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建珂逝世,曾开创山东首个新闻专业

殷玉国 曹莫/济南时报
2018-09-01 09:56
中国政库 >
字号

王建珂教授。  本文图片 济南时报

“教授王建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8月31日12时20分在济南逝世,享年82岁。”8月31日17点35分,山东师范大学网站上发出讣告,沉痛悼念王建珂教授。

“上个月,毕业20年,刚去看望王老师。7月一见,竟成永别。”当得知王建珂去世的消息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1994级学生丁利厚,在微信群里致言哀悼。“万分悲痛!没能赶上最后一面送别最敬爱的老师,老师一路走好!”文学院1995级学生梁利杰,本想近几天去看住院的王老师,没想到终成遗憾。“山东新闻学的开创者,培育了几代媒体人,为人、为师、为学的长者、学者。王老师一路走好!”文学院1996级学生陈修文在微信群里哀悼说。

在师生眼里,王建珂是和新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王建珂1936年生于山东威海,1954年-1958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大学二年级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党的号召,主动要求到新疆工作,在新疆日报社工作30年,先后担任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

报人转行教新闻。1987年,王建珂放弃新疆日报社副总编辑的职务和副厅级干部的待遇,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参与了山东省首个新闻学专业的创立和建设工作,并担任中文系新闻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和其他教师一起将山东师大新闻专业办成国内颇具影响的专业。他生前采写过大量新闻作品,并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文章百余篇,著有《实用新闻学新编》和《媒体评说》两部著作。

退休后不忘新闻。王建珂1999年正式退休后,仍担任三家省级报纸的阅评专家和一家新闻核心刊物的专栏作者。他不顾年老体衰,每天坚持写800字左右的阅评意见,每月至少发表一篇2000字的专业文章。平日里,虽然手抖得几乎写不成字,但他每天仍读书看报,讨论时事,通过网络和电话跟国内外亲友、学生联络,足不出户却对国际国内形势非常关注,疾病缠身却对民生疾苦深切关怀。

学新闻、干新闻、教新闻、评新闻,他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和教育事业。王建珂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9月2日13:50在济南市殡仪馆(粟山路27号)举行。

2016年,王建珂夫妇参加山师大新闻专业30周年座谈会。 资料图

从报人变学人 为山师新闻开枝散叶

宁静淡泊不改赤子之心 耄耋之年仍然笔耕不辍

2016年10月29日,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专业成立30周年庆典上,均是耄耋之年的王建珂和薛启霞夫妇在众多学生搀扶簇拥下进入会场,场内掌声雷动,不少学子时隔多年再见恩师更是眼含泪光,此情此景令人为之动容。那次也是很多山师大新闻系友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见到王建珂老师。听闻老先生去世的消息,不少他曾经的学生表示震惊和悲痛。

由疆入鲁:不当副厅级干部 到山师大当起教书匠

山师大新闻专业1986年创建,王建珂1987年从新疆日报借调到山师大,次年正式调入。30余年,这里的新闻专业由王建珂与妻子薛启霞开枝散叶,从新闻学专业发展成新闻系。去年,新闻系与传媒学院合并成新闻与传媒学院。30多年培养了3000多名学子,其中超六成是媒体人。

王建珂和薛启霞均师出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赴新疆工作,一去就是30年。离疆之前,王建珂曾任新疆日报副总编辑,官至副厅级。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王建珂最终放弃了副厅级干部的岗位,选择了到山师大教书。“我们家里是教师出身,我是愿意做教师的。”两位先生一同到山师大教书,直到1999年才正式退休。

王建珂和薛启霞来到山师大,很快就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现在的山师大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王倩在一篇题为《幸福的理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他们的)课堂上往往座无虚席,甚至选修课教室爆满,常有站着旁听的。他们在筒子楼里的20平方米小房也时常迎来学生的造访,开朗率真的薛老师还曾被女生拉进宿舍,围着她,要她讲讲当女记者的感受。”

王倩一直关注王建珂的病情。当天,她和新闻系常庆教授,与几位系友一起在医院和家中帮忙料理老先生的后事。王建珂生前最爱护的就是自己的学生,去世当天,当年的学生闻讯后纷纷放下手头工作,含泪赶来送他最后一程。王倩说,以前每次到王老师家中,就与二老有说不完的话,每次离开总感觉很难迈腿。“我总感觉如同经历一场精神洗礼,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更轻快,心灵更充盈。”

王建珂每逢上课都会让学生点评当天的报纸,把好标题和坏标题对比来讲,这也成了山师大新闻教学的传统。

笔耕不辍:耄耋之年每周仍写新闻评论

王倩回忆,自己刚当老师时面对学生还是有些紧张,“王老师将他逐字逐句写就后又改得密密麻麻的讲稿提供给我做参考,帮我备好课,使我很快胜任了教职”。

王建珂和薛启霞夫妇。

王建珂和薛启霞对学生和年轻老师的关怀从学习一直延伸到生活,这也是很多新闻系友对两位先生念念不忘的一个原因。夫妻二人住在山师大著名的“五排房”时,学生就经常去请教问题,很多人围着一张摆满老师亲手做的饭菜的小桌子,边吃边聊,像一场“学生宴会”。

王建珂和薛启霞都是极热爱生活的人,王倩在《幸福的理由》中写道,“住在‘东八’时,他们常于夏日的傍晚加入艺术学院校园内跳国标舞的队伍,成为令人羡慕的一对白发舞伴,矫健的舞步引来众人关注的目光。十年前我搬家时,他们还兴致勃勃地上山采了各种花草,精心制成干花,配上漂亮的大陶瓶老远地捧着送来,为我装点新居”。

最让学生们佩服的,还是二老一直以来笔耕不辍。王建珂进入耄耋之年每周都要写超过5000字的新闻评论观察文章。薛启霞也坚持阅读大量书报,她的博客名为“老妪絮叨”,是她发表对世态观察的“阵地”,几乎每十天半月就会更新一篇。2013年7月,薛启霞在微博发布了一篇讲“老伴”的文章,文风朴实却透出两人相濡以沫的感情。她写道,“退休后,他(指王建珂)曾兼任两家报纸的顾问,并在舜网的‘媒体评说’栏目开了博客。至今已发博文400多篇、几十万字,阅读量十几万。另外,还在大众报业集团、省广播电视厅担任专家评审员,后来又成了《青年记者》的专栏作者。尽管疾病缠身,生活质量不高,但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所以,他活得还挺有成就感”。

2017年12月,王建珂的学术专著《媒体评说》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学术文库”出版。这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

(原题为《山师大教授王建珂逝世 曾开创山东首个新闻专业》)
    责任编辑:蒋子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