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粟上海”艺术走进社区:苏州河畔呈现河边居所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2023-12-15 17:04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澎湃艺术获悉,由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织——河边居所艺术项目·华院社艺营地展”近日在上海苏州河畔的华院小区开幕。展览呈现了“河边居所——粟上海·华阳路街道艺术项目”中社区居民与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创作成果。

“粟上海”取刘海粟之“粟”与塑造之“塑”谐音,是由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发起的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将公共艺术植入城市微更新和社区营造,通过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有机融合,激发建筑活力、提升社区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构建美好生活。

“织——河边居所艺术项目·华院社艺营地展”现场

据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介绍,“粟上海”起源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取刘海粟之“粟”与塑造之“塑”谐音,其全称为“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已经推出了不少艺术走进社区的项目。

近两年来,依托上海的市区重大工程,华阳路街道辖区内焕然一新。2021年,“一江一河”苏河华政湾步道贯通开放,“一带十点”景致宜人;2022年,中山公园万航渡路围墙打开,“六个百年”底蕴深厚。这一城市改革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宜人的环境,更为社区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织——河边居所艺术项目·华院社艺营地展”现场

“织——河边居所艺术项目·华院社艺营地展”现场

在上海安居,绕不过一条黄浦江和一条苏州河,而从西向东的苏州河周边又散布着大大小小,或新或老的社区和居所。作为社区艺术计划的“粟上海”一直关心着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关心着每个居民在这里的个人经验,他们彼此形成的关系,以及随着关系不断累积叠加而成的社区。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刘海粟美术馆与华阳路街道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街道和社区内“艺术+自治”新尝试。这种治理理念不仅令人们的需求和向往得到充分回应,更将每一位普通居民视作城市的真正主人,激发了居民的智慧和力量,调动起人民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

“织——河边居所艺术项目·华院社艺营地展”现场

“织——河边居所艺术项目·华院社艺营地展”现场

据主办方介绍,在这一年的社区工作中,他们通过“华院夜校”项目邀请小区里的老中青三代,在插画师阿咸的指导下创作自己的社区豆本;通过河边艺术地图邀请周边社区里的伙伴与艺术教育团队“小艺圃”一同在苏州河畔漫游,用一次性相机里的胶片记录下自己的苏河心路;还邀请艺术家头爷爷与设计师厉致谦深入社区,与居民一同讨论,参与社区标识设计与楼道微更新,打造楼道美术馆等自治阵地,为家庭美育和社区文化赋能,共同培养自治特色项目,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织——河边居所艺术项目·华院社艺营地展”现场

 

“织——河边居所艺术项目·华院社艺营地展”现场

织是编织,是交错的针法;织是组织,是人与人的联结,也是这些联结交错而成的网。“展览以此为题,是希望分享我们对艺术在社区的理解:艺术如织。展览‘织’以‘构建属于社区居民自己的美术馆’为核心理念,颠覆了传统美术馆的边界,将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开放‘展厅’。居民有机会根据社区独特特色和个人文化需求,自主策划,塑造独一无二、贴近自己‘家门口’的艺术体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展览特别注重分享艺术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实践成就,同时期望通过这一实践,深入探索在全民美育与居民自治背景下,将艺术融入社区的新途径。而‘织’这个词汇则承载着我们对艺术在社区发挥作用的期望,我们希望艺术能够像为了过冬而‘结绒线’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圆桌对谈现场

开幕当日,主办方还以“穿针引线 —— 艺术工作在社区”为题召开圆桌对谈,邀请社会学者、经济学者、媒体人、艺术家与策展人一同,分享各自领域的社区经验,讨论艺术在社区的更多可能。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月13日。

    责任编辑:徐明徽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