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父母必修课:你一定要知道的儿童意外伤害

2023-07-10 11: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策划、执行/婚姻与家庭杂志编辑部

最近媒体上涌现出诸多“最美”。就在清明节当天,浙江又现“最美妈妈”。一名8岁男孩爬上二楼围栏,眼看就要掉下来了,危急时刻,路过的小学教师雷秋琴冲上去接住了孩子,所幸两人无大碍。还有最美托举哥托住被窗台卡住的孩子、最美妈妈手接跌落下来的孩子、最美孕妇勇救落水儿童……

能够遇到大爱之人的孩子是幸运儿。但更多意外,发生了就是百分之百,结果是孩子如花而逝。两岁女童小悦悦因父母忙于生意,自己在车道上玩耍,相继被两车碾轧;两个月大的男婴被独自放在车里,随车被盗,被杀害,埋于雪中……

我们感恩好人常在、痛恨不法分子冷血。同时,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些事件背后的问题:孩子们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安全问题?出现危情时,父母们都在哪里?

据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天有2270个孩子死于意外伤害,中国每年有5万名1~14岁的孩子死于意外伤害!

这是一组让人心情沉重的数据。据一项“儿童居家安全”调查显示,儿童意外伤害事故与家长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其中,意外伤害在家庭中发生率最高,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主要是:跌伤、烧烫伤、高空跌落、触电、中毒与窒息。

我们不能只为遇到好人庆幸,也不能只为不幸的孩子默哀。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儿童意外伤害—这个不能靠侥幸应对的话题!

这是每个父母都关注的问题,却也是很多父母存在诸多疏忽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剖析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起因和预防措施,和意外伤害的任何小小疏忽彻底告别!

测试

先来检验一下你对儿童安全的敏感度

看看下面的选择哪些是在你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的。请用√×在括号里作答。

婴幼儿安全之居家篇

1.在婴儿床上放置过塑料包装材料或敞口的包( )

2.在婴儿床上放置过大过软的床上用品或毛绒玩具(  )

3.单手抱婴儿,用另一只手拿盛有热水的杯子或吸烟(  )

4.给婴儿洗澡时,起身开门、接电话,将婴儿单独留在澡盆(  )

5.用绳子将安抚奶嘴挂在宝宝脖子上或用夹子固定在衣服上(  )

6.天气寒冷时,给婴儿用电热毯(  )

7.用塑料瓶(如矿泉水瓶、饮料瓶)盛装洗涤剂之类的化学品(  )

8.将孩子独自一个人反锁在家里(  )

幼儿安全之出行篇

1.开车到达目的地后,让7岁以下的孩子自己开门下车(  )

2.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  )

3.因为有事你先离开,将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

4.用轻质的婴儿提篮代替安全座椅或不用安全座椅(  )

5.在搭载儿童的车内堆砌、摆放尖锐或坚硬的装饰品(  )

6.曾经让孩子的头露出敞篷车兜风、看风景(  )

7.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带孩子时,让孩子双脚离近车轮或双手放进车闸(  )

8.带孩子在车道上等车或招呼出租车(  )

9.让身高未及140cm的儿童使用标准安全带(  )

10.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让孩子坐在靠过道的位置上(  )

儿童安全之游戏篇

1.将含有纽扣、金属等装饰的玩具,给婴幼儿玩(  )

2.让小于7岁的儿童在双层床的上层玩耍或睡觉(  )

3.让小孩独自在阳台上玩耍(  )

4.让小孩与陌生、生病或受伤的宠物直接接触(  )

5.带孩子在河中(非游泳区)游泳(  )

6.让孩子在游船上俯身撩水、仰卧、打闹或争抢船桨(  )

7.让孩子攀爬电线杆(  )

8.让孩子拿着圆规、小刀、剪刀等尖锐的物品奔跑(  )

9.让孩子把楼梯栏杆当成滑梯滑冲 (  )

答案

这不仅是一个测试,也是一个关于儿童安全的细节性提醒!上面所有的条目都是你不应该做的事!你的选择是什么?如果你对每一个问题的选择都是×,那么恭喜你,你是警惕性比较高的父母。如果你有很多选项画了√,那一定要提高警惕:原来在儿童安全方面,还有这么多地方需要注意啊!逐一认真学习吧!

