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虚假病历+悲情文案,如此众筹正在杀死爱心

澎湃特约评论员 与归
2019-05-09 13:2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最近,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家属众筹百万,却被指隐瞒家产,此事一石激起千层浪。澎湃新闻记者暗访发现,有卖家在网络售卖虚假病历,并给记者发来一份广州某三甲医院的虚假病情材料,三百元一套,记者亲身测试,可通过众筹平台审核并筹款。

除了虚假疾病诊断书、检查报告、入院证明等,有媒体报道,万能的卖家还能提供“代写众筹文章”服务,用户提供部分虚拟信息后,写手改写并加上大量煽情文字,一篇仅售50元。可以说,在互联网众筹背后,造假服务都已经形成产业链了,你还敢信吗?

然而,当我们最需要平台站出来并挺直腰杆时,蓦然发现,对于信息真实性,轻松筹、水滴筹、爱心筹三家平台的《个人求助信息发布条款》《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等相关条款均声明:通过平台发布的任何信息,平台并不能保证其完全真实或完全准确,捐款人应理性分析、判断后决定是否捐赠、资助。

显然,这是平台在把自己的责任推脱给捐款人。捐款人如果都有火眼金睛,还要平台作甚?说白了,所有的互联网平台,概括起来,无非都是一个信用和信用握手的地方。平台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保障这份信用,这是平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平台只负责搭桥,不负责桥梁的质量,这不是耍流氓吗?

如果连这个最基本的信用都被消解,那我们还谈什么互联网慈善,信用可是一切“线上关系”能够作用到线下实践的前提。

在互联网众筹领域,如果继续让这些漏洞存在下去,如果继续让不真实、不真诚的案例不断上演,就会不断侵蚀众筹的公信力,进而伤害爱心,打击捐款积极性。这个结果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也是对互联网慈善的釜底抽薪,当没人再愿意相信的时候,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珍贵的爱心,还有宝贵的信任。

事实上,对现在的众筹平台,公众的质疑和担忧远不止此。

有媒体报道,水滴筹自2016年7月上线以来,已运营近34个月,累计筹款160余亿元,平均每月约4.7亿元。而公众捐款并不是直达发起者账户,需要平台保管一定时间,如此巨额流水,是如何保存的?会不会被用于理财和投资引发风险?这就遇到了和共享单车押金一样的问题。

面对“虚假病历+悲情文案”,很多人可能会三观尽毁,表示“再也不会在网上献爱心了”。但是,有一点还是十分明确:我们当然需要互联网慈善,我们也看到了它在我们身边发芽开花。无论是奉献爱心,还是遇困求助,它的诞生都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式,而这也是未来慈善事业的必然方向。

所以,我们当下的诉求,不是因为它们出现了问题,就因噎废食,杀死一家家平台,而是敦促它们改进完善,更真实的、更高效的让爱心抵达最需要的地方。

这次吴鹤臣事件进入舆论场后,民政部介入并表示,会引导行业修订自律公约。的确,新事物的出现,总要伴随种种问题和漏洞,需要不断去修复和弥补。每一次典型案例的曝光,都是对问题的一次集中、充满张力的展现,我们只有正视并谋求改进,才能让新事物健康成长,才能让爱心越发温热明亮。

    责任编辑:沈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