学校也在项目制的学习中非常注重把自主搭建、自主研究和公众汇报的过程都交给孩子,以非知识类的教育促进心智的成长。

我们基于什么目标去培养孩子?(08:09)
让龚德辉欣慰的是,一路坚持下,孩子们找到的学习领域和职业生涯往往既是自身喜爱的又是自身所擅长的。其中,有两个孩子的经历特别打动龚德辉——

一位成绩不错的高中生,随校去了江西铅山的乡村学校支教。一个星期后,她郑重申请:“校长,我打算留一级”。缘由是她发现不少山村留守儿童虽拥有新款的手机,但并不快乐,内心常感匮乏。她决心毕业后选择教育心理学,希望成为幼儿园园长,惠利于更多人。还有一位,原本有能力考上牛津、剑桥的“学霸”女生,因关注到赛马退役后的少人问津,择校时心仪麦吉尔大学生物医学专业,志愿当一名兽医,想要创办一家病马俱乐部来关怀临终的病马的生命质量。最终,她以接近满分的成绩如愿。

“这样的选择中,呈现出孩子对社会、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当他们专注热爱的领域,成为爱的播种者,我相信这也是获得快乐和成就人生的最佳途径”,龚德辉说。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对学校教育管理者能否跳出“功利的唯名校论的评价体系”“能否真正尊重孩子内心深处所需”的考验。

我们基于什么样的目标去培养孩子?这是家长、学校、社会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己而达人”,通过学习帮助他人,成就自我。作为学校教育来说,如果仅以短时功利的评价作为标准,孩子们或许会在接受最好评价结果之时失去未来。

在学校的大厅,有一个葫芦型的鱼池,“生若池鱼,我若池水”。龚德辉说,要达到理想的育人境界,一定要对孩子们可能获得的幸福和愉悦做系统的设计,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方法论的获得、价值情感的转变,直到对未来目标的更高的达成。“我想这才值得一校之长为之思考、设计和努力。”

当前家庭教育中,较为突出的三个问题(04:56)
谈家庭焦虑:学校教育要引导家庭教育趋向理性

育儿成本高升、竞争压力不减,当下,全社会普遍都有一种“教育焦虑感”,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的许多家长,在被迫“内卷”中日渐焦躁和疲惫。

作为校长,龚德辉也非常能体会家长的心理压力。究其外因,她说,当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充分、家长的选择不能完全主动及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令家长无法预估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社会变革,这种焦虑就必然存在。

在一片焦躁中,能否保持理性,守望孩子生命的初衷,是当下对家长的巨大考验。“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都出在原生的家庭中。”从家庭教育的视角,龚德辉在教育一线发现了若干较为普遍的问题。

问题一:以功利愿望性为主导的养育观

有些家庭中,家长不能够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却提出过高的目标。龚校长指出,这不仅难以产生积极正面的力量,反而会消耗孩子对家长的尊重和敬畏。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为自己成长所学才是最大的动力。孩子没有责任来满足家长的高期望值或是完成跃层的愿望。

另一种情况是,越“优秀”的家长给越要注意“大树下面长弱草”。事业成功的父母把强势的氛围带回家,孩子的生存环境就压力越多,甚至萌生“我怎么努力一辈子都无法满足你们”的消极心理。龚德辉提醒,对孩子的规范要在可劝导的基础上,否则往往导致孩子从家庭中抽离,反抗父母。

问题二:盲目攀比

家长的焦虑来源往往在于“自己孩子不如别人”的比较心理。龚德辉说,要想把握孩子竞争力和幸福力的平衡,还得回到家庭教育的本源。

她建议爸爸妈妈们回望自己的初心:拥有这个小生命时的欢喜和期待——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可当学历教育开启,家长的期望不断累加,逐渐超出孩子们的承受力。家长要学会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别人。

