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鲍远福:坚持不懈,终有所成

澎湃新闻
2023-10-29 14:49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作为一本自创刊起就将“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作为办刊使命的学术刊物,《探索与争鸣》长期以来以发现和扶持青年学人为己任。2013年底,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上海市社联党组的领导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启动实施了包括“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在内的一揽子“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目前这一计划举办学术活动50多场,收到各类来稿5000多篇,100多位青年学人获奖,近万名青年学人受益。十年来,这一计划见证和助力新一代青年学人登上学术舞台。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以“助力厚植学术的青春力量”为专题,邀请了29位《探索与争鸣》十年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获奖代表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发表于此。

本期邀请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鲍远福,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理论、新媒体艺术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先后关注科幻文艺和电影、网络文学(网络科幻小说)以及新媒体传播等领域。

鲍远福(1983-),男,安徽省六安市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2018-2019)。社会兼职有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评论家协会会员等。2010年以来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贵州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和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厅级科研项目2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艺术基金重大项目3项。近5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民族文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州学刊》《中国文学批评》《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电影新作》《中国作家》《江苏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重要学术报刊以及光明网、中国文艺评论网、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50多篇,其中CSSCI来源刊10篇。曾于2020年和2022年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优秀评论文章奖”、第三届白马湖杯网络文学评论大赛一等奖、2022年度贵州民族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目前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网络科幻小说、科幻影视、新媒体文化与传播等研究。

