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薛原:拥抱时代,守住人文阵地

澎湃新闻
2023-10-28 13:54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一计划举办学术活动50多场,收到各类来稿5000多篇,100多位青年学人获奖,近万名青年学人受益。十年来,这一计划见证和助力新一代青年学人登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助力厚植学术的青春力量”为专题,邀请了29位《探索与争鸣》十年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代表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发表于此。

本期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主任薛原,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后现代以后的中西文艺理论,并比较这个时间区间内的欧洲和中国的当代文学;并且她也密切关注当今的德国和欧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并给相关部门做出资政谏言。

薛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主任。她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在德国游学工作近十年。她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学理论、德国当代文学、后现代以后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她完成多部专著和译著,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主持多个国家级研究项目。她的资政报告多次获得中央级和省部级领导批示。她现任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研究员,《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杂志副主编,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等著名出版社审稿专家。

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薛原:我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文学和时政两个方面。 我主要研究后现代以后的中西文艺理论,并比较这个时间区间内的欧洲和中国的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和文学文本有着天然的相关性,两块内容构筑了我的文学研究板块。我也密切关注当今的德国和欧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并给相关部门做出资政谏言。

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薛原:我曾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这样的求学经历,造就了我在学术研究上的三个比较鲜明的特点。首先是跨文化性。我用德语和英语双语完成了学业,这使得我可以用中、德、英三门工作语言从事研究。这拓展了我的研究途径和研究视野。我可能会很自然地关注几个文化圈的文本或事件,并下意识地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二是理论意识。德国的比较文学流派强调理论和文本研究的结合。我会总结不同文学、文类和事件的类同性特征,这可能就上升到理论或是哲学层次了。 理论本身的普适性,也让我能够用理论关照现实。第三是跨学科性。 德国比较文学学派鼓励相关领域的跨文类和跨学科研究。 这种的研究模式,让我能够用更加全面的视野来看待一个问题、一个现象或一个文本,构建它们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网络,从而形成一种综合比较的思维模式。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学术成长的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薛原: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把个人研究志趣和国家、社会需求对接起来。今天的人文学者面临着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走出书斋,学以致用,推动学科和时代的进步,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现实也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总是在关键时刻总是遇到好师长,这是很幸运的一件事,他(她)们无论在学术和人品上都为我做出了绝佳榜样,我和他(她)们还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我想这种关系模式也会在我和我的学生之间延续下去。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薛原:我觉得当下的社会发展现状对人文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关注学术之外的世界,那么可能很快与时代脱轨。 人文学者应该坚信人文研究在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应该积极地去拥抱时代,又守住人文的阵地。无论科学如何进步,人文对科学既有推动也有制约。文化的繁荣之地才能孕育科学的繁荣,从来没有一次科学中心是出现在文化落后的地区。就我个人而言,明确了人文和科学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研究和教学。

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薛原:我觉得目前大学对青年学者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也推动我们的研究不仅着眼于本国,也面向国际;不仅要做好科研,更要以科研促教学,当好老师。在上海交通大学,这些高要求常有一些配套的扶持和奖励机制,一步步鼓励老师从小做到大。比如,我们外语学院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 切实对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和教学进行点对点的帮扶,从小项目到大项目,从小文章到大文章一步步扶持。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

薛原:《探索与争鸣》杂志鼓励学者从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待一个具体的事件,这种高屋建瓴的导向让我们这些青年学人能够跳出各自学科的局限,从一个综合的、历史的、跨文明的视角的去看待我们的世界,聚焦我们身边的某一个具体的、发人深省的事件。这种兼顾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世界与民族的研究导向其实与我自己的研究志趣非常契合, 从另一个角度让我坚定了研究理想。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薛原:我喜欢探讨理论与文本的相互作用;人文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不同文学与文学,文本与文本,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和类同性,这些问题意识几乎穿插于我的每一个具体研究之中。我觉得这些问题也是我们的社会必须面对和正在探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究关系着如何看待今天中国社会发展,梳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重申人文研究重要意义。

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

薛原:在世界各国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人文科学可能无法占据各国发展的首要或重要日程。如果论及 “用”与“无用”,人文在与科学对决中,落于下风。科技发展已经到达了所谓的“奇点”时代,发展速度之快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常常给人文学者带来无形有形的压力。 应该说当代人文研究者虽面临重重危机,却也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因为危机当中也往往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在这个通过互联网的连接越来越开放多元的时代,我们有可能建立一个世界范围的文学共同体。文学以其独特的审美和情感魅力,使得不同的人类群体冲破文化、种族和性别差异的壁垒,在艺术体验中寻找共通之处和心灵的共鸣。而文学阐释恰恰可以构筑这样一个各国人民对话、交流和互通的平台,共享人类共同精神财富,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汇聚全球共识: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今天文学的公共阐释旨在通过理解、对话与互鉴达成阐释的公共性,其理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精神完美契合。

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薛原:《探索与争鸣》通过“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给与我们这些年轻学者展露头角的机会,是极大善意,体现着杂志的初心和使命感,对我们的学术创新是一个很大激励。我一直觉得自己并非一个单一的文学研究者,获得理论创新奖让我更有理由继续专注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研究志趣。我感谢《探索与争鸣》一路陪伴我走一条属于自己的研究道路。

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

薛原:爱自己所爱,想自己所想,莫负时光莫负己,勇敢开启自己的学术人生。我们或许左右不了命运的脚步,阻挡不了时间的流走,却可以书写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责任编辑:龚思量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