问题三:忽视与时俱进

陪伴孩子们几十年,龚德辉观察,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新一代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新特点: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能力更强;生理上成熟度更高但心理状态相较父辈更脆弱,性格上显示出更多差异。诸如,对社会、他人期望值高,但自身表现力不足;表现欲望强,但能力不匹配;十分渴望独立,但又缺乏自制力。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价值判断还未形成时,一旦与家长的沟通出现障碍,当下的孩子们很容易转向依赖信息技术带来的社群感和支持度,对纷繁涌来的资讯,未必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经常可能被误导,出现负面的转变。

步入AI时代,在孩子全新的成长环境中怎么做父母?龚德辉建议家长们从家庭内因入手,寻求良策:

首先,父母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拥抱变化,不能拿当年的经验来面对需要适应未来的孩子。

当前,教育的主要途径已经从“说教、训斥”转变为“影响”。孩子一定不会只听其言,更多的是观察“父母对自我的要求和言行”。华旭双语把“学为日进,人为自省”作为校训。这不止是对学生的训导,也当是校长、教师及家长的信条。如此,才能拥有和孩子有更深入、更广泛沟通的可能性。

其次,在孩子的生命成长中,父母要保持一种淡定和从容。

龚德辉说,内卷焦虑,更多是家长内心对孩子教育的非自信、非理性所致。其实孩子对父母亲的爱与生俱来,父母要坚信营造幸福的生长环境,爱孩子所爱,坚信越理性从容,孩子会越爱你。在这一点上,她对深陷焦虑的家长有个小小的建议:可以阶段性地屏蔽信息,防止误导信息扰乱内心宁静。

被迫内卷“鸡娃”,怎么办?(05:17)
第三,摆脱知识性为主导的培训,尤其是从众类的技艺培训。

父母要理解,由学习而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是孩子们走向未来最需要支持的力量和习惯。曾有学生告诉龚德辉,考完钢琴十级后第一件事就是砸了琴凳。“说明这种从众类的技艺培训让孩子非常被动,甚至是无效的,即便获得证书,也非他之所好。而当课内课外的学习内容叠加,孩子不堪重负,也会严重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她表示,终身学习的时代已在面前,能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自驱力的孩子一定有未来。

第四,家长在匆忙工作和生活压力中学会坚强,不让孩子承受成人的负面情绪。

从教多年,她发现有学生对亲子问题的倾诉中表现出比成人更理性的状态。“对一个幼小的生命来说,不明白为什么今天爸爸妈妈不快乐。父母吵架,对孩子心灵的伤害非常大。”龚德辉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要想发展,需要为人父母者进入一个学堂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背景下怎样支持儿童走向未来。“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还是要解决成人的问题。无论如何要反思我们的不足,然后从不足够走向足够。”

中外教育体系,正殊途同归(02:38)
谈国际化教育:中外融合是大势所趋

历经40余年的教学和管理,横跨公办、民办两个系统,龚德辉对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理解。

近年来,国际化学校的数量呈井喷现象。在龚德辉看来,一方面有其资本、市场的原因,一方面也有社会对国内基础教育不满足的因素。她认为,目前的市场依旧没能满足广大民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因为,市场和民众更重视的不是数量,而是学校的内涵和质量,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优质程度,是“通过课程,学生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

优质教育依然呈现马太效应。那么,出路在哪儿?

龚德辉主张,中国的国际化教育要走这么一条路——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包容百川。

国际化教育课程体系中对跨学科能力的要求、对素质培养的要求会反过来倒逼公办教育。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教育改革,开始引入体育、美育等多元评价体系,这非常好。同时也要看到,西方其实也在学习中国基本技能的扎实。中国教育的特质,一定是全世界教育中最珍贵的财富,办学者应拥有对本身系统的自尊、自信和自觉,但也要有清晰的判断:两者如何兼容并创新?”