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鲍远福:我本科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和博士阶段就学习文艺学专业。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从事文艺理论、新媒体艺术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先后关注科幻文艺和电影、网络文学(网络科幻小说)以及新媒体传播等领域。近年来我主要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等,从事文艺理论、科幻文艺、网络科幻小说以及新媒体文化与传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媒介融合语境下中国网络科幻小说的阐释批评机制研究”,期待从文艺学、类型批评、传播学、符号学、数字人文等角度探索和分析中国网络科幻小说的想象力话语建构与阐释批评机制,以期为繁荣中国当代科幻理论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鲍远福:我的学术生涯可以从2007年硕士毕业期间算起,那时我以第一作者的形式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发表论文,正式进入了新媒体文艺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持续到2011年我考上博士时。2010年我在当时的工作单位申报获批了第一个教育部级别的科研项目,开始尝试打通文艺理论与大众文化、新媒体文艺的界限,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在《现代视听》《温州大学学报》《文艺报》等学术报刊上发表文章,硕士论文《新媒体艺术本体论》(指导教师:黄鸣奋教授)也获得2007年度厦门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这一阶段的学术研究仍然属于学术经验的积累,算是相对比较浅显的学术锻炼,当然这一阶段的学术锻炼也培养了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并萌生了以学术为志业的奋斗目标。第二阶段是我在南京大学读博阶段,时间是2011年至2015年间,这一阶段转向正式的学术训练,并有了初步的学术自觉,在导师赵宪章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了学术规划,这一阶段的学术规划仍以自己对新媒体文艺的兴趣为导向,系统学习了符号学、图像学和形式美学的相关理论后,我完成了《新媒体文学图像关系研究》的博士论文,并在《民族文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这一阶段是我学术生涯的进阶阶段,学术成果的质量有进一步的提升。第三阶段是博士毕业后赴贵州民族大学工作期间(2016-至今),在系统接触学术界研究前沿的基础上,我尝试对读书期间的学术思考进行总结整合,先后涉足网络科幻小说、科幻电影、身体美学、后人类理论等学术领域,并撰写相关论文,发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州学刊》《江苏大学学报》《电影新作》《中国作家》《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等知名学术报刊上。2019年我在北京大学访学期间,撰写论文获得《探索与争鸣》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优秀奖,在与编辑部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我受到了该刊办刊思想的启迪,学术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炼和提升,后陆续参与几届该刊主办的征文活动,并在2022年11月申报该刊的青年科幻论坛项目并获得立项,在撰文、办会和日常的学术交流中,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学术经验获得了积累,这一阶段我的学术成长最大的收获是《探索与争鸣》(当然还有其他学术刊物以及编辑老师)对我的帮助,通过投稿、撰文和在该刊公众号上发表观点先锋的文章,我的学术经验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今年我以《媒介融合语境下中国网络科幻小说的阐释批评机制研究》为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最终获得“西部项目”立项。从学术萌新到如今获得国家级课题,我的学术成长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努力付出与成果输出之间是成正比的,学术研究的生涯虽然艰苦,但也是充满幸福的过程。这一点上,我的两位授业恩师黄鸣奋先生的勤奋和赵宪章先生对学术志业的执着都是我的榜样。林林总总这么多,稍显啰嗦,但也是我从事学术研究16年来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的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鲍远福:前面也提到,学术研究是艰苦的过程,当然也包含很多幸福,最浅显的当然是自己的撰写的学术成果得以公开发表,特别是在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其次可能是较为系统的思想通过课题的形式得到学术主管部门的重视和立项。这过程中当然有一些困难,比如在学术评价体系越来越标准化的今天,在高级别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困难,以及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的困难,这些问题曾经一度困扰我,让我陷入自我怀疑和精神抑郁。但是,世上最难的就是坚持,最可贵的也是坚持,正是因为坚持不懈,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最终拯救了我的学术研究,也拯救了我的学术生涯。从第一次向核心期刊投稿到最终刊发核心期刊论文,我用了20多次的失败近4年的时间;从第一次申报国家课题到最终获得立项,我用了8年时间里,笨鸟先飞,坚持不懈,可能就是我能有今天微末成绩的根本原因。当然了,学术研究也要有慧心,也要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坚持不懈,才会有走向成功的可能性。比如申报课题,要多虚心地向成功人士和评审专家学习经验和方法,举一反三,不断尝试,努力打磨好自己的申报书;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也应该好好研究各大刊物的办刊宗旨和栏目特色,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在尊重刊物的前提下撰写高质量的对标性论文,这样才能增加中标率。在我学术成长的过程中,《探索与争鸣》2019年那个征文优秀奖的获奖经历以及之后我与该刊的愉快的学术交流是我学术生涯中的一笔宝贵资源;我也遇到了一些优秀的刊物和优秀的编辑老师,这些编辑老师不仅拥有慧眼,能够发现好文章的学术价值,也愿意提携后学,帮助我成长,这也是我治学生涯中的精神财富;第三是在与学术界开展广泛交流过程中我所学到的治学经验,这些来自于师长、同行甚至学生的学术思想、方法、经验等,都给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鲍远福:其实我已经不算是青年了,今年7月我已步入人生的不惑之年,青年人的激情已不再。现在的学术界非常活跃,青年学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很多真正的青年学者都非常出色,20多岁就已经步入学术殿堂、甚至独当一面了,他们比我们这一代人(80后)在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方面都要强很多。当前的学术界正是因为有这些充满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青年学人的参与,才显得生机勃勃。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我觉得也很幸运,因为在与这些比我更年轻也更成功的青年学人的交流中,我还可以不至于太落伍,能够及时地从他们那里获得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受到很好的启发;同时看到这些更年轻的学人不断发表高水平论文、申报高级别的项目,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和促进,我在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向他们学习,并不断地追赶他们的前沿和时髦的脚步,这样自己才不至于被这个世界甩掉太远的距离,自己的学术研究才有那么一点意义和价值(笑)。真的,有时候,自己也想躺平、也想偷懒,但看到这些比自己更年轻的学人仍然这么勤奋和努力时,自己才觉得从他们身上又找到了自己当初奋斗的影子,所以才会奋起直追,不断地提升自己。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如果停留在某处,就有可能无法领略到高峰上的美景,错过深海中的珍珠。对于我来说,如果不能不断地去探索新的东西的话,人生也就有了遗憾(自嘲)。此外,虽然我已经步入中年,但身上不服输的性格好像也还没有变化。不断挑战自己,也是我的人生信条,在学术道路上也是如此。

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鲍远福:据我所知,《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对一些青年学者进行了扶持(如改稿会、出版资金支持、青年学术论坛项目支持等),好几位脱颖而出的优秀学人都在这些扶持政策的支持下迅速成长,成为青年学人的榜样。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好,如果中国学术界有更多学术阵地能够像《探索与争鸣》杂志社这样持续帮助和支持青年学人学术成长、举办相关学术活动的话,就可能会发掘更多的优秀学术人才。青年人成长不易,但也有创新的激情,如果能够得到宝贵的提升成长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无比珍惜,获得支持后的青年学人也一定会爆发学术潜力,最终繁荣人文学术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学术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肯定是有所助益的。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

