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考公就考研?1000多万大学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2024-01-17 17: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近期,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成绩“放榜”,有人“一夜回到解放前”,有人“摩拳擦掌进面试”。

11.5万考生从300万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角逐3.96万个岗位,如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背后,大学生“上岸”的执念从哪来?

但“条条大路通罗马”,体制内的工作并不意味着人人都适合。

整体来看,大多数应届生们毕业后的第一选择依旧是就业,但升学深造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千呼万唤始出来,2024年国考成绩终于在上周六公布,终究有人欢喜有人愁。

早在去年国考报名伊始,《月薪三万,不如考公上岸?》就揭示出2024年国考激励的竞争比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

国考报名人数年年递增,笔试分数的高低就是能否进入面试的关键一步。

微博上,#国考18个岗位进面分超141分#一度冲上热搜榜第4的位置,被网友吐槽“太卷了”“太难了”。但其实,国考最高分超140已是老生常谈,从2017年到2024年,全国国考最高分平均在148分上下,今年144.7远不算历年国考中的最高分数。

140分大神虽说是少数,但国考上限不断被撑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2024国考首批进面人员分数来看,120-129分之间进面的概率最大,占到40%,此外110-109分进面的概率也能达到25%。换句话说,国考要想稳稳地进面,少说也得考到110分。

虽说公务员考试一直有“选择大于努力”的说法,2024国考首批进面人员分数中,100分以下进面的概率甚至超过100-109分 ,但从长远来看,公务员考试想撞大运“爆冷门”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国考调剂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公开调剂职位较三年前少了298个,调剂人数减少了1308人,下降16%。如想成功上岸,考生们除了在笔试上与其他人拉开差距,可能再没有其他的“捷径”了。

考公越来越卷,但依旧挡不住有大批人为了一个“稳定的前程”前赴后继。但那些不考公的人,都在干什么?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看考公人数越来越多,仿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其实毕业生们的出路可不止这一个。

202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 1179 万,这已经是突破千万的第三年,毕业生们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

但根据招聘网站给出的数据显示,2023届毕业生的首选去向依旧是找个班上,其次才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考公、考编和考研。

从具体数据看,2023届毕业生中,51.54%的人选择就业,占绝对的大头,17.02%的人选择国内深造,提升学历,13%的人选择考公务员,其他占小部分比例的则是选择灵活就业,考职业资格证或者度过一个gap year。

从毕业生的就业偏好来看,大家依旧求稳,国企是应届毕业生的心头好,不仅占比最多且近三年逐年增长。

毕竟,考公平均要和60乃至70人竞争一个岗位,上岸概率2%,一旦考不上,白白浪费大好时光,而国企的高薪待遇,其实也挺香。

但毕业即就业的情况,对于顶尖院校C9的毕业生来说,情况却又有所不同。

统计了C9院校最新发布的《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后,发现C9院校的2023届本科毕业生大多选择升学深造,平均升学率超70%。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例,23届本科毕业生中,超八成都走上了读研的学历升值道路。相比眼前的就业机会,他们也许更看重长远发展。

此外,留学热度也逐渐回暖。2022年,我国海外留学生近百万,研究生留学人数处于上升趋势。

官方数据显示,2021/22学年,各国来自中国内地研究生留学生人数均有增长,美国共计123182人,同比上一年度增长了3.64%;英国88755人,同比增长6.01%;澳大利亚授课型硕士67302人,博士学位5677人。

“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装不下灵魂。”

寒窗苦读数十年后,留在或者出发前去哪个城市,对于初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选择。

从近三届高校毕业生的选择来看,机会大、薪资高的一线城市依旧是毕业生的首选。但新一线城市也紧随其后,并且以431.9%的涨幅远超一线、二三线等城市。这得益于近年来很多新一线城市采用落户加补贴模式打响抢人大战。

具体城市看,上海、北京、深圳位居应届毕业生最喜欢的城市前三,占比均超10%。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重庆占比均超3%,位居第四至第十。

如果从应届生投递增速看,苏州以124.75%的同比增长位居第一;无锡同比增长117.68%,位居第二;应届生投递济南、深圳、上海、合肥、南京、青岛的同比增长均超50%,位居第三至第八。

苏州、合肥、青岛等新一线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宜居性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持续攀升。

正如数据显示,如今的毕业生们并不只看薪资待遇,“工作机会”“房价及生活成本”“教育、医疗等资源”“落户政策及对外地人的友好程度”是应届毕业生们考虑在哪所城市安家、生活的前四要素。

毕业并不是终点,反而是新赛道的起点。

深造还是就业,一线还是二线,如同多个岔路口,等待着我们去抉择。

未来如何我们并不可知,但至少现在选择多如星辰。挑战与机会并存,当下毕业生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完善自身做好准备,审慎抉择,拥抱新的机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