她表示,规模发展的前提应是严格的质量体系,包括师资储备以及文化辐射。因为,世界上任何一所名校最能影响浸润一代又一代的是其文化基因和教育影响力,是忘掉全部知识后留下的言行举止、价值观、情感、态度、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对教育的忠诚。

教育生态应当呈现百花齐放。她恳切地说,“我已经明显感觉到公办、民办学校的不同机制已不再是融合教育发展的障碍,不同的课程体系,未来会是一种殊途同归。更大程度上,两者只是路径不同,也拥有不同的创新空间。比如,民办教育机制小而微,来自于行政部门的主导偏少,有更多的创新空间;公办学校则少有市场的考验和负担,可腾出精力守住教育根基,更有力量推进实践和改革。两者探索的责任是一致的,就是服务于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办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06:51)
公民同招、摇号录取、取消特长生的招生、“双减”……这两年,基础教育阶段改革新政不断。

对此,龚德辉说,中国的教育现状非一日之寒,改革也不会一蹴而就。“我们关注政府出台的教育改革,是否更趋向于理性,是否有利于改善学习的生态,引导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是否能推动公平性和资源的均衡。只要是积极地、持之以恒地的去改变,就能让我们看到教育改革春天的结果。只是,目前的中高考改革,有一个倾向需要避免,就是可能导致的学生负担的累加。

她表示,中高考改革的问题牵扯的是教育绿色生态的营造,需要政府、学校和家长“三位一体”合力推进。其中,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好考试评价来撬动教育模式的转变;学校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幸福人生作为责任担当,推进课程和教学的进步;家长不能盲目从众,要珍惜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中每一个积极的变化,用心陪伴,静待花开。如此这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下的教育生态,呈现正向的“剧场效应”。

谈未来:毕业生的终身成功才能验证学校教育

华旭双语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创校时就坚持规模适度,原因是不仅想办一所学校,而是想办一个好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龚德辉说,一定是通过教育的实施、创新、完善,让每一个毕业生来证明学校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只有毕业生的终身成功才能验证学校教育的设计和努力是否积极有效、是否正确成功。这个时间在任何一所学校都跨不过去。”

在龚德辉看来,中国学校要在世界上在国际上获得更多话语权,要依靠的除了文化自信和自觉,还应当具有全球化的学术和专业能力。参与全球诸多的教育交流活动中,她看到,世界接受的是兼容并蓄的格局、是不囿于己见的学习者。

当下,在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冲击正成为教育范式重构、流程再造的逻辑起点时,畅想20年后,孩子们是否真正成为了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成功学习者和优秀世界公民?是否艺体均衡,持续发展?是否拥有了幸福的生活?是否能为国家、为世界承担一份责任、做出不同的贡献?

面对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变革时代,她指出,四种核心素养和关键品格尤为重要:建构基于专业和未来职业的社群关系,从独立的人走向团队的领导力;共情力;走出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获得比复制黏贴更高层次的终身学习力;保持批判性思维。

“教育的涵义真的非常伟大,是对于生命的关注、提升和助力。”龚德辉说,“从教至今,我一直非常庆幸自己成为一名教师。其实,做校长与否并不重要,只要守住了你的孩子,守住了心中的追寻,我相信一定会带来更多孩子为了梦想而获得持续发展能力的可能。”

岁月沉淀下,龚德辉的气质更为亲和与博爱。在校园里,她常身着套装、烫着卷发,风姿绰约、温言慧语。师生之间发自内心的关爱也会互相滋养。“00后”的孩子们喜欢喊她“校长奶奶”。“我在学校里,有1900多个孙子孙女,多幸福啊!”龚德辉脸上笑意盈盈 。从学生的成长中得到无尽的幸福感,也正是她全身心工作的精神力量。

如今,龚德辉还坚持每年带教四位年轻教师,共度一段教育创新和实践的道路。可喜的是,更具有人文特质和创造力的新生代教师正与这所她的教育收官之作一起成熟起来。

华旭双语的门前,种植了一棵80余年树龄的榉树。这一生,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龚德辉把自己看作是孩子们的托举者,在《榉之赋》中,她写下心之所向:“冀其才日丰,其德日馨,其象万千”。

 

欢迎关注“茁壮树”,留下感兴趣的教育问题,参与和宝藏校长们的互动讨论

    责任编辑:徐笛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