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苟晶事件水落石出,用程序公正保障教育公平

2020-07-03 16:39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今天,山东通报对苟晶反映被冒名顶替上学等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至此,这起舆论关注多日的事件水落石出。一些疑团被解开,公共讨论理应在新的事实基础上展开。

通报中有一个情况出乎许多人的意料,那就是苟晶的成绩不如之前传播的那么优秀。据通报,苟晶第一年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本科线、专科线,而只是达到了济宁市中专(理科)委培录取分数线。其本人未填报志愿,选择复读,而正是这份成绩被班主任邱印林的女儿邱小慧冒用上了中专学校。第二年苟晶的成绩仅达到中专统招录取分数线,按程序被湖北黄冈水利电力学校录取。

也就是说,苟晶的人生轨迹或许未因冒名顶替发生剧烈的改写。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不该贸然指责苟晶误导公众。她得知另一个“苟晶”的存在之后,产生怀疑,要求一个说法是完全正当的。而事实表明,她的个人身份、高考成绩也确实被冒用了。

更重要的是,盖子揭开,一系列的程序漏洞暴露了出来。比如,邱印林竟然能轻易地对考生档案卡、准考证上的照片进行替换,对学生档案进行涂改,而学校、招生办都未发觉;在户籍造假环节,派出所随随便便就为邱小慧出具了姓名为苟晶的虚假户籍材料;邱小慧参加工作之后,又毫无障碍地通过派出所把户籍姓名由“苟晶”改回了“邱小慧”等等。

目前,与苟晶事件有关的15名人员已被处理,邱印林、邱小慧父女涉嫌犯罪问题已被公共机关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需要注意的是,类似的制度失守同样存在于此前通报的陈春秀、王丽丽被冒名顶替案中。

人们看到,本该十分严肃的高考成绩、个人身份信息,竟然能被一些“内部人”任意揉捏、篡改、利用。似乎在一些地方,一个人只要认识一些关键岗位的人,就能视规则为无物。这才是冒名顶替事件之所以发生的根由,也应该是事后反思、补救的着力点。

在最近这几起冒名顶替事件的调查处理中,山东表现出零容忍的态度和调查到底、追责到底的决心。苟晶事件的通报中还特意提到,“督促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妥善解决好被冒名顶替者的合理诉求,最大限度维护其合法权益。”让舞弊者付出代价,让受害者得到公平和补偿。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高考冒名顶替事件不能局限于个案的层面进行解决,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冒名,一个家庭对另一个家庭的侵夺,更是一群人对规则肆无忌惮的破坏与冒犯。冒名顶替事件对世道人心的最大伤害正在于此。因此,要收复人心必先收复规则,唯有程序公正、制度有力,才能保障教育公平。

    责任编辑:程仕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