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现场

每一个“偶然”的意外,都让人无法承受!但很多伤害是可以预防的,让我们跟随3位专家进入急救现场,看看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通过他们的故事警醒自己,并了解相应的解决方案。

急救现场1 婴儿被被子捂住

易发年龄段:1岁左右

 危险指数:★★★★★

我见过的最难忘的一幕是:妈妈抱着8个月大的婴儿闯进急诊室,一边哭一边喊着:“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啊!”医护人员开始紧张地抢救。无奈,由于窒息时间过长,婴儿没有抢救过来,这个妈妈也哭得晕过去。原来,床边叠放了好几床被子,孩子睡觉时蹬踹被子,结果被子倒下压住了孩子,而妈妈因为睡着了没有及时发现,导致悲剧发生……

专家提醒

范玲(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出版《每天胎教10分钟》一书)

新生儿发生意外伤害较多的就是窒息和烫伤,其中,窒息发生几率最高。遇到新生儿发生窒息事故,家长应该怎么办?

婴儿爱尽情地用口探索世界。小积木、硬币、纽扣或塑料袋,都有可能成为危险物品,在瞬间使孩子发生窒息危险。如果孩子吞吃小部件或呼吸道被阻塞而导致无法正常呼吸,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1.对1岁以下的婴儿,可以让他脸朝下趴在妈妈的大腿上,注意要使宝宝头的水平位置比身体更低些。妈妈用小拇指一侧的手掌对准宝宝两个肩胛骨之间的脊椎部位,连续拍击5~8次,注意拍击要有一定的力量,但不要用力过猛。这样通常会帮助宝宝咳出异物。如果是1岁以上孩子,尽量让他自己咳出来。如果孩子不能咳嗽,不能说话或发声,你要立刻站到孩子身后,进行腹部快速挤压以排出异物。具体方式是:两手臂从背后抱住孩子,一只手握拳,大拇指朝内顶住孩子肚脐以上、胸骨中间的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用力往上挤压,直到异物被排出。

2.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找家人或邻居帮忙。呼吸道异物是非常危险的,几分钟就可以导致死亡,最佳的抢救时间是在6~10分钟,一般超过6分钟大脑就会受损。

3.其次,要保证婴儿的气道通畅,具体做法就是把脖子稍微往后仰,从肩膀下面稍微垫高一点或者用手托着,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急救,再配合做胸部按压。

怎么预防新生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1.最好让宝宝睡自己的小床,不要搂着宝宝一起睡。

2.在急诊中发现:妈妈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时,最容易产生婴儿的窒息。因此,新妈妈在喂奶时,一定要仔细观察乳房有没有把孩子的鼻子堵住。

3.婴儿床上一定不要堆玩具、衣物,尤其是挂绳玩具。

4.对于混合喂养的新生儿,烫伤也是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家长在冲奶粉时,一定要用手腕的内侧先试试温度,因为这块皮肤比较敏感。

5.如果天气寒冷,家长想给孩子用热水袋保暖,水温一定不能超过50℃,更不能把热水袋直接去接触宝宝的皮肤,要用毛巾包裹,垫到被单下。

6.孩子的小手套、袜子,不要选用毛线类,容易发生缠绕。

7.家里养有小猫小狗的家长,一定不能让小动物和宝宝单独接触,容易把宝宝抓伤、咬伤。氢气球爆炸烧伤      

急救现场2易发年龄段:5岁左右  危险指数:★★★★

小孩子都喜欢颜色靓丽、形象卡通的氢气球。一位家长为3岁的宝宝买了一只氢气球,并且绑在孩子床边。不想,氢气球遇到明火突然发生了爆炸,由于氢气球是塑料质地,燃烧的残渣落在孩子化纤质地的衣服上,最后引燃了衣服,导致孩子浑身大面积烧伤……

专家提醒

魏博(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丰台支队宣传科长)

正常环境下,氢气只需要一点火花就能被点燃,稍微遇到明火就有可能燃烧或爆炸。一般来讲,如果气球里充的是纯氢气,危险性会降低很多,但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往氢气球中掺杂空气,这种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更容易被点燃或发生爆炸。因此,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尽量购买相对安全的氦气球。

宝宝发生烧伤,家长应该怎么办?