鲍远福:我认为主要是学术研究有没有前瞻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这是我这些年来从事相关研究得出的主要经验。当初参加《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时,正值“流浪大师”现象在新媒体平台火爆“出圈”,很多人都参与了这场由新媒体(短视频)所带动和主导的学术盛宴,特别是新媒体对现代人身份、主体和文化思潮的塑造与“异化”。将传统文艺美学关于身体形象、生命体验的思考与媒介场域的关系结合起来,既是对传统文艺理论话语范式体系的革新,也使得学术研究紧扣前沿领域和创新思维,从传统学术范式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这对繁荣当下学术生态是有所助益的。我将此前对新媒体艺术、新媒体传播的考察与身体美学理论结合起来,撰写了具有一定前沿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身体消费的全面异化与身体形象的符号透支》,得到了当时评审专家的认可,最终入围优秀奖。在获奖后参与《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举办的颁奖大会论坛上,我就新媒体与身份塑造以及身体美学的关系问题做了题为《身体的“符号透支”与启蒙的美学重构——从“流浪大师”事件说起》的演讲,对新媒体时代身份主体构建、角色定位、社会认同以及身体美学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2022年我与西北大学文学院雷勇博士一起申请了《探索与争鸣》青年学人科幻论坛项目,把自己对科幻的兴趣变成一种共同讨论的平台,邀请学界同仁共同探讨前沿问题,展开思想交锋和观点的碰撞,这让我更加坚信努力探寻学术前沿,紧密联系社会需要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通过参加类似的较有前沿性的学术征文、竞赛或论坛,对我关注同类社会问题,将学术兴趣与社会现实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产生出真正具有前沿性、时代性和现实性的学术成果,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鲍远福:当前,我主要从事新媒体文艺(包括科幻电影)以及网络科幻小说的理论研究,新媒体变革与融合是我们当下社会变革的一种显性的象征,而学术研究对科技创新、科学观念的普及的需求则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紧密关联。国家战略和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软硬文化实力支撑,前者是以新媒体技术变革为依托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它的成败将影响国家先进文化的传播,后者则是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以改变西方国家对我们卡脖子和打压的局面,真正依靠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力量实现繁荣强盛,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现实价值的,特别是在教育层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技素养(国家各个层面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也希望学术研究能够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适应国家的科技战略与文化战略等),在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社会需求,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方面,应该是有用武之地的,对此我也充满信心。

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

鲍远福:学术研究应该有前瞻性思维,人文学术研究更是如此,虽然人文学术研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能够产出实用性的技术成果,但是人文学术研究构建的前瞻性思维与学术创新理念,不仅有利于一个民族建立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而且能够在思想层面做到对人民群众澄清谬误和启迪智慧的作用。重要的思想家对社会发展变革的影响往往都是能够持续长久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影响力,不仅在中国关乎国运与未来,放眼整个世界,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现实价值。因此人文学术研究应在建立前瞻性思维的前提下立足于坚实的现实社会实践,人文知识分子也要通过学术研究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参与者,通过前沿性的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讲好中国故事,呈现可亲、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真正做到结合当下、扎根祖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

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鲍远福:这一奖项是我获得的第一个全国性质的学术奖励,当初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它坚定了我继续学术研究道路的信念,也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多的期许。特别是后续和《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的多次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更坚定了我对参与学术竞赛以提升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其次,获得这一学术奖励也为我后面申报其他学术奖励积累了经验,我曾于2021、2023年两次获得中国文联网络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征文奖的“优秀评论文章奖”,这也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我能两次获奖,也有赖于前期参与《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主办的这个全国青年优秀理论征文活动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通过参与征文后自己知道“有可能得奖”的学术论文在内容、形式和创新性方面应该大致是什么样子。当然这也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可能还不完全准确吧。但《探索与争鸣》这次获奖经历给我带来的个人提升还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参加各类征文、竞赛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强了(胆子也更大,也更加自信)。

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

鲍远福:坚持不懈,终有所成。

我们身处于大变革时代,走上学术之路本就充满艰难险阻,但也包含无限可能。如果你怀揣学术梦想,就要不忘初心,坚守学术理想,坐得十年板凳冷,直至破茧成蝶,真正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大时代中成就自己。

    责任编辑:龚思量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