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课︱武汉之声⑦:一方市井,一方风味

澎湃新闻记者 康宁
2020-03-23 19:17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讲者:谌毅 音乐:冯翔《汉阳门花园》 “武汉之声”题字:孙鉴 设计:白浪 制作:康宁(12:32)
“熊面窝阿姨,走了。”3月21日,摄影评论家丁遵新撰写的一篇悼念文章让人惋惜。

老先生爱吃武汉沈阳路口熊阿姨做的炸面窝。熊阿姨的铺面离他的女儿家不远,每回去女儿家,他都要嘱咐女儿买几个面窝回来。熊阿姨的面窝在他心中是当之无愧的武汉之最,他常和人说,如果没有吃过她炸的面窝,那就不算吃过面窝。

很可惜,大概不少人像我一样,很难成为“算是吃过面窝”的人了。丁遵新的文章提到,熊阿姨不久前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网友拍摄的正在炸面窝的熊阿姨。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拍摄的熊阿姨面窝。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拍摄的熊阿姨面窝。  图片来自网络

在武汉,曾经像熊阿姨这样经营着街头小吃的手艺人不少。谌毅觉得,他们做的小吃往往比老字号里卖的更有滋味。在他的印象里,近几年武汉街头小吃的花样在逐渐减少,工艺稍复杂的变得很难寻到。究其原因,以前武汉“过早”(武汉话,意为吃早点)的丰富精彩依托于里分街坊,这样的开放式街区,城市格局的变化大刀阔斧地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那些手艺人和追捧他们的食客在“每天不一样”的新生活里告了别。

武汉的小吃到底有多少种?这很难数明白。面窝、豆皮、糍粑、发糕、豆丝、油香、欢喜坨、糯米鸡、宽粉、细粉等等,这些都在武汉人日常过早的名单上。而对于外地人来说,除了小吃,武汉最有名的菜,如果不是武昌鱼,那就当属小龙虾了。

“没有一只小龙虾可以活着离开武汉。”表姐曾告诉我,小龙虾是武汉人请客最高的待遇,如果你们交情够深,你的武汉朋友一定会请你吃小龙虾。

武汉小龙虾。  “表姐”供图

虾蟹煲,用螃蟹、基围虾和鸡爪混合烧制而成。  谌毅 图

武汉小吃可不全是你想到的普通模样。在《武汉之声》的预告里,我写到了三鲜豆皮,字里行间流露着我对那种武汉传统小吃的钟爱之情。稿件发出后,同事小马赶来留言:“我代表油饼包烧麦表示不服。”这美少女战士要捍卫公理的口气让我心中写满了疑问。

油饼包烧麦就是武汉小吃中一个特别的存在。其他地方的人,要么吃油饼,要么吃烧麦,能将这两种小吃结合在一起送入胃里,还只有武汉人会这么做。

在滚热的油锅里,师傅一手操着铁夹,一手掌勺,把用老面发酵的面团翻滚炸透,待面团表皮被炸至金黄酥脆,他迅速夹起,递给身旁另一位师傅。那位师傅则用铁铲,将鼓胀的油饼掀开一道口子,然后熟练地从蒸笼里夹起几枚烧麦,塞入油饼里。烧麦是糯米、肉丁、香菇裹着重油捏在面皮里。一口咬下去,外酥里糯。

网友拍摄的油饼包烧麦。  图片来自网络

谌毅觉得,热干面是“武汉过早一哥”。在他小时候,早餐摊沿着家门口的长街依次排开,十几个摊子,只有一家在卖热干面。现在,下楼走上几分钟才能寻到一家早餐铺,这唯一的一家也许就是卖热干面的。

热干面做起来不费时,手脚麻利的师傅还没等你完成“扫码付款”,一碗面就下好了。这种“速食”适合如今奔波的上班族。在这座城市里,生活节奏在加快,武汉人丰富的过早品种却在渐渐变得单调。

武汉人的早餐,热干面、面窝、蛋酒。  “表姐”供图

在谌毅心中,万般花样的吃食中,只有“家家用铫子煨的藕汤”才能满足武汉寄托着乡愁的味觉。“家家”是武汉话对“外婆”的称呼。铫子则是一种用砂土做成的罐子,是老武汉人用来煨藕汤的器皿。随着人们搬出“里分”,搬进“楼房”,煨藕汤的煤炉扔了,后来铫子也扔了。谌毅觉得,如果要判断一个住进楼房的武汉人还有没有乡愁,就看看他家窗台外是不是还挂着一口铫子。

武汉饭馆卖的藕汤。  “表姐”供图

在《武汉之声》第7集中,谌毅聊了聊武汉的美食。不知在收听这集音频的你是否也吃过他提到的那些?哪一款是你的最爱呢?倘若你有想说的话,或是想问的问题,可以录制一段音频或写一封信发给城市课制作小组,邮箱是kangning@thepaper.cn。

武汉的夜宵摊。  谌毅 图

    责任编辑:吴英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