1.宝宝身上着火时,可用棉被或大布单包住孩子来灭火。家长切勿让宝宝奔跑,以免助长火势。

2.等火熄灭后,宝宝如果穿着衣服,可让宝宝先泡到浴缸里再把衣物脱掉,接着再用自来水大量冲淋,替伤口降温。

3.烧伤面积大或年龄较小的宝宝,不要浸泡太久,应立即把宝宝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急救现场3 幼儿误服大人的药物

易发年龄段:学龄前  危险指数:★★★★★

那天,夜色已深,一对夫妇抱着5岁的孩子飞奔进医院,“扑通”一声跪在医生面前,哭喊着让医生帮忙抢救已经昏迷的孩子。原来,在大人一时没看住的情况下,孩子把姥姥治疗心脏病的羊地黄药物误当糖片吃了,最后导致心律失常、昏迷不醒……

专家提醒

王玉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

幼儿误服药物中毒,是年轻的父母们不容忽视的问题。除了幼儿出于好奇,模仿大人的行为外,家长对药品常识的缺乏或忽视、盲目滥用药物,也是导致小儿误服药物中毒的重要原因。

如果发现孩子误服了药物,家长应该怎么办? 儿童被滚梯夹住  

1.尽快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药物,服药时间多久、剂量多少,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如果孩子误服的药物副作用很小,而且剂量很少,例如普通的中成药或维生素等,可喂宝宝大量的水,从而稀释药物并使其从尿液中排出;如果药物副作用大,应采取催吐排毒,用手刺激孩子的咽喉或舌根,使其呕吐,从而排出。如果宝宝情况严重,例如丧失意识,便千万不可催吐,应立即送往医院。

3.在送往医院急救时,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让医生了解情况。

4.为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大人吃的任何药物都应该放到专用的橱柜中,不能让孩子随便接触到。同时,父母应告诉孩子:“没吃过或见过的东西,你一定要先问再尝。”

急救现场4易发年龄段:学龄前后

危险指数:★★★★★

一天晚上6点左右,7岁的毛毛独自在家附近的商场玩耍。在乘坐滚梯时,他把头伸到扶手之外东张西望。几秒钟的工夫,只听一声惨叫,孩子的头被扶梯的扶手和楼板死死夹住……

专家提醒

魏博(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丰台支队宣传科长)

随着滚梯日益普及,也成了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多发地。由于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喜欢东张西望,经常发生意外事故。

1.比较幼小的孩子,别单独乘坐滚梯或者电梯,一定要在家长的陪伴下乘坐。

2.家长尽量带孩子乘坐垂直电梯。如果必须乘坐滚梯时,应让孩子先上,家长在后面保护。下电梯时,家长看好时机提醒孩子迈腿。

3.千万不要让孩子在自动扶梯上追逐、攀爬、逆行、蹲坐;不要让孩子踩在黄色安全警示线以及两个梯级相连的部位。

急救现场5儿童被防护栏刺伤

易发年龄段:小学阶段

危险指数:★★★★

10岁的童童非常顽皮。放学后,他和小伙伴在小区的防盗栏边玩耍,当其他小伙伴成功翻越防盗栏后,童童也攀爬起来。不想他一只脚踏空,尖锐的铁刺直接从童童的大腿穿透过去。等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赶到时,童童已经因为失血过多昏迷了过去……

专家提醒

魏博(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丰台支队宣传科长)

小男孩由于顽皮、好奇,喜欢做一些危险的举动。经常有儿童把手指甚至头伸到钢管或者狭窄的空间,最后导致拔不出来,最严重就是儿童因为攀爬发生被钢筋等异物刺入肢体的意外事故。

因为无法从外观判断异物是否刺破了主动脉等危险血管和神经,如果擅自拔出,容易伤及重要血管甚至大动脉,造成大出血。家长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19急救电话,稳定孩子情绪的同时,将他尽快送到医院或等专业人员到现场处理。

相关链接

1.中国青少年自护网,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浏览。里面有关于自我保护的提示游戏,可以免费浏览和下载。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游玩中学会自救本领。

2.专业的机构—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网站上有众多儿童安全方面的分类资料,比较详细。

3.相关图书:《儿童安全手册》《儿童安全自救早知道》《皮皮鲁送你100条命》等。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忘记孩子的安全?

