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群像|最可爱的跑者,陪伴上海马拉松成长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实习生 文阳洁
2023-11-27 16:25
来源:澎湃新闻
私·奔 >
字号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感谢上马陪我跑过5年,陪我再次创造PB(最好成绩)。”

打开微信朋友圈后斟酌了许久,李晓晴最终写下了这句话,然后配了一张自己跑过上马起点的自拍——照片里,外滩的晨光洒在她的面庞,让笑容显得格外灿烂。

阳光洒向上马赛道。

发出这条微信朋友圈时,距离第27届上马鸣枪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天,但这条状态却在朋友圈里激起了涟漪,短短几个小时,除了上百个点赞以外,令她最感动的是一位“大神”在照片下的留言,“明年继续,在跑道上遇见最好的自己。”

为什么上马能够成为国内第一个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除了细致的服务、可靠的医疗保障、顶尖的赛道速度和热烈的比赛氛围之外,还因为每一年都有一群可爱的跑者陪着上马一起成长。

金瑞娟阿姨。

完赛,也“玩赛”

62岁的金瑞娟赶在上马6小时15分的关门时间的前几分钟冲过了终点线,彼时,一群赛道裁判、志愿者、媒体记者和急救医务人员都等在终点处,准备迎接上马的“最后一名”,但他们的目光很快被金瑞娟一头银发和优雅的气质所吸引。

手捧鲜花和最后接待车保障组的志愿者们合影后,金瑞娟很快就和一群20多岁的志愿者们处成了朋友。

当身旁的年轻人们都好奇着眼前的这位银发阿姨在过去是不是一个特别厉害的跑者时,金瑞娟只是笑着回答:“我的目标就是安全完赛,我就是享受参与马拉松的过程,享受路跑的快乐。”

今年10月1日刚参加完比利时布鲁塞尔马拉松的金阿姨是第四次参加全马,作为一个老上海,当热爱的马拉松赛事在上海的家门口举行,她自然满心欢喜地报了名,并且成为了38000名幸运跑者之一。

“我爱上海,我爱上马,我们要体现上海人的风貌,欢迎大家来上海体验路跑。”

金瑞娟自己说,成绩并不是她最看重的,能够站上这条马拉松赛道,她只希望能够享受跑步带给她的一切快乐和感动。

和金瑞娟有着相同想法的跑者在今年上马的赛道上不算少数。

Jaime从澳大利亚特地飞来参加上马。

跑者Jaime就跨越了2500多公里的路程,从澳大利亚特意飞来上海参赛。她头戴360°相机,手持着一部手机,还佩戴着GoPro,用三台摄像设备希望“全方位”记录上马的风景。

赛后,Jaime手提两个满当当的帆布包,兴致勃勃地准备和上海跑友们去聚餐。

尽管3小时50分的成绩与自己在马拉松赛道上的个人最好成绩相比相差了半个小时,但她依然觉得这次跑马经历非常开心。

“今天目标是‘完赛’,也是‘玩赛’,我就是希望在上马42.195公里的距离中体验比赛,慢慢跑,享受比赛氛围。”

“姥姥”张唯雅(中)。

一场温暖的聚会

当跑者们将上马看作是一场聚会和派对时,这场比赛自然会透着一种特别的氛围。

“姥姥”张唯雅就是小红书的运动博主,这次来到上马,她一路陪伴着一对正在哺乳期的夫妻跑者完成了比赛。

张唯雅在2019年与上马结缘,彼时,她在完赛后双腿酸痛,然后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结果被身旁的朋友评价为“走路就像我姥姥”,就这样,她在跑圈里就得到了“姥姥”的头衔。

时隔三年,“姥姥”张唯雅重回上马——在她看来,上马的温情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在熟悉的氛围中让她感受到了更多温暖。

“最神奇的就是,当年在33公里处为我加油的一位姑娘,这次又在那附近遇到了,然后当年一起跑马拉松时认识的跑友,这次也遇到了。”

张唯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仅仅跑了两次上马,她就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场路跑狂欢,“感觉就像回家一样。”

这份“回家”的感觉,不仅仅因为这场比赛,还因为张唯雅在赛前和自己的社交网络粉丝“五仁”们的聚会——她们在参加了上海体博会之后,一起到江边跑步,一起拍照留言。

跑友薇薇超。

同样因为上马结识了五湖四海跑友的还有薇薇超,她就将今年的上马戏称为“大型网友见面会”,“时隔三年,终于看到大家都能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跑马拉松,真的很开心。”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也在这场聚会中尽了地主之谊,“上马比赛前这几天真的很忙,带跑友们到处去玩儿,带他们去网红打卡点拍照吃饭。结果到了比赛,朋友们都跑出了好成绩,就把我一个人甩在了最后。”

说到自己跑出的4小时30分和朋友们的好成绩,薇薇超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这是我今年第一个马拉松,也算是理想的成绩,能看到大家在上马跑得这么开心,我也很开心。”

不管是远道而来的“姥姥”,还是作为东道主在上海迎接四方来客的薇薇超,当说起是否会参加上马,她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只要能够中签,我会一直在上马跑下去。”

79岁的童元文老人。

“看着上马越来越好,我很开心”

上马27年,从最初的几千人到如今的38000人,从过去一场几乎只有专业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到如今包括世界精英跑者和全球大众跑者的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上马的变化和成长,离不开27届比赛里每一位认真奔跑的参赛者。

“我从2008年开始跑步,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参加上马,15年时间,我看着上马越来越好。”

79岁的童元文已经是上马的“老朋友”了,过去15年,他从未缺席过上马,而今年的这场赛事正好是他跑过的第110场马拉松。

“我最近跑了三个全马,在长沙跑了4小时42分,在南昌跑了4小时34分,然后回到上海感觉状态一般,但居然还是跑出了一个最好的成绩3小时31分。”

童元文老人(右)和友人。

童元文老人自己说,他与跑步结缘只是因为自己住在上海的世纪公园边上,当时在世纪公园训练的跑者比较多,他也就“随大流”开始每天跑一圈。

就这样,他跑着跑着跑上了马拉松的赛道,第一场半程马拉松,他就跑了1小时45分;然后第一场上马,他就跑了3小时55分,“我就这样爱上了上马。”

“我希望能够陪着上马跑到80岁,然后我就开始跑上海半马。”这些年,看着上马越来越好,童元文老人也跑得越来越起劲,“上马的赛道变得越来越好,志愿者也越来越专业,跑道边上的观众也越来越热情,自然跑的人也就开心。”

就如童元文老人所说,正是因为细致的服务和热情的氛围,那些第一次参加上马的跑者都会希望能够继续跑下去,陪着上马一路成长。

顾一帆举着自己的X光片冲过上马终点。

在2年前因为右侧髋臼骨质断裂而进行手术的顾一帆,今年也第一次站上了上马的跑道。

他这次参赛的目的很明确,希望能够用奔跑证明自己这个“9级伤残者”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运动。但或许是因为过于兴奋,在龙腾三桥的赛段,他抽筋了。

“当时我抽筋严重,都坐在了地上,结果有两名自行车骑警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帮我拉伸了三分钟。”

顾一帆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没有想到骑警在拉伸方面都能如此专业,“原本只听说上马的医疗专业,现在真正体会到了。”

在举着自己的X光片冲过终点后,顾一帆百感交集,复杂的情绪中有兴奋、有感动,还有感谢,“上马给了我一次很难忘的经历,我会继续跑下去。”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