也许这让人难以置信:在某种情境下,因为片刻思维短路或者投入地做某事,一些家长竟然会忘记孩子的存在,将孩子的安全放置到一边!

看看网友们的吐槽吧,愿你不在这些“二货”家长之列。

一心购物的妈妈:我陪朋友看店,一个年轻女人来看衣服,身后跟着四五岁的小男孩。女人无比悠闲地逛了一圈直接走人,小朋友还趴在饰品柜台上看,发现妈妈走了赶紧追出去。我专门到门口看了一下,那女人已经走了挺远,而且人家连头都没回。如果不是这个小孩叫她“妈妈”,我压根儿不相信这是母子俩!

网友回复:美妈,您这爱美之心也过了点吧!

弃儿追伞的妈妈:北京北三环路上,年轻的妈妈推着婴儿车,车上还有一个小红伞罩着可爱的小baby。突然,一阵大风把小红伞吹翻到辅路上。这时,妈妈把婴儿车及婴儿放在路边,去追那把小红伞;眼看追上了,又一阵风来,把小红伞吹到主路上去了。妈妈把婴儿车推到绿化带上,继续去追那把小红伞了。俺和一对小情侣只好主动站在路边帮她看孩子。

网友回复:向默默替她照看孩子的路人致敬。

娃掉井里浑然不觉的爸爸:那天带着娃在小区里散步,我在前面陶醉地哼着歌,娃跟在身后。走着走着,我回头一看,啊呀妈呀,孩子呢?整条马路上连个人影也没有。后来隐约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原来他掉进了路边的旱井里。幸亏井不太深,否则我要内疚一辈子了。

网友回复:您即使再陶醉,也一定要让娃在自己的视线里啊。

自己先下车的妈:妈妈带着闺女坐公交车,半路走到前面向司机问路,司机说就这站下,当车门“哐当”一响时,她就迅速下车了!还好孩子没丢,跟着司机回总站了。

网友回复:迷糊妈妈,您要是着急,能先查好路线再出发吗?

捉迷藏找不到娃的妈妈:有一次,我和4岁的儿子在商场玩捉迷藏。后来半天找不到儿子,看着人潮汹涌的商场,我只能像个傻子一样喊他的名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还好儿子比较聪明,一直坐在出口处等我。不过,我真的吓坏了!

网友回复:娃妈,您的胆子也太大了!人多的地方更要看好孩子啊。

将孩子独自搁家的“80后”夫妇:俺同学的真实故事。看娃睡得正香,小两口决定溜出去看新上映的电影,把刚满1周岁的孩子独自放家里。用两床被子把孩子圈在床中央,围得严严实实的。之后,两人踏实地出去看电影了。等一回家,发现娃已经越过被子滚到地上,正哇哇大哭!两人顿时吓得面无血色,幸好孩子无大恙。

网友回复:幸好回家及时!俺都替他们捏了把冷汗。

智慧父母们的经验分享

不能等到意外来临才想到如何去化解,更多父母是提前为孩子打好“预防针”,教会孩子应对生活中的意外。本刊采访到三位智慧的父母,和读者分享他们的小经验。

出镜人物:豆豆爸,31岁,哈尔滨

过马路不简单

豆豆3岁零8个月时,我送他去幼儿园,每天都要经过一条没有红绿灯的马路。这时,我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告诉他过马路的不同方法。比如眼睛要左右看,要看车的远近和速度;要一段一段地走;不能跑,要快步走;即使红灯亮了,也要看车是否停稳等等。

因为情况复杂,知识点太多,孩子不可能一下子掌握,但是可以一次说一条,孩子就能慢慢接受。豆豆掌握了一些之后,就不愿意我们拉着他的手了,这是正常的。这时,我就说自己是“盲人”,让孩子帮助我过马路。

从我们家去超市的路上,要过一条马路。豆豆对我说:“爸爸,你现在是‘盲人’,我带你过马路!”下面是他发出的指令:“等等。”“走!”到了马路中间,他又说:“停。”等车过去了,他才说:“好,走!”

我高兴极了,说:“现在豆豆可以过简单的马路了!”

“什么是简单的马路?”豆豆问。

“就是只有两条车道的马路。有的马路有四条车道,要复杂得多,你还需要慢慢学习呐!”

孩子觉得他在帮助我,实际上是我在保护他。但这样一来,豆豆不仅敢自己过马路了,也感受到了自己发挥的作用,非常高兴而且有成就感。

出镜人物:妈妈小北,33岁,北京

让女儿学会保护自己

早在女儿3岁时,我就陆续买回幼儿安全教育书籍,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送你100条命》,我觉得很好。每次都是我念一遍,再要求孩子复述一遍,然后我们会根据书里的内容进行表演。有时候是我和孩子角色扮演,有时候全家角色扮演。一边表演,还一边让孩子自己总结,为什么这样做是危险的、哪里危险等。

比如,我家是姑娘,我常常扮演医生、老师、叔叔,对她说:“小朋友,现在要检查身体了,把上衣脱了,我帮你检查。”

姑娘就说:“现在还不行,等妈妈来了再检查。”

“你妈妈出去有点事,我们先检查。”

姑娘说:“再等等,妈妈来了就检查。”

我说:“那你先把衣服脱了,等妈妈来了检查。”

姑娘说:“不行,妈妈在我才能脱。我现在要出去找妈妈了。”然后出门后大声呼喊。让孩子从小就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家长会放心一些。

出镜人物:天天妈,35岁,广州

站在车身后不安全

为了方便孩子出游,我们家前年买了一辆车,也专门买了安全座椅。

不过,自从看了那条新闻“爸爸倒车时没有注意到藏到车尾处的孩子,结果把孩子轧死了”,孩子爸爸就特别注意开车安全。

不过,光我们注意还不够,妞子自己也要有安全意识。于是,我们开始有意识地教她尽量不要站在汽车的后面。因为孩子喜欢看绘本,所以我们就经常做做场景练习。

每次开车前,我们都会表演绕车检查。

开车之前,我会问:“妞子,爸爸要开车载我们出去玩,开车前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妞子说:“先和爸爸一起检查一下车底下会不会藏着淘气的小动物和小小孩。”

“怎么确定没有淘气的小动物和小小孩呢?”

“提醒爸爸,先绕车转一圈,然后弯腰看车下。”

“那妞子做什么呢?”

“我要站在爸爸旁边,小朋友是不能站在车后面的,不然爸爸倒车看不见,很危险。”这样的问话,在我们家里会经常上演,让孩子复述出来,对她来说是一种提醒,对家长也是一种提醒。

本刊观点

重视儿童安全,但不对孩子过度保护

孩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你的一次小小的疏忽得到的可能就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悲剧。防患于未然,让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关注更全面的安全细节,对父母来讲是第一位的。

与此同时,父母也该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对孩子开展“危险教育”,让孩子自己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了解和防范身边的潜在危险。比如,教授用电常识及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就可以避免孩子触电;教授交通规则并要求孩子严格按照交通规则去做,就可以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儿童意外伤害的存在而矫枉过正,将孩子过度保护起来。比如为了孩子不出事,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干脆把孩子交给各种特长班,避免户外伤害……其实,这不但错误,也同样不安全。因为剥夺孩子户外玩耍的时间和亲自做事的权利,不仅会阻碍孩子的大脑发展,而且经常不运动、不动手的儿童,缺少经验、力量和技巧,更容易受伤。

父母们,请在用安全知识和技巧为孩子们罩上保护盔甲的同时,放手让孩子们去探索美妙的世界,给他们一个健康而多彩的童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